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周一(17日)公佈第二季度GDP同比增速達6.3%。專家認為,該數據受到基數效應的影響被誤導性誇大,拉動中國經濟成長的「三駕馬車」都熄火了:內需疲軟、投資乏力、進出口下降,原因是中共政策多變,債務沉重,消費者及企業信心低迷等,官方幾次降息未能刺激經濟,經濟陷入增長乏力的困境。
國際經濟學家普遍認為,最新數據意味着中國悲觀的經濟前景。澳洲聯邦銀行(Commonwealth Bank of Australia)經濟學家與匯率策略師Carol Kong說:「數據顯示,中國在疫情解封後的復甦走勢已經結束。雖然5月出現較高的增長數字,但仍暗示了前景慘澹及復甦力道減弱。此外,青年失業率仍然創下新高紀錄。」新加坡加拿大王家銀行資本市場(RBC Capital Markets)的亞洲外匯策略師Alvin Tan說:「6.3%是很令人失望的數字,顯示(增長)動力已經減緩。若照這個增長步調,很難達成5%的目標成長率……所以我認為目前急需祭出更多政策。」路透社則報道,外界現在都在密切關注中共政治局本月稍晚舉行的會議,是否會祭出刺激政策。
儘管如此,中共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司長付凌暉,還給出了一個好消息,稱上半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長5.8%,居民收入在穩步擴大。但是,這樣的數據顯然好到讓人不相信。而中共當局,應該是預估到了系列數據會讓外界質疑,所以,新華社周一當天還發佈了一個付凌暉近日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說的一段話,讓人們「正確認識宏觀數據和微觀感受之間的『溫差』」。
中宣部「護航」
這個「溫差」一詞,是新華社記者先提出來的,屬於非常典型的黨媒餵料、定調,讓付司長按照命題來作文。官方的這個信息引發了中國網友的嘲笑,有人說「如果絕大部分人都覺得今天很冷,需要穿棉襖才能扛住,但是你非要說今天的氣溫是攝氏40度,那我要你這個40度有球用?」「文學浪漫主義替代冰冷的數據」,還有人說「凍死在烈日之下」。
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教授、博士生導師聶輝華,則語帶譏諷:「當前社會的主要矛盾是經濟不斷下降的趨勢和有關部門不斷提高的定力之間的矛盾。沒有二十年政治經濟學功底,絕不可能理解這種現象。」
上周給大家分析過6月份的出口數據,按照美元計算下降了12.4%。而目前其它數據也普遍呈下降趨勢。包括CPI增長0%,但是PPI下降5.4%,這顯示了強烈的通縮趨勢。而對此呢,周一,中共統計局新聞發言人付凌暉進行闢謠,說中國經濟目前不存在通縮,下階段也不會出現通縮。但是,經濟圈普遍對官方的表態和數據,表示嚴重懷疑。一個著名的金融專家私下嘲諷「所有數據都再降,GDP是增長的」。「氣炸,以後其數據當娛樂節目看看得了。」
中國大陸的股市,當天用腳投了票。大陸著名的投資諮詢平台「格隆匯」的創始人格隆,也憂心忡忡,特別提醒,二季度GDP低於預期太多了點。他說,「從經濟學角度,經濟下行並不可怕,周期而已,但需要有個度。一旦跨越自我修復能力的臨界值,經濟各增長要素之間將不再是彼此助力,而是互相掣肘、互相拖曳,乃至互相絞殺,其力量與破壞力遠比我們想像的要強大——去看看對上個世紀三十年代大蕭條最有研究的費雪教授的名著《繁榮與蕭條》,你就知道我在說什麼了。」
他還說,「經濟運行不是汽車,可以剎車,可以怠速,不會有安全問題,因為汽車是在大地上。經濟運行更類似飛機的飛行,發動機一失速,飛機不會漂浮,而是像秤砣一樣掉下去。」「我們可能還是做得慢了,少了。」
經濟圈內的朋友,還有更多質疑官方數據的真實性。比如,最受質疑的是固定資產投資,官方數字是增長3.8%。但是蹊蹺的是,這個數據是調整過的,差額高達3.8萬億元。
一個有統計背景的朋友說,「按照支出法大概核算了下分項數據和GDP總數,主要差異在固定資產投資,名義增長了3.8%,實際數據和名義增長有3.8萬億差額,給出的解釋是『固定資產投資增速按可比口徑計算。報告期數據與上年已公佈的同期數據之間存在不可比因素,不能直接相比計算增速。主要原因是:(一)加強在庫投資項目管理,部分不符合投資統計制度規定的項目退出了調查範圍,(二)加強統計執法,對統計執法檢查中發現的問題數據,按照相關規定進行了改正,(三)加強數據質量管理,剔除跨地區、跨行業重複統計數據。』……反正相信就好。」
網信辦「封口」
中國經濟數據挖掘達人@老蠻頻道則發現,1-6月份,固定資產投資23.41萬億人民幣,去年同期是27.14萬億元,真實的結果是下降了13.7%,「這算是有數據以來的最大半年降幅」。而6月當月,降幅則高達30.8%,「這已經呈現出崩塌之勢了」。
老蠻還強調,「投資永遠都是拉動中國經濟最關鍵的因素,沒有之一」。最麻煩的是民間投資,1-6月份降幅達到了16.0%。「在未來巨大的不確定之下,在財產安全性都不能確保的情況下,在1970年代重啟的現實威逼之下,老百姓是真的不願意投資了。」「沒有投資,就沒有一切,沒有就業,沒有發展,這就是中國的現狀,以及未來。」
幾個月前,就跟大家說過,今年的經濟主要得靠統計局的同志們了,現在大家看到了吧?也許是巧合,在周日晚上的半夜,@老蠻頻道的微博被禁言7天。老蠻懷疑,這是因為官方覺得周一出爐的數據太不靠譜,所以要先對他封嘴。
總結一下,中國上半年數據特別是第二季度很悲觀,更悲觀的則是繼續下降的趨勢。但是,官方有應對措施,我們看到的是,中國經濟的新三駕馬車正式出台了:統計局、中宣部,還有網信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