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曾有過這種感受,自從大學畢業交了第一筆"押一付三"的房租,對存錢這件事就開始異常在意了起來。
不敢大吃大喝、捨不得出門旅遊,偶爾沒忍住奢侈一把,可以心痛自責一禮拜。摳搜着過了幾年日子,可一看賬戶餘額,在房價七萬的北京,一平米我都買不起。
整個存錢的過程和我的人生一樣——很忙,但不知道在忙什麼。
已經為生活拼盡全力的年輕人,為什麼會陷入「無效存錢」的漩渦?
01
超過一半的人,存款不到十萬
前段時間,#北京人均存款近27萬#上了熱搜,數據顯示,去年北京和上海人均都有超過20萬元的存款,浙江和江蘇的人均存款也超過了10萬元。
數讀菌看完一晚上沒睡好覺,好像得了什麼存錢 PTSD,滿腦子都是"工作3年存10萬"的本科舍友和白天推送到手機的信用卡待還賬單。第二天頂着熊貓眼就發起了一個存錢情況調查,想看看自己到底是被誰拉高了平均數。
先說大家最關心的——別人的兜里到底有幾毛錢?
參與調查的3787位讀者,存款平均數算出來有32萬元。乍一看還挺多,但具體看數額分佈就會發現,其實56.7%的人存款都在10萬以下,沒錢才是常態。除了5.8%的糊塗蛋沒算過存款,存款在1萬到5萬之間的人數最多,佔了五分之一。
平均數這麼高,主要還是因為有4.3%的人存款高於百萬,甚至還有四位存款5000萬以上的大富翁,把五千個數讀菌加起來存款都沒他們四個多。
家裏沒礦、又在大城市打工的年輕人,存不下錢,真不是我們的錯。
互聯網上流行了很久的"365存錢法",是讓人每天從1到365中任選一個金額存錢,在數字不重複的情況下,堅持一年,就能喜提66795元存款。
但是,對於存款主要來自工資的多數人來說,實踐這個方法的前提,首先是打工一年能賺到這麼多錢。
從我們調研的月收入分佈情況來看,超七成的人月薪在一萬元以下,還有36.3%的人月薪不到5000元,也就是說一年的工資加起來都到不了六萬六。
很多聽上去有道理、做起來卻艱難無比的成功方法論,也許一開始就不是為我們設計的,做不到,要怪就怪發明它的人。
存錢之路的困難,用一句話來概括就是,"在小小的錢包里挖呀挖呀挖,少少的工資哪裏夠我花"。
日常開支里,吃和住是最大的開銷,幾千塊的工資本來就少,扣完五險一金,到手已經慘不忍睹。
還沒等捂熱乎呢,先上繳房東、再還清某唄賬單。啪!一半沒了。剩下那一半呢,主要是吃進了肚子,其次是為"生活品質"付費。
對於存錢黨來說,這些通常不會是多麼昂貴的大件消費,不過就是買束鮮花、吃頓燒烤、看場 IMAX電影,大幾十、小几百就這麼缺乏感知地離開,如此生活三十日,才驚覺儲蓄的大廈崩塌。
等到背上房貸車貸、家裏有了只"四腳吞金獸",分分鐘變成"人間碎鈔機",更別提什麼存錢了。
02
一直在存錢,一直沒有安全感
當代人的無效存錢,不僅在於無錢可存,還在於存了錢也看不到希望。
調查結果顯示,大家存錢最主要的原因是為了給自己安全感。有人說,一直以為父母永遠不會老,直到前兩年爸爸做了兩次手術,突然意識到需要存錢來面對未來的不確定性。
既然這生活變幻無常,一遍遍地推起存錢這塊"西西弗斯的石頭",已經是我們最好的抵抗。
但安全感這東西,就是個無底洞。挨過窮的人都知道,自己心裏永遠有一處匱乏的角落,要往裏面不停塞入填充物。重要的不是塞了多少,因為永遠也填不滿,重要的是必須保持存錢的動作,看着餘額的數字增長,才有對抗生活的勇氣。
然而,這樣的勇氣依舊是易碎的。65.5%的人曾經把存款里的錢拿去買基金理財,還有24.5%的人購買股票。按照這兩年的大盤走勢,他們大概都失去了穩穩的幸福。
除了獲得安全感,排名第二的存錢原因是為結婚和買房買車做打算。
到了談婚論嫁的年齡,車、房、彩禮三座大山不知把多少人逼成了"不婚主義"。辛苦工作十年存下的錢,這三樣東西,單拎出哪一項都很難付清,最後還得靠爸媽貼補。
還有21.7%的人和我一樣,每天上班都想着,什麼時候才能攢夠錢把老闆給炒了。但真要讓他們給自己的" FIRE生活"(Financial Independence, Retire Early,意為"經濟獨立,提前退休")定個目標,超過四成人選擇存夠500萬以上,這答案又顯得過於遙不可及。
驅使年輕人下定決心存錢的重要時刻,回想起來總是不夠愉快。
有人在分手的時候,被前任指責工作不上進、一輩子都攢不到一百萬,所以決定存錢看看自己是不是真的那麼差勁;有人因為經濟周期改變、行業風向變化,所處公司經營困難,面臨失業壓力,作為年齡進入30+的未婚未育女性,一下子有了存錢的焦慮。
而有時候,存錢也不需要什麼特別的理由,只不過是付款的時候,銀行卡餘額不足的提示有那麼一點點醒目罷了。
03
什麼樣的人,才能存下來錢
雖然從結果上看,很多人都在無效存錢,但看大夥存錢的過程,真的很努力。
調查顯示,設置存錢計劃已經成為了當代人的生活標配,只有12.9%的人沒有存錢的打算,還有四分之一的人正在嚴格貫徹着自己的儲蓄計劃。
為了能省錢,他們東西不壞不換新、衣服破了就縫補、能買二手買二手,薅羊毛、蹲直播間、買臨期食品也都是常規操作。
還有人專門整理出一份網購平替關鍵詞,把首飾盒換成零件盒、照片牆換成鐵絲網、泡腳桶換成拖把桶,立刻減免粉紅稅。能打動現在年輕人的,不再是創業藍海、逆襲神話,而是"該省省,該花花,騎着單車去酒吧"這種樸素的處世哲理。
同樣是省省黨的數讀菌,看着自己並不富裕的錢包,不僅陷入沉思,到底什麼樣的人更能存下錢呢?
首先還是要認可大家的努力,從結果上看,那些嚴格執行儲蓄計劃的人,確實能存下來更多的積蓄。
存錢的時長也很重要,大約三分之一的人能在1到3年內存到一萬元,要存到十萬則須3到5年。而要想達到百萬存款,沒有十幾、二十年很難做到。
不過扎心的是,有人不到一年就攢下來30萬,也有努力了十年也攢不到五千元的存在。
能存多少錢,還得看能賺多少。雖然整天被說"寒冬",IT和金融業還是當之無愧的高薪行業。當老師或是進體制內,也真的很香。
不像有些"牛馬工作",越做越晚,連個星期天都沒有,還賺不到什麼錢。誒那個傳媒業,別走,說的就是你。
讓人比較意外的是,不同城市大家的存款區間分佈並沒有顯著的差異。即便是在一線城市,不到10萬元的存款也是主流。
細想一下,原因其實也很簡單。大城市也許能讓我們多掙一點錢,生活的壓力卻又把這些錢沒收了回去。花花世界裏,仿佛到處都是金錢和機會,但現實就像詩里說的,"水啊水,到處都是水,卻沒有一滴能解我焦渴"。
不過,如果你問一個年輕人,明知道是無效存錢,還要不要存?我猜多數人的回答還是「要」。
這世界誓言易碎、風口難測,只有存錢能為生活建立穩固的秩序,能給自己帶來為數不多的安全感,雖然這些錢,本身不一定安全。
數據說明:
本次調查收到了讀者熱烈的反饋,在此我們感謝所有參與調查的讀者朋友們。
本報告數據調查截至2023年5月10日,有效樣本量為3787份。83.7%的受訪者年齡區間為90後到00後;76.1%的受訪者未婚;64.3%的受訪者處於本科及以上學歷。
受訪者來自一線城市的佔比43.7%,來自二線城市的佔比31.6%,來自三線城市的佔比11.6%,來自四線城市及以下的佔比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