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國際新聞 > 正文

北約在東京設立機構 馬克龍又替中共「出頭」

—北約計劃在東京設辦事處 法國私下不贊成?

英國金融時報文章說:就北約在東京開設辦事處的提議,法國總統馬克龍認為:跨大西洋安全聯盟應繼續關注其自身的北大西洋地區,所以不贊成該計劃。

英國金融時報文章說:就北約在東京開設辦事處的提議,法國總統馬克龍認為:跨大西洋安全聯盟應繼續關注其自身的北大西洋地區,所以不贊成該計劃。

法國總統馬克龍在日本©(AP/DT)

一位法國官員表示,巴黎認為北約的憲章要求該聯盟將其地理範圍限制在「北大西洋」。這位官員還表示,這可能還會損害歐洲烏克蘭戰爭方面對中國的信譽,特別是在要求北京不要向俄羅斯提供武器方面。

該文說:據八位知情人士透露,來自法國的抵制讓北約內部數月來就建立該聯盟在印太地區的第一個前哨基地的討論變得複雜。而這一決定恰逢北京抨擊美國在印太地區建立所謂的反華聯盟的努力,並將其比作「亞洲北約」。

一位熟悉北約內部辯論的人士表示,法國不願支持任何「加劇北約與中國緊張關係」的事情。馬克龍上周在​​一次會議上表示,北約不應將其影響範圍擴大到北大西洋以外,並補充說:「如果……..我們推動北約擴大頻譜和地理範圍,我們將犯下大錯。」

報道說:馬克龍在訪問中國期間建議歐洲應與美中台灣緊張局勢保持距離,這激怒了美國和其他盟友。設立新的北約辦事處需要得到北約最高政治決策機構北大西洋理事會的一致支持,這意味着法國有權阻止此舉,但北約拒絕透露有關「正在進行的審議」的細節。

日本政府未予置評。但一位日本官員表示,東京希望加強與該聯盟的關係。白宮沒有回應置評請求。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於2007年訪問北約總部後,日本和北約一直在討論開設東京辦事處的事宜。東京於2018年在布魯塞爾開設了北約辦事處。首相岸田文雄去年成為首位出席北約會議的日本領導人首腦會議,還將參加即將於7月在立陶宛舉行的北約會議。

北約在世界各地設有十多個聯絡處或代表團,例如烏克蘭和摩爾多瓦。大多數都是小型的,旨在幫助與東道國的政府和軍​​隊聯繫。

IISS智庫的日本問題專家Yuka Koshino表示,「岸田認為歐洲-大西洋和印度-太平洋戰略環境之間存在密切聯繫。..並尋求與志同道合的合作夥伴協調方法,」在東京設立辦事處將使北約在印太地區的參與變得正式和可持續。

安倍政府前高級官員金原信勝表示,日本支持烏克蘭是因為它認為歐亞大陸兩端的問題是相互關聯的。「日本和北約之間的關係迅速變得更加密切,因為他們把中國放在心上。」

作為全球最大的跨國軍事聯盟,北約雖然距離印太地區遙遠,但去年莫斯科入侵烏克蘭後,原有地緣政治關係發生深刻變化,烏克蘭的自衛需要北約支持,也需要世界大國的支持,北約在亞洲的活動開始越趨高調,引發印太區域國家關注。今年5月,日本官方證實北約將於7月在東京設立聯絡處,但同時澄清日本現在無意申請加入北約。

中共外交部立即抨擊北約此舉將破壞區域穩定。 中共外交部發言人批評:「亞太不歡迎陣營對抗,不歡迎軍事集團。」中國強調:北約既然自稱是區域性聯盟,就不應當尋求地理突破。

法國總統到訪中國期間,一定對中方的立場和類似說辭相當了解。作為法國戴高樂外交風格的傳人,馬克龍要秉持所謂的獨立性和超意識形態的實用主義,當然從不會怠慢普京習近平這類地緣政治強國領導人。馬克龍與普京的外交溝通目前失敗了,只有等待戰場說話。這或許就使得馬克龍更對與習近平的溝通報以希望,他甚至需要為了與獨裁者們的溝通,暫時放下意識形態和價值觀的分歧。馬克龍需要以身作則地做給習近平看,告訴他:「你的擔憂,我理解。」那下一步,我們的擔憂,你們能不能考慮?」

發動戰爭是冒險,舉行談判也充滿風險變數。馬克龍年輕氣盛,雖不會發瘋發動戰爭,但他看來很想冒一些險去與虎狼交涉,這也是法國外交自以為獨特的高明之處甚至「勇氣」。不過,敢於發表的不同意見的法國總統馬克龍,「政治不正確」的言論和不合適的時機使其尚未在國際輿論場上成功過,他批評北約腦死亡的話是如此,討論歐洲獨立也是。

北約設辦事處在東京的問題上,法國的意見是否占理?是另一個問題。烏克蘭戰爭已經把相對遙遠區隔的歐洲和亞洲拉得更近了,無數人都在烏克蘭戰爭打響後,馬上聯想到台灣,發出「今日俄羅斯,明日台灣」的警告。烏克蘭戰爭改變了世界,日本作為亞洲國家為什麼支持烏克蘭?難道不是管閒事嗎?價值觀的認同與不認同,決定一個人站邊,也決定一個國家支持某個地理遙遠但價值觀相近的被侵略國家。

周六在新加坡舉行的香格里拉對話安全論壇上,歐盟外交政策負責人何塞普博雷爾表示,歐洲和亞洲「對彼此的安全有着直接的利害關係」,必須共同努力避免在印太地區發生對抗。這種觀點如果成為歐洲大多數國家的共識,法國也必須加以考慮。不論贊成反對,北約內部具有討論空間和程序。

具體說:北約在印太設定第一個正式聯絡處,是有象徵性意義還是具有實質戰略功能?BBC中文提出該問題給東京國際基督教大學(ICU)資深副教授奈吉(Stephen Nagy),回答是:此舉為日本和北約成員國提供了更多機會進行信息共享,包括就橫跨大西洋及印太地區的安全挑戰進行緊急應變的計劃:「這包含潛在的台海危機、喜馬拉雅高原上的中印邊界摩擦、南海和東海的通信航線問題,以及有關平壤的大規模殺傷性核武器的擴散問題等等。」

責任編輯: 李冬琪  來源:RFI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3/0606/19109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