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軍政 > 正文

說好的無上限呢?普京坐看習近平胃口膨脹….

中亞一向被視為俄羅斯的「後院」,但分析人士指出,烏克蘭戰爭導致俄羅斯在中亞的影響力被削弱。在中亞地緣戰略格局面臨重構的時候,中國希望中能借這次峰會佔據先機。另外,也有人指出,由於中國在印太地區遭遇美國及其盟友的阻力,中國希望能在中亞有所突破。但中國在「西進」的路上會順利嗎?

資料圖:4月27日,中國國務委員兼外長秦剛西安主持中國—中亞外長第四次會晤,與中亞五國外長合影。

中國-中亞峰會將於5月18日至19日在中國陝西西安舉行。屆時,中共國家主席習近平將主持峰會,而中亞五國領導人也會悉數到場。中國對這場峰會寄予厚望,稱這是今年中國的「首場重大主場外活動」。

中亞一向被視為俄羅斯的「後院」,但分析人士指出,烏克蘭戰爭導致俄羅斯在中亞的影響力被削弱。在中亞地緣戰略格局面臨重構的時候,中國希望中能借這次峰會佔據先機。另外,也有人指出,由於中國在印太地區遭遇美國及其盟友的阻力,中國希望能在中亞有所突破。但中國在「西進」的路上會順利嗎?

俄羅斯在中亞勢力衰退,中國加速挺進俄羅斯後院

中共官方媒體報道,首屆中國-中亞峰會將聚焦加強北京與中亞國家的經濟和外交關係。中亞五國包括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土庫曼斯坦和塔吉克斯坦。在2022年2月24日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之前,中亞一直在俄羅斯的勢力範圍內,但是曠日持久的戰爭讓俄羅斯的影響力在中亞被削弱。

俄羅斯影響力的衰退在中亞面積最大、經濟實力最強的哈薩克斯坦體現得最為明顯。哈薩克斯坦不僅沒有公開支持俄羅斯對烏克蘭的侵略行動,而且也不承認烏克蘭東部頓涅茨克和盧甘斯克等四個地區的國家地位。哈薩克斯坦還和烏茲別克斯坦一起接納數以萬計躲避莫斯科徵兵令的俄羅斯人。

Central Asia map

哈薩克斯坦是俄羅斯領導的集體安全條約組織成員國。2022年1月,哈薩克斯坦的街頭暴力抗議威脅推翻托卡耶夫總統時,俄羅斯派遣2500人的部隊鎮壓了騷亂。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哈薩克斯坦決定開始重新尋找盟友,對象包括美國、歐洲、土耳其和中國。2022年,在俄羅斯多次削減裏海管道財團(The Caspian Pipeline Consortium)的供應—這是哈薩克斯坦向國際市場出口石油的主要路線。托卡耶夫政府增加通過阿塞拜疆的出口,將石油運過裏海,通過巴庫-第比利斯-傑伊漢管道分配到土耳其港口。

外交政策智庫新線研究所(Newlines Institute)的卡姆蘭·博克哈里(Kamran Bokhari)告訴美國之音,俄羅斯在中亞影響力的衰退,給中國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施展影響力的機會,所以中國在加速擴展與中亞國家的關係。

「俄羅斯的削弱符合中國的利益。現在中國需要加快,或者想要加快在中亞擴大和鞏固影響力的努力,因為他們知道機會之窗很小。美國也會利用中亞正變得越來越開放,並想逐漸擺脫俄羅斯的影響,所以這是一個(機會),因此中國正在加速。」

他說,現在的情況是,因為地理位置上的劣勢,與中國和俄羅斯相比,美國和西方在中亞的影響力較小,不值一提。

過去數十年來,特別是2000年代後期以來,北京一直在努力擴展在中亞的影響力。去年9月,中共領導人習近平在新冠疫情自我封鎖三年後首次出訪就選擇了哈薩克斯坦和烏茲別克斯坦作為第一站。2013年9月,習近平在哈薩克斯坦納扎爾巴耶夫大學演講時首次提出建立「絲綢之路經濟帶」倡議,中亞成為「一帶一路」的首倡之地。

博克哈里認為,中國加大對中亞的投入還因為中國在印度和太平洋地區受到了美國及其盟友日漸強大的遏制,所以,中亞對中國愈加重要,中國需要通過中亞溝通歐亞大陸。

他說:「中國不是一個海洋大國,美國及其盟友在西太平洋佔據上風。因此,中國一直在推動歐亞大陸這片土地,通過『一帶一路』倡議建立聯繫,試圖在中國大陸與歐洲,主要是歐洲之間建立聯繫,當然也包括與中東建立聯繫。」

早在2012年在美國提出「亞洲再平衡」戰略時,中國就有學者建議提出了「西進」戰略,將其注意力從競爭激烈的東亞地區轉移到從中亞到中東的廣大區域。

瑞典烏普薩拉大學(Uppsala University)俄羅斯與歐亞研究中心主任史蒂芬·赫蘭德(Stefan Hedlund)認為,中國將俄羅斯排除在外與中亞國家舉行峰會是向歐洲發出的一個訊號。

「我認為這是北京向外界,特別是歐洲發出的信號的一部分,即我們不會在烏克蘭問題上支持俄羅斯。我們希望與歐洲保持良好關係。我們想在歐洲發展我們的市場,我們絕對不會通過做一些你不喜歡的事情來危及這一點,比如幫助俄羅斯在烏克蘭發動戰爭。我認為這是主要目的,不是舉行這次會議的主要目的,而是以這樣的方式舉行峰會的主要目的。」他說。

美國喬治·華盛頓大學(George Washington University)中亞項目主任薩巴斯蒂安·裴羅思(Sebastien Peyrouse)認為,中國舉行這次峰會是希望讓中亞國家看到,中國不僅是經濟強國,也是政治大國。

他說:「通過組織此次峰會,中國希望不僅被視為經濟夥伴,同時被視為政治夥伴。不過,這也不是什麼新鮮事。多年來,北京一直在努力試圖帶來一種替代模式,與美國和歐盟的模式不同。他們說我們什麼都不問,就給你投資,不要錢國家民主化,不要錢進行政治改革等等。」

新線研究所的博克哈里說,俄羅斯對中國的做法肯定不會開心,但也無能為力。瑞典烏普薩拉大學赫蘭德認為,峰會沒有邀請普京出席對俄羅斯來說是個「嚴重侮辱」(gross Insult)。他說,今年4月,在習近平與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通話後,俄羅斯已經有學者在電視節目上公開說中國「背叛」,在俄羅斯「背後捅刀子」。

逐鹿中亞中國面臨的各種障礙

中國與中亞的關係在烏克蘭戰爭期間經濟和貿易繼續攀升。中國官媒報道,2022年,中國與中亞五國雙邊貿易額達到702億美元,同比增長約40%,創歷史新高,直接投資繼續保持平穩。今年前兩個月,中國與中亞貿易額同比增長22%,發展勢頭強勁。此外,去年中國自中亞國家進口農產品、能源產品、礦產品同比增長均超過50%,對中亞國家出口機電產品同比增長42%,中國與中亞跨境電商貿易額同比增長95%。中國已經成為中亞五國重要的經貿合作夥伴之一。

喬治·華盛頓大學中亞項目主任裴羅思告訴美國之音,雖然如此,中亞人對與中國的貿易有擔憂。他15年前開始研究中國與中亞的貿易。

中亞國家哈薩克斯坦與中國接壤的特別貿易區中的一家商場。(2018年4月1日)。

「中國與中亞之間的經濟關係存在嚴重的不平衡。從中亞出口到中國的產品中80%是原材料,另一方面,中國出口到中亞的85%是成品。這意味着對於中亞的很多人來說,他們認為他們無法與中國出口到中亞的成品競爭。這是對地方產業的殺戮。」

尤里斯·沙里夫里(Yunis Sharifli)是總部設在比什凱克的調查機構「中亞晴雨表」的研究員,主要研究中國與中亞和俄羅斯相關的外交政策。他說,雖然中亞人希望獲得中國的技術和投資,但是對債務問題,對越來越多的中國人來到中亞感到擔憂。

最近兩三年,北京調整了對中亞的投資策略,從注重投資能源和基礎設施領域轉向投資當地工業,包括新能源,並為當地提供就業機會。但沙里夫里說,這並沒有減少中亞對中國的擔憂。他覺得最大的障礙是中國在中亞的「軟實力」不夠,特別是與俄羅斯相比。

他說:「但重大挑戰和中國軟實力的不足、語言障礙、中國與中亞地區的文化差異,仍然在雙方之間造成誤解。因為可以說,中國也在努力投資軟實力,孔子學院一直在發揮重要作用,但仍然存在障礙,而這個障礙實際上是中國在中亞繼續增強經濟實力的主要挑戰。」

他還表示,儘管有很多證據顯示俄羅斯在中亞的影響力下降,中國在中亞的影響力上升,但是,從中短期來看,中國不可能替代俄羅斯。俄羅斯依然是中亞重要的安全和經濟力量。

由於西方對俄羅斯制裁,在烏克蘭戰爭期間,中亞國家與俄羅斯的經濟依然保持較好增長態勢。相關統計顯示,去年俄羅斯和哈薩克斯坦之間的貿易增加了20億美元,達到創紀錄的260億美元。烏茲別克斯坦與俄羅斯貿易額也增加23%,達到92.8億美元。吉爾吉斯斯坦與俄羅斯的進出口交易額增長36.8%,達到22.3億美元。俄與土庫曼斯坦的貿易額也有大幅增長。

外交政策智庫新線研究所博克哈里則認為,中亞人也不希望從「完全依賴俄羅斯走向完全依賴中國」。他說:「他們希望形成一個新的局面,中亞不在受限於某一個大國」。目前,土耳其、美國、歐盟、日本和印度都有意願加強與中亞國家的關係。

美國國務卿安東尼·布林肯(Antony Blinken)2月會晤了中亞五國外長。美國官員表示,美國強化與中亞五國接觸,努力展示與美國和西方合作的好處,尤其是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帶來全球負面影響之際。此舉被視為美國在拉攏五國,以平衡莫斯科和北京的野心。

2023年2月28日,在哈薩克斯坦阿斯塔納舉行的美國-中亞(C5+1)外長級會議上,美國國務卿與中亞五國外長合影。

不過,博克哈里認為,對中國來說,在中亞面臨的最大問題是安全問題,尤其是俄羅斯的力量消退後。

「中國在歐亞大陸面臨的挑戰是沒有人管阿富汗。它只能靠自己,現在被塔利班政權控制,充滿了不確定性、不安全感。中國在中亞和歐亞大陸的計劃因此變得複雜。中國從未在世界任何地方部署過大量的軍隊。既然沒有人提供安全保障,那麼問題來了,中國人會提供安全保障嗎?」

中國、巴基斯坦與塔利班近期了舉行三方外長對話,重申加強「一帶一路」合作,共同將中巴經濟走廊延伸至阿富汗。但博克哈里認為這個難度很大,因為中亞面臨巴基斯坦和阿富汗兩個麻煩。

「阿富汗陷入動盪,巴基斯坦的動盪更嚴重。」他說。

責任編輯: 方尋  來源:VOA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3/0514/19017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