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大陸 > 正文

「普通百姓沒人想戰爭」中國網絡涌反戰文 因不滿現狀?

中國網絡近期充斥着「不願為國而戰」的言論,引發關注。一些網友表示,若兩岸真的打起來,應讓支持戰爭的人先上。對此,政大教授王信賢解讀,這是否代表中國愛國主義不敵民眾對現狀的不滿,值得進一步觀察。

圖為解放軍東部戰區第71集團軍日前進行實彈射擊考核。(取自解放軍東部戰區微信公眾號)

中國網絡近期充斥着「不願為國而戰」的言論,引發關注。一些網友表示,若兩岸真的打起來,應讓支持戰爭的人先上。對此,政大教授王信賢解讀,這是否代表中國愛國主義不敵民眾對現狀的不滿,值得進一步觀察。但網絡媒體香港01指出,「武統方案」的多元性才是台灣的考驗。中國學界不少人認為,「西藏模式」可能比「北平模式」更具參考性。

中國政法大學教授楊帆今年稍早在微博發文鼓譟儘早攻台,文章下方評論區就出現「大翻車」。楊帆當時表示,中國民間輿論一致呼聲就是要打,不料接連兩篇文章都遭到大量吐槽,有人說「先讓你全家去做前線步兵」、「強烈建議教授讓你子女參軍報效祖國、您兒孫先上戰場吧!」、「別耍嘴皮子」、「我不希望改革開放40年的成果毀於戰爭」,不少人更呼籲支持戰爭的人應該自己去。

近幾個月,一些反戰文在陸網流傳。(取材自微博)

近期,中國社群平台更湧現一系列「不願為國而戰」的言論。有網友表示,「如果發生戰爭,我是不會去的,也不會讓我的孩子去」;有人坦言,生活在社會底層,感嘆和平時沒人記得,有難時才被想起等,引發正反討論。

儘管仍有人喊話應「為祖國而戰」,但也有人說,「喊打喊殺的是極少數,只是聲音比較大,不管是中國還是台灣,普通百姓沒人想要戰爭。」

政大東亞所特聘教授王信賢在陸委會的5月號「中國與兩岸情勢簡報」中,以「近期中國民眾政治信任及輿論觀察」為題撰文直言,主張不願上戰場的論戰已擴散到各網絡平台,包括網易、知乎、今日頭條等,主要理由為「對社會不平等的不滿」以及「不願為那些既得利益者而戰」,但這是否代表中共官方帶動的「愛國主義」,逐漸不敵一般民眾的生計考量與對現狀的不滿,值得進一步觀察。

王信賢枚舉,近來中國經濟向下趨勢未緩、失業率攀升、疫情防控亂象,以及從「動態清零」到「與病毒共存」的大轉彎,使民眾社會安全感急遽下降,對政府的信任感也不似以往。

同時,中國近期還出現質疑城管、農管執法、公權力擴張、退休金銳減等輿論,對政府信任度下降,因中共中央高度集權,使民眾矛頭指向中共中央情況日益增加。他認為,在社會心理的焦躁浮動、衝突不斷之下,中國「愛國主義」甚至不敵現實。

日經亞洲前中國分社社長中澤克二也曾撰文表示,中國網絡上,關於武統台灣的各方辯論禁令似乎被解除。他提到,一種不同於目前的風向,甚至是禁忌的觀點(反戰)被允許流傳,沒有被審查刪除,表明北京當局可能接受了這一謹慎立場。

值得注意的是,這不一定代表中共會停止對台灣操作「文攻武嚇」。香港01近日就撰文重提共軍東部戰區4月對台軍演時製作相關動畫的針對性,並認為「武統」取代「武嚇」,是兩岸政經與軍情變化的必然結果。

今年4月共軍對台軍演時,東部戰區曾發佈對台仿真打擊的示意動畫。(取材自東部戰區微博)

文章進一步指出,一些台灣人對於「武力途徑實現統一」的路徑思考過於平鋪直敘,唯一的想像就是解放軍大舉攻台,最後拿下台北實現了兩岸統一,而非就統的武力途徑進行多元揣摩。

文章稱,除了「北平模式」外,中國學界也已有不少人提起「以武促統」的「西藏模式」的能性,意即兼采和平與非和平手段,通過一場決定性的戰鬥或戰役使分裂勢力看到負隅頑抗已沒有意義,最終只能接受和平解決的方案。

香港01示警,對中國而言,從台灣官民當前的輿論氛圍來看,「北平模式」氣候尚且不足,真要打一場仗才能指向未來的「西藏模式」似更具參考性。

在相關討論中,一些大陸網友表達不願上戰場的心態。取自微博

責任編輯: 楚天  來源:世界日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3/0612/19134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