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軍政 > 正文

美韓關係試金石!中國利誘韓國 「數額巨大」

資料照片:美國晶片公司美光科技位於維吉尼亞州馬納薩斯的工廠。

華盛頓和北京之間的半導體貿易戰可能會讓首爾陷入困境,因為韓國必須在支持其最親密的盟友或接受其最大貿易夥伴中國提供的利潤豐厚的出口機會之間做出選擇。

專家表示,首爾方面所作的決定將揭示韓國與其第二大出口市場美國的立場究竟有多麼一致。

在中國宣佈禁止使用美國的美光科技(Micron Technology)大量的計算機內存和存儲技術後,首爾就開始面臨這一困境。

中國駐華盛頓大使館發言人劉鵬宇5月24日對美國之音(VOA)韓語組表示,北京的網絡安全監管機構評估認為,美光的晶片「給中國關鍵信息基礎設施供應鏈帶來重大安全風險,對國家安全構成威脅」。

該禁令是為了回應美國在2019年5月對中國華為技術有限公司發出的禁令,當時特朗普政府的理由是華為公司無線網絡設備相關的安全問題,尤其是與5G相關的問題。拜登政府於2022年11月禁止批准華為和中興的新電信設備,因為這些產品對美國國家安全構成「不可接受的風險」。

美國眾議院美國與中國共產黨戰略競爭特設委員會(House Select Committee on Strategic Competition between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共和黨主席、聯邦眾議員邁克·加拉格爾(Mike Gallagher)呼籲韓國「採取行動防止回填」美光留下的市場缺口。

試金石

美國一直試圖阻止中國獲得製造可用於軍事現代化的先進晶片所需的技術。美光的晶片被中國行業用於組裝智能手機等消費電子產品。儘管北京正在資助開發用於人工智能應用的國產先進晶片,但中國的晶片製造商至少直至目前生產的還是相對更簡單的產品,例如用於家用電器的晶片。

首爾是否會阻止三星(Samsung)或SK海力士(SK Hynix)等頂級晶片製造商向中國出售晶片的決定可能將顯示韓國總統尹錫悅與華盛頓的立場究竟有多麼一致。

布魯金斯學會韓國研究項目SK-韓國基金會主席安德魯·楊(Andrew Yeo)說:「這肯定是試金石,測試首爾和其他盟國是否願意支持華盛頓旨在延緩中國技術發展的政策。」

2018年至2021年期間擔任美國駐首爾大使館臨時代辦兼使館副館長的羅伯特·拉普森(Robert Rapson)說:「這是對尹錫悅政府在對華問題上加強與美國一致性的政策的第一次真正考驗。」

他繼續說道:「換句話說,(韓國)會為了與(華盛頓的)政策和美國的意願保持一致而犧牲其旗艦高科技公司的核心經濟和商業利益嗎?」

他補充說,如果韓國阻止回填美光的缺口,首爾有權向華盛頓尋求「一些好處或彌補」。

商業決定

韓國外交部發言人周二(5月30日)告訴美國之音韓語組,政府「計劃通過與相關機構的合作以及與駐外外交使團的接觸,繼續努力保護我們公司的利益。」

《商業韓國》(Business Korea)援引韓國銀行(Bank of Korea)周二發佈的一份報告所,自2022年8月以來,韓國半導體出口一直在急劇下降,但去年的半導體出口中有55%是面向中國。

史汀生中心重塑美國大戰略項目(Reimagining U.S. Grand Strategy Project)的高級研究員羅伯特·曼寧(Robert Manning)表示:「隨着東北亞的安全環境充斥着朝鮮挑釁性的核努力和中國的經濟脅迫,美韓聯盟對首爾來說變得更加重要。」

曼寧說:「韓國將(需要)做出一定程度的犧牲,以維持與美國的廣泛一致。但韓國有自己的利益,所以可能會有限度。」

韓國經濟研究所高級主管特洛伊·斯坦加隆(Troy Stangarone)表示,「雖然如果三星和SK海力士限制產能,中國可能會面臨短期晶片短缺,但最終結果只會是中國國內半導體企業的進一步擴張,這會損害美國的長期目標以及美國可能正在與之合作以改善自身供應鏈的那些公司。」

喬治·W·布殊政府時期的白宮國家安全委員會東亞事務高級主管偉德寧(Dennis Wilder)說:「這是一個商業決定,在我看來,確實應該由韓國公司來做出這個商業決定。」

偉德寧繼續說道:「但對於韓國來說,在非常高端的半導體晶片上與美國保持一致,並試圖阻止中共軍方掌握有助於實現現代化的東西,這一點更加重要得多。」

北京針對美光的禁令是在5月19日至21日七國集團(G7)峰會的最後一天發出的。七國集團同意降低全球經濟風險,並使貿易多樣化,減少對中國的依賴,以對抗其經濟脅迫。德國馬歇爾基金印太項目(German Marshall Fund Indo-Pacific program)執行主任葛來儀(Bonnie Glaser)在美國國會暨行政當局中國委員會(CECC)作證時表示,經濟脅迫的定義是「一個國家為了獲得政策讓步而威脅或實際強加給所針對方的經濟成本」。

美國商務部長吉娜·雷蒙多(Gina Raimondo)上周六表示,華盛頓「堅決反對」中國對美光的禁令。她在美國主導的印太經濟框架(Indo-Pacific Economic Framework)會議結束後的新聞發佈會上發表了上述言論,而中國認為該框架旨在遏制其經濟崛起。

周一,中共官方媒體《環球時報》的一篇英文文章稱,韓國晶片製造商出口晶片以填補美光禁令留下的市場空白將是「自然的」。

文章稱:「韓國不可能在對華出口中用其他商品替代晶片。」

周日,彭博社(Bloomberg)引用一位熟悉情況的未具名消息人士稱,韓國將不再向中國供應晶片。

根據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的最新數據,韓國4月份對中國的出口額為95.2億美元,而對美國的出口額則為91.8億美元。在強勢美元和電動汽車需求的推動下,韓國對中國和美國的出口之間的差距從1月份的11.5億美元縮小至4月份的3.4億美元。

責任編輯: 夏雨荷  來源:VOA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3/0603/19095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