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中國國有銀行恐慌拋美元!中國經濟最悲觀信號

—人民幣匯率連續下跌 經濟預期悲觀導致投資卻步

人民幣對美金匯率不斷下跌。圖為合肥的一家銀行。

連日來,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大跌,一度創下自2021年11月以來的最低點。有學者認為,市場普遍對中國經濟的悲觀預期導致投資者望而卻步。

在岸人民幣對美元匯率6月28日盤中跌破7.24關口,離岸人民幣兌美元匯率跌破7.25關口。據路透引述消息人士表示,中國國有銀行前一日在即期外匯市場出手拋售美元,試圖阻止人民幣跌勢。

台灣健行科技大學財務金融系副教授張鼎煥接受本台訪問時表示,美聯儲不排除連續升息,美元還有持續升值的趨勢;此外,中國受到地緣政治影響,美國對中國半導體制裁形成不小的壓力,加上中國房市有明顯泡沫化跡象,對外資的吸引力也在下降:「中國大陸經濟前景還不是很明朗,它現在處於經濟發展的轉折點,對人民幣的需求沒有那麼強勁。在這兩股趨勢之下,是人民幣貶值很重要的關鍵。」

人民幣貶值利弊得失

張鼎煥進一步分析人民幣貶值的利弊得失認為,目前在中國的供應鏈出走,製造業往南向移動,雖然當局為因應外部環境不利因素喊出雙循環,以國內大循環內需移動,但中國還是以製造為主的生產基地,貶值有利於它與其他東南亞國家出口的競爭。然而,貶值加劇外資出逃、國內資產大幅縮水。

「經濟學最害怕的是『預期』,如果今天大家預期往悲觀的方向走,很多投資都會停滯,人民銀行要持續去創造未來可能政策的利多,讓投資的資金不會望而卻步」。

中國的「每日經濟新聞」引述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的觀點,也呼應了「穩預期」的說法。他認為,「並非要守住某一個具體點位,而是旨在控制貶值速度,避免市場情緒一邊倒、極端化。」

「上觀新聞」則在一篇《人民幣匯率「跌跌不休」?》的文章中指出,按邏輯推理,人民幣匯率貶值,美元就能購買更多的中國產品,有利於出口。但是,一位從事外貿行業10餘年的夏經理認為,「由於當前全球的經濟和需求還是偏低迷,國外客戶較為謹慎,並沒有出現因為匯率變動而訂單大幅度上漲的情況」。中國某省大型服務貿易企業財資負責人則透露,「面對人民幣匯率下行的趨勢,一些強勢的外商往往會要求企業額外從出口產品價格上讓利,來抵消這部分額外的匯率收益。」該負責人表示,「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下行,其實未必有利於出口。」

「第一財經」引述中國人民大學「中國宏觀經濟論壇」(CMF)近日發佈的《中國宏觀經濟分析與預測報告》有關貨幣政策內容提到,靈活適度地穩健貨幣政策,核心是加大降息降準的力度,「不能夠沉迷於自己的精準滴灌、小步微調,關鍵時刻還是要加大行動的勇氣和魄力,這樣才能夠打破悲觀預期。」

在岸人民幣對美元28日盤中跌破7.24關口,離岸人民幣兌美元跌破7.25關口。(路透社資料圖片)

轉移市場救得了經濟嗎?

在一片悲觀氣氛中,中國官媒「央視財經」30日給出了有關人民幣的「大消息」:當地時間29日,阿根廷中央銀行發佈公告稱,將人民幣納入阿根廷銀行系統允許進行存取的幣種,批准阿根廷國內銀行機構開設人民幣儲蓄和活期存款賬戶業務。

自由時報報道,財經網紅小翠說,別將人民幣國際化玩崩了,離岸人民幣規模有限,必須控制好,別到處亂簽貨幣互換協議,除了能多一點人民幣的國際結算量,好處不多,「玩不好會帶崩人民幣匯率,何必呢?」

上海財經大學校長劉元春撰文認為,未來中國的確面臨巨大挑戰,但同時也面臨很多契機,因此依然要對民族崛起有充分的信心。他表示,所謂大變局,就是要打破「美國天下」的格局。「得新興市場者得天下」,「贏亞太者贏世界」,中國應將重點從發達國家轉移到新興國家,而非簡單地錨定美國市場。

「雖然中國搞『一帶一路』,積極拉攏那些發展中國家,想把中國的經濟推出去,人民幣國際化等,但是成效不彰。很多國家都後悔,這些民選國家親近中國後,經濟未見好轉,還欠下巨額負債,甚至被迫以重要的港口抵債,造成下一次選舉紛紛落敗。」台灣龍華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助理教授賴榮偉做上述解讀。

賴榮偉表示,過去十多年,中國百姓熱衷於股票與房地產投資,但這幾年大家抱持觀望態度,寧願把錢放在口袋,這是嚴重的信號;再加上外部環境不穩以及台海開戰的風險,不只是生活,就連經濟投資佈局都會受到極大的影響。貨幣長期貶值,意味着對於該國經濟信心不足。

責任編輯: 方尋  來源:RFA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3/0702/19217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