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軍政 > 正文

G7峰會:中西對立新格局成型 和平紅利至此耗盡

從北京對峰會的強烈反應觀察,中共與西方世界的對立格局,在峰會後進一步確立,後冷戰和平紅利至此耗盡,世界進入新地緣政治時期。

出席廣島峰會的G7領袖周六在午餐會議前合影,左起為歐洲理事會主席米歇爾、意大利總理梅洛尼、加拿大總理特魯多、法國總統馬克龍、日本首相岸田文雄、美國總統拜登、德國總理朔爾茨、英國首相蘇納克和歐洲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法新社

廣島七國集團峰會採納合力打擊「經濟脅迫」的新倡議,誓言要挫敗把貿易和供應鏈「武器化」的企圖,雖然沒有正式點名,劍指中國的意圖明顯。從峰會邀請志同道合的國家和組織與會,特別是同樣針對中國的「四方安全對話」場邊峰會,探討建立「可靠的」供應鏈,在經貿上孤立中國的用意昭然若揭。從北京對峰會的強烈反應觀察,中國與西方世界的對立格局,在峰會後進一步確立,後冷戰和平紅利至此耗盡,世界進入新地緣政治時期。

由美國主導、日本策應的本輪西方世界大團聚,應對中國始終是核心主題。不論是在經貿上借「經濟脅迫」的指控孤立中國、有意另組排除中國的供應鏈、在俄烏戰爭上繼續施壓北京華盛頓導演的這場地緣政治大戲,正進入軍事部署之後的第二幕。此前,美國以阻嚇中國大陸單方面改變兩岸現狀為由,幕後撮合日本與韓國兩大盟友捐棄前嫌,構築三位一體軍事合作體系,說服菲律賓開放更多軍事基地給美軍進駐,鼓勵澳大利亞介入南中國海甚至台海事務,引導歐洲盟友包括北約關注台灣安全,對華軍事部署基本完畢。

配合七國峰會打擊「經濟脅迫」的新倡議,場邊的四方安全對話峰會具體同意,建立旨在減少依賴中國的可靠供應鏈,防止關鍵技術被轉用在軍事領域。美國之前已經成功說服盟友,聯合對中國實施尖端半導體出口限制,並順勢突出台灣在高端晶片生產的重要作用,強化介入維持台海和平現狀的必要性和正當性。這一發展,意味着中國大陸的統一大業乃至外交處境,正面臨自改革開放以來最嚴峻的挑戰。

一方面,中國「以市場換技術」的發展戰略大體走到盡頭,在「去風險」和打擊「經濟脅迫」的大旗下,各種技術和經濟脫鈎或會加速,中國要在產業鏈價值端提升的努力,勢必遭遇更大的阻力。另一方面,台灣課題國際化的趨勢越來越累積動能,不但日本、韓國都公開對台海和平表態,連歐盟甚至北約也開始介入。北京在同一時期於西安召開第一次中亞五國峰會,不無對沖廣島峰會巨大外交壓力的目的。中共外交部堅決反對廣島峰會聲明,反映北京意識到形勢的嚴峻。

七國峰會新倡議讓美中博弈的全球化後果,逐步出現未來輪廓。與一些觀察家以為的逆全球化不同,新倡議所構想的未來圖景,更多是以減少中國參與度的方式轉變。全面的經貿脫鈎,對西方世界的難度和代價太大,但在關鍵領域減少對中國的依賴,同時對中國獲取西方先進技術設限,卻是相對能夠達成的目標。換言之,全球化不再是之前的「效益最大化」假設,而是換成「保障國家安全」為前提。

同時,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突擊式」親自與會,乘機同多國領導人會晤,特別是在俄烏戰爭上不明確反對俄羅斯的印度總理莫迪首次會談,表明廣島系列峰會也在為戰爭下半場的安排做籌備。儘管仍然避免使用「戰爭」一詞,莫迪告訴澤連斯基他和印度將「竭盡所能」化解危機,值得玩味。除了協調西方國家的對俄立場,峰會更藉此增加對華施壓。美國在會上正式放行盟友為烏克蘭提供F16戰機,這有可能扭轉俄烏在戰場的實力對比。中國必須在烏克蘭戰略大反攻爆發前,檢討並平衡同俄羅斯以及西方的關係,以免一旦戰場形勢有變,導致自己陷入嚴重的國際孤立。

廣島峰會顯示,中西對立的格局正在進一步確立,全球化的性質也發生了改變。在這新一輪戰略大變局和經濟合作前提更替的時代,全球供應鏈必然要發生重大調整,在國家安全為上的未來,參與其中的各大中小國都必須做出相當的調適,以緩和與日俱增的選邊站壓力。

責任編輯: 方尋  來源:聯合早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3/0523/19052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