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銀行壞賬嚇壞高盛,中國經濟飲鴆止渴到還總賬時候;下一世界工廠在這!

下一個世界工廠在這裏?中國青年落魄到非洲找活路收入竟然高3倍 美國財長耶倫到訪中國,能為中美對抗降溫? 體制內專家:中國經濟結構性減速,三大因素惡化短期無解 銀行壞賬嚇壞高盛,中國經濟「飲鴆止渴」的發展模式,到了還總賬的時候 謝金河:美中晶片戰刀刀見骨,下半年更加激烈 成都之後 上海人也因走路「違規」被罰款

中國青年失業率居高不下,不少年輕人在非洲找到了高收入的工作,非洲會成為中共解決青年失業率問題的救命稻草嗎?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華為美中關係兜底的願望落空,財長耶倫到訪能為美中對抗降溫嗎?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認為,美中晶片戰刀刀見骨,下半年更加激烈。

中共體制內專家認為,中國經濟是結構性減速,而不是周期性的衰退,三大因素惡化短期無解。阿波羅網評論員認為,中國經濟「飲鴆止渴」的發展模式,到了還總賬的時候。

自「全國走路被罰款的第一人」出現後,走路罰款大有進入常態化的趨勢。阿波羅網評論員認為,這背後透露出,中共利用大數據技術對國人的監控,讓人細思極恐。

下一個世界工廠在這裏?中國青年落魄到非洲找活路收入竟然高3倍

隨着中國國內經濟成長趨緩,青年失業率居高不下,許多年輕人因而克服對戰亂、疾病與治安問題的恐懼,選擇前往高薪的非洲工作。對在中國國內就業市場受挫的年輕人而言,非洲是退路,也是出路。

《下一座世界工廠:黑土變黃金,未來全球經濟引擎與商戰必爭之地——非洲》一書的作者孫轅表示,美國人在商店裏買到的許多東西都是中國企業生產的,「但生產地點不在中國,而是非洲」。

即便非洲部分國家可能存在治安、戰亂、疾病等問題,許多年輕人為了獲得高薪,仍選擇前往非洲就業。

現年22歲,畢業於中國廣州某所「985高校」的管理學碩士「茉茉」在一家位於剛果的中國民營科技企業工作,為該公司招募當地與中國員工。她表示,以前在學校做專題時去過非洲,也因就業大環境的影響,因此而選擇到非洲工作。她說,周圍的每個同事都告訴她,來非洲工作是因為這裏的薪資待遇比中國國內好。

茉茉指出,中國企業外派非洲的薪資由兩部分組成,正常部分是碩士每月1.5萬至2萬(單位:人民幣,下同),這部分與中國國內同等職位差異不大;另一部分是很可觀的海外補貼,企業會綜合外派國家各方面的條件給予補貼。她提到:「你所去的國家越混亂,越危險,你能獲得的補貼越高」。

「莫道不覺曉」2021年底在《知乎》上匿名發文提到,自己在非洲三個國家長期工作過,正面評價在非洲的工作經驗。「這是個遍地『黃金』的地方」,他表示:「能闖的個體老闆,賺的一般的有個幾百萬,好點的幾千萬,做得大的那就更厲害了」。他認為,2000年開始的非洲黃金十年讓中國基礎建設公司大舉進軍非洲,衍生的其他生意只要肯做就像在撿錢,哪怕做個百貨、超市的,一年幾百萬都輕輕鬆鬆。

雲南大學非洲研究中心講師王濤和該中心博士生王猛,在二人合着的《非洲的中國非法勞工問題》一文中表示,據西方研究者估計,目前在非洲的中國人已逾100萬人,當中不乏許多非法勞工。

2012年,非洲第二大黃金生產國迦納先後逮捕了上百名中國非法採金者,並打死其中一人。迦納共逮捕4592名非法中國採金者,將其遣返回國,並沒收、銷毀其採金設備。

美國財長耶倫到訪中國,能為中美對抗降溫?

繼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訪問中國後,美國財政部長耶倫(Janet Yellen)本周四抵達北京,開始為期四天的訪問。

布林肯訪華原本意在為美中關係托底,然而之後兩國關係卻更加坎坷。鑑於此,觀察人士對當前的耶倫訪華之行抱以謹慎樂觀的態度。

圖:2023年7月6日,美國財政部長耶倫抵達北京首都國際機場。

中共可能認為耶倫是來乞討的,但實際上中國才是急需拯救方案的。

彭博社的大標題:中國應該張開雙臂歡迎耶倫。副標題:緩和與美國的關係對於改善國內外投資者的情緒至關重要。中國的症狀:經濟增長低於預期;出口下降;失業率高;房地產內爆;債務高企;有金融危機的風險。

但這些都是腠理之疾,更令人擔憂的是:中國修訂後的反間諜法自7月1日起施行——這是重點;「美光禁令」等舉措給中美關係蒙上陰影;外交政策言論一如既往地強硬嚇跑了投資者;最最令人失望的是,中國政府仍然看重國有企業而不是傾向私營企業。

中國的「一線生機」是:調整政策來改變投資者的悲觀看法;「扭轉考慮不周的政策」將讓投資者在「不付出任何財務代價」的情況下對中國感到不那麼悲觀。

中國應該做什麼:首先中國應該暫停針對美國公司的行動;中國應該推遲實施反間諜法;中國應該利用中美緊張局勢暫時平息的機會,進一步改善兩國關係的氣氛;中國應尋求擴大人文交流、增加兩國之間的航班以及禁毒合作;以及,緩和對台灣的「好戰」言論來安撫投資者的緊張情緒。

中國可能會要求一些回報,例如減輕技術制裁。但這是一個錯誤。中國「必須」明白,「緩和緊張局勢」帶來的好處更多。中國現在應該表現出「務實精神」。

體制內專家:中國經濟結構性減速,三大因素惡化短期無解

大陸經濟學家、中美綠色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原國家發改委財政金融司司長、發展規劃司司長徐林,最近在「如何走出經濟增長減速的困境」一文中指出,中國經濟目前正處在一個結構性減速的狀態,這種減速不是周期性的。我們經濟增長總是會面臨周期性的波動,高的時候是經濟高漲和通脹,也有經濟增長減速的低谷階段甚至是通縮,但那是周期性的波動。

在徐林看來,「那種周期性變化和結構性減速是不一樣的,結構性減速具有一定的趨勢性,而改變趨勢的難度要大得多,解決問題的辦法大都是結構性的。」

那麼是什麼因素導致中國經濟面臨結構性減速壓力呢?徐林認為主要有以下三方面因素。

第一個因素是要素條件惡化。

徐林認為這裏面包含兩大問題。首先是中國老齡化程度越來越高了,中國現在65歲以上的人口佔總人口比重已經接近15%,60歲以上人口佔總人口比重已經到了19%,很快就達到20%。

老齡化程度快速提高會帶來一個問題,就是勞動力供求關係發生變化。

第二個問題是隨着老齡化程度越來越高,整個國家總體儲蓄率呈現下降趨勢。

「中國一直在世界上屬於儲蓄率非常高的國家,儲蓄率最高的時候曾達到50%,現在大概降到了43%這樣的水平,還會進一步下降。「

第二個因素是勞動生產率增速持續下降。

徐林指出,當要素條件變得不利時,如果要素配置效率能夠不斷地提高,那可能會抵消要素條件不利的變化,對經濟增長不產生太大的負面影響。

但不幸的是,中國的要素配置效率的增速在過去十年裏面是在持續下降的,勞動力生產增速在過去十年也是在下降。

第三個因素是中美關係緊張導致的外部環境惡化。

徐林認為,特朗普政府和拜登政府執政以來,中美關係持續比較緊張,這種緊張已經導致整個外部國際環境發生了較大變化,與西方國家經濟脫鈎斷鏈的趨勢開始顯現。

中美關係如今的變化,導致美國主導的全球化產業鏈、科技鏈去中國化趨勢,這種變化對中國會產生非常不利的影響。

銀行壞賬嚇壞高盛,中國經濟「飲鴆止渴」的發展模式,到了還總賬的時候

日前,美國投資銀行高盛發佈了100頁的中國銀行業報告,引發銀行股下跌。

署名「老蠻頻道」的推特賬號認為,高盛看得還不夠空。高盛的研究團隊主要的着眼點就是地方債,它能找到數據的就是底下這12家大型銀行,拿來翻來倒去寫了70多頁,說它們介入地方債太深,隱藏的壞賬太多,如果壞賬爆發就會跟下圖一樣資產減值。

這算個啥啊,這些大行買的都是相對正規的正式地方債券了好吧,相對低級的城投債乃至城投之下的非標債,人家碰都沒碰過好吧,全在城農商行手裏好吧。當這些大行手裏的正式地方債券都要爆雷的時候,城農商行早就死了八百年了好吧。

阿波羅網評論員楊旭表示,中國經濟過去20年的高速發展,讓中國人引以為豪,但這是透支中國未來為代價的,包括環境嚴重污染,天量的基建投資,不計代價的資源開採,政府兜底的銀行壞賬等等不一而足,「飲鴆止渴」這個次很好的形容了中國經濟過去二十年的發展,一時的經濟快速發展,卻是靠後人買單換來的。

俗話說,「出來混總是要還的」,中國經濟到了還賬的時候了,一個壞賬問題就讓高盛看衰中國銀行業,銀行業的更多黑洞早晚都會爆發出來,很可能是中國經濟不能承受之重。

謝金河:美中晶片戰刀刀見骨,下半年更加激烈

近期科技戰、地緣政治局勢升溫,財經專家謝金河5日表示,美中角力下半年將更加劇烈,中國經濟可能發生很大的問題,台灣在國際供應鏈信任之下,包括AI伺服器產業在內,會發展得更好。

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那美中角力從下半年開始,每一招都會刀刀見骨,下半年開始會越來越激烈,而且兩方已經沒有迴旋空間。」

美中晶片(晶片)戰,已經上升到新的階段,財經專家謝金河說,現在是「世界巨大變化的轉折點」西方聯盟對中國,進行更加堅壁清野的晶片戰爭。

日本野村總合研究所首席經濟學家辜朝明,演講指出中國經濟,已經陷入「資產負債表衰退」,出現一個又一個經濟疲弱跡象。

不光半導體設備禁令加碼,外媒《華爾街日報》報導,美國政府,正準備限制中國企業使用雲端計算服務,而中共儘管試圖以限制鎵、鍺品項出口來反制,效果恐怕相當有限。

台新投顧總經理李鎮宇:「你(中國)現在限制的話,其實最後面譬如說小米手機要不要用砷化鎵,也是會要用,你其實到最後面很有可能回頭還是打到自己的消費性產品,然後所以我覺得這個措施本身我覺得宣誓性的意義比較大。」

謝金河指出從地緣政治角度來看,亞洲的印度,美洲的墨西哥將取代中國,成為新的生產基地,而中國、香港在不知不覺中,資金正在逐漸流失。

成都之後,上海人也因走路「違規」被罰款

日前一名上海女性公佈一段視頻,分享自己因為過馬路「違規」被罰款的經歷。

她說,自己突然接到上海交警發來的短訊,聲稱她7月1日在一路口未按信號燈指示通行,且「違法行為」被監控拍下。交警要求她下載「上海交警」APP或親自到交通管理部門接受處理或繳納罰款。

她按照指示下載了APP,查詢到自己的「違法記錄」,其中還包括她和丈夫走過路口斑馬線的多張照片。然後她用支付寶繳納了20元(人民幣,下同)罰款。

她說,可能是自己過馬路的時候沒注意交通燈,闖紅燈了。

根據該視頻,這名女性是在過馬路時被路口的監控拍照,然後官方系統通過技術手段確認身份,直接給本人發短訊催繳罰款。

今年6月1日,成都市一名男子因為邊打電話邊走過馬路,被交警罰款5元。視頻傳到網絡上,一度引發熱議。網民感嘆,該男子是「全國走路被罰款的第一人」。

在此之前,浙江省、河南省多地已經下令,對過馬路看手機的行人進行罰款,甚至走斑馬線時「瀏覽手持電子設備」都要罰,最高罰款200元。

阿波羅網評論員楊旭表示,中共政府「罰款創收」是一個方面,但中共利用大數據技術,再加上大城市無處不在的監控攝像頭,實現對相關人員的身份搜索,反過來看,是不是也可以根據人國人的身份圖像信息,在每天的海量監控視頻中,整理匯總出國人的日常活動軌跡。從技術的角度看,這是完全可能的,真的是細思極恐啊!

阿波羅網林億綜合報道

責任編輯: 吳莉亞  來源:阿波羅網林億綜合報道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3/0708/19246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