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港台 > 正文

台積電赴德設廠 中國會為晶片卡脖子侵台?

台灣半導體製造大廠台積電8日證實將赴德國設廠

台灣半導體製造大廠台積電8月8日證實將赴德國設廠,這也是繼美國和日本之後,台積電在第三個國家設廠。台積電掌握世界九成以上尖端晶片製造,中國在獲取晶片方面被卡脖子,會不會因此入侵台灣?

台積電與博世(Robert Bosch)、及英飛凌(Infineon)和恩智浦半導體( NXP)8日宣佈,計劃將共同投資位於德國德累斯頓的歐洲半導體製造公司(Europea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ompany, ESMC),以提供先進半導體製造服務。此計劃依據《歐洲晶片法案》(European Chips Act)的框架制定。

台積電錶示,此計劃興建的晶圓廠預計採用28/22奈米平面互補金屬氧化物半導體(CMOS),以及16/12奈米鰭式場效電晶體(FinFET)製程技術,月產能約4萬片300mm(12吋)晶圓。藉由先進的FinFET技術,將能進一步強化歐洲半導體製造生態系統,且創造約2千個直接的高科技專業工作機會。台積電預計2024年下半年開始興建晶圓廠,並於2027年底開始生產。

台積電指出,這家合資公司將由台積電持有70%股權,博世、英飛凌和恩智浦則各持有10%股權。透過股權注資、借債,以及在歐盟和德國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總計投資金額預估超過100億歐元。該晶圓廠將由台積電營運。

「歐洲對於半導體創新來說是個大有可為之地,尤其是在汽車和工業領域方面,我們期待與歐洲人才攜手,將這些創新引入我們的先進矽技術中,」台積電總裁魏哲家表示。

為了分散地緣政治風險,台積電加速在海外設廠的腳步,除了德國之外,目前在美國有兩座廠在興建中,日本也預計將有兩座廠。

張忠謀:美及晶片製造盟友掐住咽喉中國無能為力

「我認為中國入侵台灣、兩棲戰爭以及所有類似的可能性非常非常低。」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近日接受《紐約時報》談到,和許多人一樣,他擔心美國和中國在台灣問題上可能發生衝突,儘管他認為發生這種對抗的可能性很低。「某種封鎖,我仍然認為可能性很小,但這仍有可能,我想避免這種情況。」

2023年7月28日,台積電創始人張忠謀在台灣新竹台積電全球研發中心落成典禮上致詞。(法新社

張忠謀在訪談中說,他並不擔心美國的政策阻止中國企業獲得尖端半導體技術。「我認為這還是可以的,」他說,「美國企業會失去一些業務,而中國會找到反擊之道。」

在近三個小時的訪談,張忠謀明確表態,自從1962年獲得美國公民身份後,他的身份認同一直是美國人。

儘管科技領先地位的競爭愈演愈烈,但他並沒有給中國太多獲得半導體霸主地位的機會。「我們控制了所有的咽喉(choke points),」張忠謀說,他指的是美國及其晶片製造盟友,如荷蘭、日本、韓國和台灣。「如果我們想扼殺(choke)他們,中國真的無能為力。」(「China can’t really do anything if we want to choke them.」)

由於台積電面臨地緣政治挑戰,張忠謀對自己無法掌握主導權感到有些遺憾。但他表示,他在2018年退休的時間是合理的,這是由技術而非政治驅動的。他確信台積電取得技術領先地位,「我不認為我們會失去它」。

劉德音:中國不會因半導體而決定侵台與否

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也同時接受《紐約時報》採訪,他說道,要複製台積電在台灣所做的一切是極其困難的。快速開發和生產公司最尖端的晶片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開發一代技術需要多達3000名研究科學家。「我們無法把它移到其他地方,」他說。

報導指,台積電在半導體行業佔據完全領先地位,以至於它所做的一切都沒有明顯的替代之選。它的生產主要放在台灣,任何圍繞台灣的衝突都將中斷台積電微晶片的流通,從而使科技行業陷入深度凍結,進而影響全球經濟。

在與中國的貿易戰中,美國及其盟友的政治領導人敦促台積電在台灣以外建立生產設施。中國一直在努力與台積電競爭,隨着美國試圖阻礙中國在半導體技術方面的進步,台積電左右為難。

劉德音不認同所謂「矽盾」的觀點,即台灣的晶片製造能力可以阻止中國的軍事行動,並帶來美國的支持。兩國都需要台灣的晶片。「中國不會因為半導體而入侵台灣。中國也不會因為半導體而不入侵台灣,」他說。「這其實取決於美國和中國:它們如何維持雙方都想要的現狀?」

責任編輯: 夏雨荷  來源:RFA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3/0809/1938166.html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