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外媒看中國 > 正文

美媒:當批評中國的加拿大華裔議員成為中共攻擊的目標

—當批評中國的加拿大華裔議員成為北京攻擊的目標

作者:

民意調查預測趙錦榮將贏得連任,甚至可能獲得壓倒性的勝利。

但投票前幾周,這位加拿大議會議員、中國人權記錄的批評者感到恐慌。他所在的卑詩省選區的華裔選民發生了一些反轉。

"一開始,他們是支持的,"他說。"突然之間,他們就消失了,蒸發了,無影無蹤了。"

從中國大陸來的長期支持者不回他的電話。志願者們報告說,曾經關係友好的家庭現在對他們冷眼相待。中文新聞媒體不再報道他。在當地社區最受歡迎的社交網絡(由中國擁有的應用程式微信)上,他遭到來歷不明的猛烈攻擊。

新聞簡報:歡迎訂閱新聞簡報,包括每周四的"海外華人札記"專欄,獲取全球重大資訊,了解美國華人社區熱點話題。

趙錦榮的競選活動在2021年上一次聯邦選舉中突然失敗。隨着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中國干預加拿大政治,那次競選活動正在受到新的審視。

加拿大情報機構、現任和前任民選官員,以及研究中國國家虛假信息運動的專家稱,趙錦榮和其他幾名批評北京的民選官員是中國政府的目標,中國政府日益對世界各地的華人僑民社區施加影響,作為擴大其全球影響力的強硬運動的一部分。

加拿大最近驅逐了一名中國外交官,指控其密謀恐嚇多倫多地區議員莊文浩,此前,在莊文浩成功的牽頭努力下,議會將中國對待維吾爾穆斯林社區的方式定性為種族滅絕。加拿大情報機構警告至少六名現任和前任民選官員,他們已成為北京的攻擊目標,其中包括來自溫哥華的議員關慧貞,她批評北京在香港的政策。

當關慧貞議員開始公開反對北京對香港的鎮壓和對待維吾爾人的手段,一些機構逐漸不再邀請她參加活動。 ALANA PATERSON FOR THE NEW YORK TIMES

專家表示,採用全球策略的中國政府過度關注代表溫哥華和多倫多及其周邊地區的加拿大華裔民選官員。民選官員、加拿大情報官員和中國虛假信息專家表示,中國政府利用了在中國有家庭和業務聯繫的大量僑民,並確保這些社區的權力槓桿倒向它一邊。

"在習近平的領導下,中國大力推行針對僑民的強硬民族主義政策,"歷史學家、悉尼科技大學副教授馮崇義說。他還說,中國在加拿大扮演的角色與澳大利亞的情況如出一轍。

最近幾個月,一名國家安全官員向《環球郵報》泄露了一系列非同尋常的情報報告,並表示政府官員沒有足夠重視這一威脅,此後,中國國家干預及其對加拿大民主的威脅成為全國性問題,

總理賈斯汀·特魯多因沒有採取足夠措施打擊據報道的中國干涉而受到批評,人們要求進行公開調查,他面臨的壓力越來越大。

接受國家安全人員走訪的現任和前任民選官員表示,部分情報似乎是中國駐加拿大外交官通過竊聽獲得的。《環球郵報》表示報道基於該報查看過的秘密和絕密情報報告。

加拿大華裔資深活動人士和政治家表示,在溫哥華和周邊兩個城市——列治文和本拿比,加拿大華人最集中的地方——中國領事館及其盟友的影響力隨着來自中國的移民浪潮而擴大。

位於溫哥華以南的列治文是加拿大華裔人口最多的城市之一,也被認為是中國干預加拿大政治的重要目標。 ALANA PATERSON FOR THE NEW YORK TIMES

中華會館是溫哥華歷史最悠久、最具影響力的民間組織之一,長期以來一直是台灣的支持者,直到1980年代轉為支持北京。但它最近支持北京的一些最具爭議的政策,在中文報紙上刊登廣告,支持一項全面的國家安全法,這項2020年實施的法律打擊了香港的基本自由。

中華會館和中國領事館在其網站上公開表示它們關係密切。

中華會館前會長姚崇英否認該組織與 中共當局有任何官方關係,但承認該協會傾向於支持中國的政策,並認為北京的人權記錄比過去"好得多"。

姚崇英現在仍是中華會館理事會的成員,他表示,有關中國政府干預加拿大政治的報道是落選的候選人傳播的。

"我認為這是子虛烏有,"姚崇英說。他還說,西方國家害怕"中國強大"。

姚崇英還是當地一家中文廣播電台的主持人,該電台也宣揚親北京的觀點。他曾於2017年擔任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的海外代表。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是中國政府的一個諮詢機構,北京利用它來爭取和獎勵非共產黨員的支持者。

中華會館的領導人表示,他們的組織在政治上是中立的。他們的意見具有影響力,尤其是在英語不太熟練的移民中間。

但近年來,中華會館和其他華人機構都將批評北京的政界人士排除在活動之外,溫哥華議員關慧貞就是其中之一。關慧貞是左翼的新民主黨成員,她自1996年以來都在溫哥華一個包括華埠的選區擔任代表,先是被選為省議員,後來成為聯邦議員。

但在2019年,關慧貞開始公開反對北京對香港的鎮壓和對待維吾爾人的手段後,活動邀請逐漸消失,甚至連她自己選區的春節慶祝活動都不例外。

"邀請本選區議員本來是慣例,"關慧貞說。"但對於沒有邀請我參加的活動,我就不得不懷疑那是否與外國干涉有關了。"

中華會館另一位前任理事長郭英華表示,沒有邀請關慧貞是因為新冠疫情迫使春節活動改為虛擬方式進行,而且"時間很有限"。

後來,在距離聯邦大選還有幾個月的時候,郭英華在華埠一家知名海鮮餐廳舉辦了百人午餐會,支持關慧貞的競選對手。對此郭英華稱他僅代表自己行事,與中華會館領導人的身份無關。

對於曾擔任過省議員的本拿比市議員李燦明來說,他面臨過的情況要嚴重得多。

李燦明出生於中國,1971年從香港移民到加拿大,2001年被選入省議會,以支持當地企業和從不錯過剪綵活動聞名。他也非常積極地參與了1989年天安門廣場民主示威者遭屠殺的年度紀念活動。

卑詩省議會議員李燦明表示,一位前中國總領事曾經質問他為何要參加六四紀念活動。 ALANA PATERSON FOR THE NEW YORK TIMES

這一紀念活動原本十分低調,但隨着習近平上台,許多參與者開始戴口罩隱藏自己的身份,擔心招致北京的報復。

2015年夏天,李燦明在一場燒烤聚會上成為麻煩人物,他說,時任總領事劉菲這樣質問他,"你為什麼一直要參加這些活動?"

後來,在當年11月,李燦明與妻子安妮飛往上海。他說自己在機場被迫與妻子分開,並被拘留了七個小時,當局搜查了他的個人手機和政府發的一部黑莓手機。

他問自己為什麼被拘留,並稱他被告知:"你清楚自己都做過什麼。我們認為你可能危害我們的國家安全。"

他與妻子被送上了返回加拿大的飛機。

本拿比的政治氛圍也發生了變化。一些活動不再邀請他參加,主辦方告訴他,如果他在場,總領事就不會來。長期支持者也開始疏遠他。李燦明表示,他相信這種冷遇是他在2017年失去議員席位的原因之一,這終結了他16年的省議員生涯。

中國駐加拿大使館發言人沒有回應關於該領事館在溫哥華行動的指控,只說"中國一貫奉行不干涉他國內政原則",這些干預指控"純屬抹黑誹謗"。

但據《環球郵報》報道,前中國駐溫哥華總領事佟曉玲曾在2021年吹噓自己在兩名保守黨議員的敗選上出了力,被她稱為中國政府"干擾噪音"的趙錦榮正是其中之一。

1992年,趙錦榮從香港遷居列治文,這裏的20.8萬人口中一半以上是華人。2019年,他代表保守黨當選國會議員。

58歲的趙錦榮很快就觸及到兩個議題,這似乎讓他成了北京及其當地支持者的眼中釘:他批評北京對香港的鎮壓,並效仿2018年澳大利亞的立法,提案要設立外國代理人登記制度。

趙錦榮觸及到的諸多議題使他成為中國及其支持者的眼中釘,其中包括他提出的設立外國代理人登記制度的法案。 ALANA PATERSON FOR THE NEW YORK TIMES

中文社交媒體上對他的匿名攻擊加劇了一些加拿大人對該法案的批評,認為其不公平地針對了加拿大華人。

在2021年9月,也就是距離聯邦大選還有一個月的時候,民意調查結果為趙錦榮的競選團隊注入了信心。

但在大選開始前10天,趙錦榮向競選經理喬丹·伍德表達了自己越來越多的擔憂:華裔選民的反應愈發冷淡,針對他個人的惡意匿名攻擊也甚囂塵上。這些攻擊在微信上廣為流傳,將他的法案描述為針對加拿大華人的種族主義攻擊,趙錦榮背叛了他的族群。

伍德回憶稱,在與加拿大華裔選民進行了一場激烈的會談後,趙錦榮曾在深夜給他打電話發泄情緒。

"'我們的社區怎會如此無禮,'"伍德稱趙錦榮這樣對他說。"就算不喜歡某人,也不能以這樣的方式攻擊對方吧。這種程度的粗魯和傷害完全超出了我們的想像。"

微信上的攻擊內容引來了研究中國及其代理人虛假信息活動專家的注意。

網絡安全專家、蒙特利爾麥吉爾大學教授本傑明·馮表示,這些攻擊是由無法追蹤的海量人類及人工智能水軍發起的。

本傑明·馮在投票結束後不久對趙錦榮的選情進行了分析,他表示,由於華裔選民都用微信交流,這種信息滲透的影響是非常強大的。

在投票開始前不到一周,加拿大互聯網監管機構DisinfoWatch注意到微信上針對趙錦榮的攻擊。

"我猜想這應該是一次有組織的行動,"前加拿大駐北京外交官查爾斯·伯頓表示,他是渥太華一家研究所的高級研究員,該機構支持了DisinfoWatch的研究。

趙錦榮為挽救競選頹勢做了最後的努力,包括與微信上對他和他的法案群起而攻之的老年人會面。

"我為什麼要讓我的孫輩承受世代延續的迫害和歧視?"趙錦榮回憶自己遭到這樣的質問。

第二天,他在社交媒體上看見這群人公開支持他的主要競選對手、自由黨人帕爾姆·貝恩斯的照片,後者最終勝選。貝恩斯拒絕對此置評。

趙錦榮請求盟友聯繫突然背棄他的當地領袖,包括加拿大華人社團聯席會這一位於列治文的龐大機構中的資深成員。該聯席會主席薛曉梅沒有回覆尋求置評的信息。

綽號"列治文中國市長"的資深市議員區澤光是趙錦榮長久以來的盟友,他曾就趙錦榮支持率突然下降的情況向華人領袖施壓。

"大家都沉默以待,"區澤光說。"誰都不願談論這件事。"

他還表示,"他們是不想製造麻煩。"

責任編輯: 李廣松  來源:紐約時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3/0719/19291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