評論 > 民意 > 正文

陳鵬順:從倫敦塗鴉事情看中共治下的國民素質和中共大外宣的潰敗

作者:
在中共在國際舞台上不停張牙舞抓,海外中國人形象日益受損的情況下,海外中國人應該做的是與中共切割,勇敢地站出來,向人們展示並不是每個中國人都是小粉紅,還有很多中國人是秉持普世價值觀,並勇敢抗擊中共的。

倫敦當地時間8月5日,一群就讀於皇家藝術學院的中國留學生,以仿效在中國隨處可見的政治標語的方式,在紅磚巷(Brick Lane)的牆壁上先以白漆將當地藝術家的眾多塗鴉全部覆蓋,然後噴上中共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24個紅字。策劃此事的王漢錚(網名「一鵲」)隨後在社交媒體上炫耀自己的「藝術作品」。

事情一石激起千層浪,迅速在各大社交媒體上傳播,引起藝術界人士的強烈不滿,並直接導致當地各路反共人士自發前往紅磚巷,進行反共塗鴉創作,持續多日之久。例如,「自由」和「平等」前面被加上「無」字,有人寫上了中國發生的一系列大事件的日期如1989年6月4日的天安門大屠殺,以及2019年6月12日的香港反送中大遊行等。而位於倫敦的反共青年組織「China Deviants」更是三度前往紅磚巷,展示了白紙革命鐵鏈女李文亮、香港、台灣、西藏、新疆等內容,並聯繫藝術家創作了以「自由勇敢翻閱高牆」為主題的畫作,包含白紙革命、太陽花學運、雨傘運動等元素。來自民眾自發的反共塗鴉,幾乎使紅磚巷塗鴉牆變成反共牆。

這群中國留學生的行為,反映出在中共黨國文化的長期影響下,國民逐漸喪失基本的公民素質,以丑為美,坐井觀天,渾然不知世界對待中共態度的變化,與自由世界的價值觀背道而馳,而中共的意識形態戰在海外也遭遇大潰敗。

首先,王漢錚等人行為粗莽,完全置塗鴉社區的習俗公約於不顧。雖說塗鴉屬於公共藝術創作,誰都有權利塗上自己的畫作,但是依然存在一些約定俗成的規則。例如,藝術家們為了尊重他人的作品,讓其有一定的展示時間,一般會選擇創作時間較早的、或已有損壞的畫作去覆蓋,同時也只會佔用牆壁的其中一塊空間。另外,紅磚巷上的一幅畫作屬於一位已故藝術家,其他人在塗鴉時都會注意避開此畫作以示尊重。對於這些公約,王漢錚等人不管是出於無知還是無視,他們一夜之間將所有塗鴉全部覆蓋的行為猶如野牛闖進瓷器店,使一眾精美藝術品瞬間被毀。而以白底為背景,配上24個印刷體大紅字,毫無美感可言,但作為皇家藝術學院這一頂尖藝術院校的學生,他們卻引以為豪,此外還有「粉紅」留學生得知後前往紅磚巷拍照留念。這不禁讓人聯想起中國歌手刀郎的新歌《羅剎海市》。共產黨治下的中國,就是一個現實中的羅剎國,黑白顛倒,以丑為美。

王漢錚萬萬想不到,原以為值得炫耀「藝術作品」,會引起當地藝術圈以及華人的迅速回應和反擊,譴責和批評之聲鋪天蓋地而來,以至於他本人不得不在社交媒體上發文表示自己沒有政治立場。然而網民們並不買賬,「反賊」們認為他是「粉紅」,「粉紅」們認為他是「反賊」,使得王漢錚陷入兩面不討好的境地。王漢錚何以對現實的認知如此之差?這源於一個由來已久的現象。多年來,中國在世界各地有大量留學生,這些留學生雖然肉身已經翻牆,但思想仍然停留在牆內。儘管在海外已不再有中共網絡防火牆的阻隔,可以自由使用在中國被禁的Google、Youtube、Twitter、Facebook等服務,但他們依然選擇使用百度、B站、微博、微信,依然選擇接收來自中國的被操縱的諮詢,將自由世界的真實信息拒之門外。而近年來,由於中共的戰狼外交,在國際上的各種粗鄙行徑,尤其是Covid以來中共對待疫情的掩蓋和不負責任行為,中國在海外的形象早就一落千丈,眾多民意調查均顯示各國民眾對中國的厭惡程度快速大幅上升。然而這些留學生對此變化全然無感,逆其道而行之,大肆輸出中共價值觀,殊不知這些東西早已是過街老鼠人人喊打。這背後的原因,自然是長期被中共的黨國文化和民族主義的洗腦教育所致。

塗鴉事件毫無疑問是對中國人在海外形象的又一次損壞,但是倫敦各路反共華人自發、有力和迅速的回擊卻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在過去,中共大外宣致力於「說好中國故事」,輸出中共文化,也確實取得一些成就。但在此次事件中,已經可以清晰地看到,諷刺、嘲弄、抨擊中共已經成為了一種獨特的時尚文化,中共大外宣和小粉紅輸得顏面全無。大外宣經費再多,也不敵各路反共人士組合起來的力量。對於反共人士而言,個體力量雖小,但匯聚起來就如同小溪匯聚成江河,完全碾壓了中共大外宣。再者,相信塗鴉事情也會給海外反共人士帶來意外的鼓舞:原來除了我之外,還有那麼多反共的同道中人!

在中共在國際舞台上不停張牙舞抓,海外中國人形象日益受損的情況下,海外中國人應該做的是與中共切割,勇敢地站出來,向人們展示並不是每個中國人都是小粉紅,還有很多中國人是秉持普世價值觀,並勇敢抗擊中共的。

作者為旅英華人

責任編輯: 李廣松  來源:議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3/0824/19448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