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國際新聞 > 正文

韓國屍檢確認8人接種新冠mRNA疫苗後猝死

韓國最新公佈至少8名接種COVID-19信使核糖核酸疫苗後猝死者,是因疫苗進入體內引發心肌炎,導致人猝死,也即疫苗導致人死亡。

「(針對這8個死亡病例),疫苗引起的心肌炎是唯一導致(病人)死亡的原因。」韓國全南國立大學醫院Kye Hun Kim博士和其他研究人員在6月2日發表在歐洲心臟雜誌(European Heart Journal)的報告中總結。

這8名猝死者年齡最大的45歲,其中一名33歲男子在接種第二針莫德納疫苗的第二天突然死亡,一名30歲女子在接種第一針輝瑞疫苗的三天後猝死。莫德納和輝瑞生產的都是信使核糖核酸(mRNA)疫苗,第一次接種需要相隔21或28天接種兩針才能在體內產生對抗COVID-19病毒的有效抗體。

報告顯示另有13人接種疫苗後因心肌炎致死,但他們的屍檢報告沒有明確指出死亡的原因。在所有21個死亡病例中,有人接種了阿斯利康的COVID-19疫苗。

這項韓國政府資助的研究還提醒人們「仔細檢測或警惕COVID-19疫苗接種後引發的潛在致命併發症——鐮狀細胞病,特別是年齡在45歲以下接種mRNA疫苗的人」。

鐮狀細胞病表現為血液中負責輸送氧分的紅細胞從柔軟的雙凹圓碟形變成堅硬的鐮刀型,導致血液含氧量低且容易發生血管栓塞。

《英文大紀元》採訪到退休的美國醫學教授安德魯·博斯托姆博士(Andrew Bostom)表示,這份研究證實了在年輕人中強令接種疫苗是錯誤的行政命令。

「從表面上看,這些(年輕)人不需要疫苗。」博斯托姆博士說,「(給他們注射疫苗)導致他們被傷害。」

完整數據

研究指出,韓國有4420萬人在2021年2月26日至12月31日接種了至少一劑莫德納疫苗、輝瑞疫苗、強生疫苗、或者阿斯利康疫苗,其中1533人接種後罹患心肌炎,但只有480人確診是接種疫苗引發的心肌炎。

不過這480人中有五分之一的患者病情嚴重,他們出現了以下一種或幾種情況:需要入住重症監護病房、罹患爆發性心肌炎、需要葉克膜(也即人工心肺系統)輔助治療、需要心臟移植或導致死亡。

統計學顯示,這480名因疫苗罹患心肌炎的患者大部分是年齡不到40歲的男性,而且除了18人外,其他人接種的均為mRNA疫苗。

研究承認數據可能存在漏報。按照韓國政府的規定,統計疫苗後遺症時不計算接種疫苗43天及更長時間者以及確診感染COVID-19的病人。也即如果病人接種疫苗超過43天或不足43天就染疫,他們患病不被統計在內。

圖為2022年6月21日,美國華盛頓州西雅圖市一處醫療中心醫護人員準備的COVID-19疫苗和疫苗接種卡。

美國心血管醫生阿尼什·科卡(Anish Koka)在閱讀這份韓國的報告後告訴《英文大紀元》:「我們(美國)也有孩童和年輕人報告接種疫苗後出現胸痛。他們通常在醫院就診24、48或72小時後就被允許出院。我們的統計中漏掉了那些沒能就診就奄奄一息的人。」

科卡醫生認為美國並未出現大規模少年接種疫苗死亡情況,但「這份新研究報告清晰顯示這(疫苗導致猝死的病例)發生了。毫無疑問,美國也有接種疫苗後的死亡案例,但死因未能列出準確情況」。

自2021年大面積接種COVID-19疫苗以來,全球各地均有接種疫苗後出現心肌炎情況,症狀包括胸痛、睡眠困難、發燒等。他們中大部分人住院一兩天就可以出院,但不適感會伴隨他們更長時間。

疫苗副作用補償

韓國政府在COVID-19疫苗推出之前就有疫苗副作用的報告系統。該系統還承擔向承受疫苗副作用的民眾提供補償的功能。

因人們無法判斷在接種疫苗後出現的病症是否與疫苗有關。如果申請,韓國政府也會給這部分人提供補償。截至2022年8月,已經有超過2萬人從韓國政府獲得了COVID-19疫苗副作用補償。

美國也有COVID-19疫苗補償系統。《英文大紀元》報導,截至今年5月1日只有4人得到了COVID-19疫苗副作用補償款。其他申請補償的病患儘管有醫生證明為疫苗致病,但被補償系統拒絕付款。

美國也有針對接種疫苗猝死者的屍檢,今年2月曾表示會公佈一些信息,但至今尚未公佈相關情況。

據《英文大紀元》報導,目前輝瑞製藥、莫德納製藥和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尚未回應媒體關於這份韓國研究報告的置評請求。

(記者任浩編譯報導/責任編輯:胡龍)

責任編輯: 李華  來源:新唐人電視台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3/0607/19115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