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教育育兒 > 正文

哥大博士:花費千萬卷進藤校 卻是幻滅的開始

隨着暑假到來,又一批留學生要奔赴海外求學了,而那些在「史上最難申請季」里被藤校選中的幸運兒,接下來將面對什麼?是童話故事裏「王子和公主幸福的生活在一起」麼?

哥倫比亞大學

今天的作者,卻要警告一下學弟學妹們,「你們的幻滅可能剛剛開始」。

本文作者吳海超高中畢業於上外附中,本科就讀於頂級文理學院Swarthmore College,後前往哥倫比亞大學攻讀政治科學的博士學位。在此期間給超過200名哥大本科生授課,課程方向包括國際關係,美國政治,全球人權問題研究,比較政治經濟學。

哥倫比亞大學坐落於「宇宙中心」的紐約曼哈頓島,著名常春藤盟校之一。作為世界頂尖學府,在這裏不僅僅走出了數十位諾貝爾獎得主,也是投資教父巴菲特,美國最高院大法官及著名女權鬥士RGB的母校。

毗鄰華爾街金融公司、時代廣場、百老匯,哥大擁有無與倫比的地理位置,再配上古典優雅的百年校園,和承載着荷馬,亞里士多德,柏拉圖的西方思想文明的本科核心課程(Core Curriculum),讓它成為了無數中國留學生的「夢中女神校」,去年哥大的錄取率低到3%,進入「夢校」哥大,仿佛學術與就業,求學與生活,理想與現實,都能收入囊中,從此走向人生巔峰。

每學期在作者作為Graduate Instructor的小班課上,都能見到不少來自中國的本科生。他們在課上往往是更內斂含蓄的,但每次考試(test)或者寫論文(assignment),他們都是最優秀的一部分。那麼——

他們的哥大生活到底過得怎麼樣?

從小花費幾百萬,讀國際學校、讀美高,哥大近9萬美元/年的學費住宿費,真的值得麼?

宇宙中心的常春藤精英教育,真的如想像中這麼美好嗎?

作者本着嚴謹的研究精神,採訪了多位本科小留學生,並結合自己博士階段的學術體驗和公開數據,有了以下的觀察:

哥大確實給本科留學生提供了極為優秀的實習&職業發展平台(Internship& Career Advancement),畢業就有機會進入包括紐約投行,量化對沖基金,谷歌,人工智能實驗室等一線企業的機會。

但恰恰因為它得天獨厚的就業優勢,讓學校風氣顯得過於急功近利,甚至有點「反智」,看不清甚至看不起自然科學 or人文學科等更基礎,更理論的學習。

再加上校方過去10年暗自轉型成為「紐約地產大佬」,投入數十億美元買地造樓,而忽視了對本科教學的持續投入。

下面,我們就聽到了來自中國留學生的「靈魂5問」,拷問藤校教育的問題,也拷問人工智能的衝擊下,我們將何去何從。

如果我們去看哥大各個系的教授名單,一定是群星閃耀,大佬匯聚一堂的既視感。

以我所在的政治科學(Political Science)為例,終生教授們幾乎親一色的美國科學人文學院院士,在歐洲民主化,核武器問題,國際裁軍協定等領域有巨大的貢獻,可惜的是,這些教授們都和本科學生關係疏遠,甚至形同陌路。

首先,大佬教授極少參與本科初級入門課程,如微觀經濟學(Microeconomics),國際關係導論(Intro to International Relations)的教學,因為本科課程學生數量多(一般200人以上),教學任務繁重,教學內容固定而死板,「熱愛科研」的終審教授們都避而遠之,迫使學校招聘校外臨時講師,和博士生一起來完成教學任務。

以至於學生們上完了一個學期的課,也從未見過本校相關教授,甚至誤以為教授們是否都已集體退休(學術使人蒼老,容易造成以上誤解)。

其次,哪怕是教授親自上課,他們僅僅局限於講台,每周額外的2小時面談時間(Office Hour)主要留給有更多緊密學術合作的博士生,可以說課後與本科學生是零互動。

最重要的是,教授們不願過多投入到本科教學這個事情真的不能怪他們,因為在他們通往終生教授(tenure track)的路上,學術研究成果永遠是唯一的硬通貨,而過多地參與教學,客觀上會擠占寶貴的做研究時間。

因此,當你看到很多看似中年,頭髮稀疏的未來學術之星們,匆匆離開課堂的時候,請別責怪他們,因為用愛發電是一種特權,是不屬於每個人的奢侈品。

大學生活,除了好老師以外,有一群志同道合,可以天南地北暢聊人生的同學,就是最為珍貴的了。那麼,哥大的同學們課餘時間都在做什麼呢?我的同學們都去哪兒了?

(以下為哥大本科中國留學生們的第一人稱自述,為保護個人私隱而匿名)A同學熱愛人文思考,未來考慮政治哲學(political philosophy)作為專業:

「我周圍同學都不願意和我聊歷史和哲學,反而向我熱情介紹他們的「炒幣」投資賺錢經歷」

B同學對藝術非常感興趣,熱愛電影和百老匯歌劇:

「我平時下課後都是一個人,一個人去圖書館,一個人吃飯,甚至一個人去Midtown看電影,因為大家都很忙,都要努力保持全A的成績。但是每次到有已經工作的校友參加的Networking Events,他們都會集體出現,穿着西裝和禮服,努力介紹自己,爭取實習的內推機會。

C同學是數學和經濟雙專業,一學期6門課,未來想去投資銀行工作:

「我會和我的好朋友們一起周末在寢室喝酒,因為平時壓力大,也會對未來迷茫,所以喝酒可以很好的放鬆。哥大的GPA挺難拿高分的,要Curve(壓分),但沒有好的成績去找不到工作,也讀不了法學院。

我還聽說有一位非洲裔美國同學上個月從寢室陽台跳樓了,可能壓力真的太大了吧(嘆氣)。「

不可否認,哥大提供給學生的課外活動是非常豐富的,無論是關注性少數群體的Pride Month,還是今年年初我參加的全球氣候變暖論壇,都是大咖雲集,各類免費參加的演講,音樂劇,畫展,社團活動每晚都在校園各處上演。

但問題是,面對巨大的學業和就業壓力,以及學生本身因為自視為「天之驕子」而給自己帶上的「精英主義」枷鎖,他們真的有這個心思去體驗音樂藝術之美,體會同同窗友誼,暢談天下大事嗎?

在《優秀的綿羊》一書中,耶魯大學教授威廉·德雷謝維奇一針見血支出,常春藤精英教育--

「培養的學生聰明,有天分,鬥志昂揚,但同時又充滿焦慮,膽小怕事,對未來一片茫然;他們被包裹在一個巨大的特權泡泡里,所有人都在老實巴交地向着同一個方向前進。」

說實話,我很同情我的學生,因為我曾經甚至現在仍然是他們的一分子:每天問自己如何讓留學值回票價。

我們都渴望成功,渴望被認可,渴望獲得自我實現。這是每日清晨最好的興奮劑,但過度以後,它也會成為生活的毒藥,讓我們害怕失敗,害怕過上「普通人的生活」。

套上枷鎖的我們,不再記得生活本就平凡,而平凡就是美好。

今年上半年,基於大語言模型(Large Language Model)的GPT4.0橫空出世,讓我們每一人都真切感受到,人工智能的時代真的來了。

特別是針對高知識密度(high-knowledge)的行業,比如學術研究,商業分析,財務審計,計算機編程等,AI帶來的生產力解放是革命性的。

它的效率,以及它不斷進步的能力,令人驚喜,但也令我們恐懼。

比如,GPT可以在1分鐘內幫助我寫一個經濟學DiD實證分析模型,只要帶入真實數據,就可以測算未來十年中國城市人口增長對其經濟發展的影響。相比而言,一個人類初學者至少需要2個月才能完成。

首先,我並不認為許多高價值(high-value)的工作,比如科技公司程式設計師,數據分析師,或基礎學術研究,能被被AI完全替代。GPT是可以幫助我們進行高效的商業分析,但是為什麼要做這個分析?這個分析的結果有何現實意義?以及這個分析的原始數據是否真實可信?

這些原創性的,批判性的,非客觀的洞察(insight)和思考(reflection),都是AI所不具備的。

簡而言之,AI可能非常擅長完成1到100的工作,但最難的永遠是0到1的突破,而這才是未來我們的真正價值。

讓AI成為我們的夥伴,就像今日的互聯網一樣,提高我們的效率,從而使我們有時間去做更原創性地工作。

👉批判性思維(Critical Thinking):

這指客觀分析信息並做出正確判斷的能力。未來的AI可能可以幫助我們快速搜集信息,完成一篇語句通順的新聞稿,但只有優秀的記者,才能去批判性地評估新聞的信息來源,辨別其潛在的偏見,並真正理解這條信息將產生的巨大社會影響。

👉情緒智力(Emotional Intelligence):

EI是理解和管理個人感情以及他人感情的能力。儘管AI可以根據症狀提供診斷建議,但只有醫生或護士可以將冷冰冰的診斷結果用更有溫度的方式告訴病人,去理解他們的恐懼或困惑,並提供精神上的安慰。

目前,AI還無法真正理解和響應人類的情緒。

👉終生學習(Life-time Learning):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是我們對世界無窮的好奇心,是終身學習的態度。一個行業可能會快速消亡,鐵飯碗的時代將一去而不復返。

但隨之而來的,一定是全新的職業發展機會,比如設計師(Designer),人工智能訓練師(AI trainer)。

因為我們無法預知20年的世界會是如何,甚至不清楚哪些職業依然會存在,那唯有最好自己,在不斷學習中提高自我,隨時準備,重新出發。

對這些軟實力(soft skills)的重視和培養,是美國本科博雅教育的精華,也是我對留學生未來最大的信心來源。

某個夕陽西下的傍晚,當我從哥大Bulter Library離開的時候,我再次仰望圖書館門楣上那些先賢的名字,無論是為了堅持自我觀點而被雅典民眾處死的蘇格拉底,還是被譽為史學之父的希羅多德,他們都無一例外地在他們的時代進行着勇敢的表達,挑戰社會成見,創造新的想法和理念。

這種無窮的生命力和創造力,通過哥大百年傳承的核心課程(Core Curriculum)傳遞了下來,也勢必在未來繼續指引者年輕的學子們,成為迷茫人生探索中的明燈,獲得些許精神的寬慰。

所以,固然當下的美國本科精英教育有諸多不足,但我依然充滿期待,期待看到更多中國年輕人的身影,在課堂上,在校園裏,去接受前沿的科研訓練和底層的人文思考,去找到自己與世界的位置。

責任編輯: 李華  來源:爸爸真棒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3/0613/19138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