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軍政 > 正文

美智庫座談:維護印太和平 應對中共野心

美國華盛頓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本周五也舉辦研討會,與會學者重點關注區域盟友應該如何合作,以維護印太地區的和平穩定。

美、中兩國戰略競爭日趨升級,給印太地區的安全局勢帶來諸多不確定性。那麼,印太各國應如何合作以維護地區和平呢?這一問題引起美國學界的關注。

近年來,美中兩國競爭激烈,中國擴展國際影響力的姿態也日趨明顯。美國共和黨籍參議員馬可·魯比奧(Marco Rubio)日前便向國會提出《2023威懾中國先發制人法案》(Deterring Chinese Preemptive Strikes Act of2023)希望透過推行保護印太地區航空設施的掩體計劃,應對在台海衝突中,中國可能的對台空中打擊。

美國參議員魯比奧向國會提出《2023威懾中國先發制人法案》,該法案旨在加強保護美國及台灣在印太地區的軍事設施,以抵禦中國潛在的空中打擊。(資料圖片)

與此同時,美國華盛頓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本周五也舉辦研討會,與會學者重點關注區域盟友應該如何合作,以維護印太地區的和平穩定。

台學者:美國應秉棄戰略模糊

會上,台灣智庫國策研究院副執行長王宏仁認為,美國的戰略模糊政策應該要更改,因為戰略模糊的目的是嚇阻中國不要片面改變台海現狀,但是依中國近日對台灣的文攻武嚇行為來看,戰略模糊似乎沒有發揮效果:「(戰略模糊的)目標很明顯地失敗了。」

台灣智庫國策研究院副執行長王宏仁在會中發言。(視頻截圖/CSIS)

王宏仁認為,拜登政府也意識到戰略模糊無法有效阻攔中國武統台灣,因此拜登才會四次公開表明,若中國進犯台灣,美國會進行協防:「我認為,美國領導人意識到戰略模糊會導致綏靖或是災難,戰略模糊會傳遞錯誤訊息給中共領導人,讓中共領導人誤以為在任何情況下,美國都不會介入台海戰爭。」

王宏仁建議,美國應該在亞洲地區建立類似於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的軍事同盟,並且把台灣涵蓋在內,才能有效嚇阻中國武力入侵台灣:「這樣的結盟能使中共領導人再三考慮,要不要對台灣或是鄰國動武?」

學者:戰略模糊使得美國盟友更願意與台灣同一陣線

針對戰略模糊的議題,美國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中國實力項目主任林洋(Bonny Lin)則表達了不同看法。林洋認為,維持對台灣的戰略模糊才會鼓勵美國盟友在台灣問題上支持台灣:「從美國的角度來看,如果要給予台灣最多的支持,最好的方式是美國的盟友也加入對台協助;而如果給美國的盟友更多模糊空間,他們會更願意加入。反之,如果我們很明確地提出協助台灣的方案,我認為這會讓很多國家難以加入幫助台灣的行列。」

美國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中國實力項目主任林洋(Bonny Lin)在會上表達不同看法。(視頻截圖/CSIS)

對於拜登總統四度表明美國會援助台灣的問題,林洋認為,這與俄烏戰爭有關,而非美國政府對戰略模糊失去信心:「值得關注的是,俄烏戰爭如何影響中國對』美國協防台灣意願』的分析。過去幾周,我從中國學者那邊聽到,因為美國沒有出兵烏克蘭,有些學者開始懷疑美國會不會協防台灣。不過,我不太確定這是學者的個人看法,還是中國高層也有這樣的觀點。這樣的趨勢也解釋了為什麼拜登政府在台灣問題上有更明確的支持,因為有傳言指出,美國可能不會在台灣部署基於核威脅考量的傳統武器裝備。」

美學者:比起朝鮮 中國對世界是更大威脅

會上有韓國學者質疑,為什麼美國積極鼓勵盟友在台灣問題上有更明確的立場,卻沒有以相同積極的態度應對朝鮮所帶來的安全問題。對此,林洋指出,美國並沒有忽視朝鮮問題,但是美國政府近期在台灣問題上有更多着墨,是因為中國對世界是極大的威脅。

林洋說:「對美國而言,中國是個更具威脅的對手,它是全球安全隱憂,中國同時也帶來巨大的經濟威脅。以全球的角度來看,相比朝鮮,中國給美國帶來更大的挑戰。另一個要注意到的是,韓國在朝鮮危機上已經有相當充足的準備,但台灣卻還需要做更多的準備。」

記者:唐緣媛

責任編輯: 李華  來源:RFA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3/0513/19013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