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港台 > 正文

國安法下 親民主的香港民間電台關閉

2023年6月30日,民間電台創辦人曾健成在最後一次節目播出前向記者發表講話。

香港民間電台周五(6月30日)關閉,原因是香港的政治局勢「危險」。

用粵語廣播的民間電台表示,在官員阻止電台通過眾包和捐贈獲得資金後,該電台被迫關閉。

此次關閉恰逢香港頒佈《國家安全法》三周年,自2020年以來,已有大約十幾家媒體因國安法的原因而決定關閉。

另外,香港官員拒絕一名來自日本的自由職業記者入境。媒體報道援引這名記者小川善照(Yoshiaki Ogawa)的話說,他被拒絕入境而且沒有得到明確的解釋。

美國之音(VOA)以電郵向國家安全局發送置評請求,但截至發稿尚未收到回復。

紅線無所不在

民間電台由前民主派立法會議員曾健成於2005年創立,以其犀利的政治脫口秀節目、倡導新聞自由和邀請多位民主人士對談而聞名。

曾健成上周在臉書上發表聲明稱,香港「紅線無所不在」,政治局勢「危險」,邀請嘉賓參加節目已經變得困難。

曾健成補充說,民間電台的銀行賬戶已被凍結,他們只能負擔到八月份的租金,這「迫使」電台停播。民間電台一直依靠捐款維持在線狀態。

過去七年擔任民間電台主持人的馬克·李(Mark Lee)對美國之音說,關閉來得「相當突然」。

「在知道我們的恒生銀行賬戶被凍結後,我知道我們的日子已經屈指可數了。當我收到曾先生的消息時,我並不感到驚訝,」他說。

「現在獲得資金越來越難,因為有很多紅線。操作上很困難,我們不知道什麼可以談,什麼不可以談。我們的許多潛在嘉賓可能不敢來電台參加節目,」李補充說。「2020年以來,這給可持續運營帶來了很多困難。我會說這可能是受千刀萬剮而死。民間電台只是其中之一。」

寒蟬效應

香港的媒體分析人士和新聞工作者一直直言不諱地表達《國家安全法》對新聞業產生的寒蟬效應。

在2019年反政府抗議活動之後,北京頒佈了這項法律,禁止被視為分裂國家、顛覆國家或與外國勾結的行為。

香港當局利用這一法律和港英時代的煽動叛亂法逮捕了250多人,其中包括親民主政治人物、活動人士和記者。

北京堅稱,該法律對穩定香港免受內亂的影響是必要的。

香港保安局此前曾對美國之音表示,「香港居民享有新聞和言論自由」,但「言論自由和新聞自由不是絕對的,可以根據保護國家安全等理由受到限制」,與《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相一致。記者和其他人一樣,有義務遵守所有法律。」

香港曾經是亞洲新聞自由的典範。然而,自《國安法》生效以來,至少有12家媒體已關閉,其中包括《蘋果日報》和《立場新聞》等親民主媒體。

《蘋果日報》創始人黎智英自2020年底入獄,在定於9月舉行的最新審判中面臨終身監禁的可能,三名當局挑選的國家安全法官將權衡與外國勾結的指控。

曾被反覆針對

民間電台自成立以來,申請廣播牌照被拒後一直作為「非法廣播電台」運營。該電台長期以來一直是親北京支持者的攻擊目標,2009年被指控非法廣播。

2016年,該電台因涉嫌使用非法無線電發射機進行調頻廣播而遭到當局突擊搜查。2019年,蒙面男子衝破電台前門,揮舞着球棒闖入台內。

「民間電台是香港最早由民間主導的廣播電台和在線廣播電台之一,」香港前區議員巫昆泰(Michael Mo)對美國之音說。「該電台質疑《電信條例》的合憲性,他們認為該條例通過高門檻的無線電許可制度限制了言論自由。」

巫昆泰補充說,該電台對香港的民間社會產生了影響,其工作人員「非常努力」地工作才能維持這麼長時間。

他對美國之音說:「在公民社會的影響方面,他們在2009年培育了另一批公民主導的廣播電台,並培育了許多後來積極參與政治的活動人士。2019年的抗議活動和《國安法》之後,他們的一些主持人被關進監獄,很難找到敢於發聲的嘉賓。

「這使得他們現在的運營變得非常困難,」他補充說。「事實上,香港的其他在線頻道也面臨着完全相同的情況。」

民間廣播電台主持人馬克·李補充說,雖然他們的最後一期節目於6月29日播出,但他希望該電台的節目能夠繼續以在線形式播出。

「我們的無線電頻率已由政府使用,」他說。「由於我們的受眾主要來自老一代,他們中的許多人不知道如何使用YouTube,因此我們失去了很多受眾。

「現在,如果我們有內容,可以將其發佈到網絡上,」他補充道。「調頻廣播電台並不是廣播我們信息的必要條件。一些主持人可能會開設新的YouTube頻道。」

不可替代

香港記者協會(HKJA)主席陳朗升表示,此次關閉反映了香港嚴峻的媒體環境。

「我們代表記者協會希望香港能有多元化的聲音,」陳朗升說。「我們今天失去了一家獨立媒體,這真是令人難過。我們認為經營起來並不容易,他們也想盡辦法生存。這可以反映出當今香港媒體的處境和環境有多麼艱難。」

無國界記者組織(RSF)東亞區辦事處執行長艾瑋昂(Cédric Alviani)表示,民間電台的關閉是「不可替代的損失」。

艾瑋昂在無國界記者組織的一份聲明中表示:「近二十年來,民間電台一直是香港獨立廣播界的標誌性貢獻者,其關閉將造成不可替代的損失。」

「我們敦促政府停止騷擾獨立媒體的政策,自《國家安全法》頒佈以來,這種政策已經嚴重損害了香港的國際形象。」

無國界記者組織發佈的《世界新聞自由指數》中,香港在全球180個國家與地區中排名第140名,排名第一代表媒體環境最好。該監管機構表示,自《國安法》實施以來,它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挫折」。

責任編輯: 李華  來源:美國之音 湯米·沃克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3/0701/19216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