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耐基曾說:「人的成功15%取決於專業知識,而85%取決於人際關係。」
人的這一生,都離不開社交。擁有好的人際關係,也會助你擁有更寬廣的人生之路。
所以,想要人際關係越來越順利,就一定要避開這四點。
01
避開以自我為中心
你身邊有沒有這樣的朋友:
跟他聊天,不出兩句,就能把話題轉移到自己身上,事無巨細地跟你傾訴自己生活中大大小小的事情。
有時候是一天生活的流水賬,有時候是以前受挫的感情經歷,或者抱怨身邊的人和事。
過於以自己為中心的人,他們總想成為話題掌控者,自己的想法永遠是第一位的。
在他們的設定里,自己是唯一的主角,旁人只需要負責配合。
與這樣的人相處,時間久了,只會不斷消耗你的時間、耐心,讓你感覺壓抑,甚至想逃離。
好的關係,應該是可以互相陪伴、互相傾聽的,是雙方都感覺舒服,沒有壓力。
在人際交往中,別只關心別人能為自己做些什麼。謙卑一些,大度一點,不驕不躁,人格魅力提升的不止一兩點。
02
避開「酸葡萄心理」
俗話說:「氣人有,笑人無」。
有些人就是這樣,看到比自己活得好的人,就心生嫉妒;看到不如自己的人,就面露不屑。
羅素說:「嫉妒可能是人的所有天性中最不幸的一個了,由於嫉妒,人不去從自己所擁有的事物中去汲取快樂,卻不斷的從他人所擁有的事物中汲取痛苦。」
吃不到葡萄就說葡萄酸的人,是最可悲的存在。
沒有任何一個人喜歡自己的成功,在別人眼中,是被踩到腳底下的存在。
與其在背後貶低別人的成功,倒不如化眼紅為動力,去成為別人眼中那個成功的人。
那樣的你,才更容易被認可。
03
避開斤斤計較
與人交往,最忌諱在小事上斤斤計較。
做人無需太精明,會算計的人,往往輸在了算計;肯吃虧的人,終究吃不了大虧。
總想算計別人,占別人的便宜,實則算計了自己。到頭來,誰還願意跟你做朋友呢?
只能是自己挖坑自己跳,釀下的苦果自己嘗。
人與人之間,損人利己的事不做。善待別人,其實也是善待自己。
04
避開沒有分寸
人和人的交往,也都離不開這個「分寸」。
保持分寸,是最有用的社交法則。
把握好說話的分寸。蘇軾曾在《上神宗皇帝書》說:交淺言深,君子所戒。這不是圓滑世故,是為人處世的睿智。
不管是泛泛之交,還是患難之交,都應該戒掉口無遮攔,因為尊重,所以不消費。
保持自己的獨立性。人際交往之中,千萬別丟失了自己。世界上沒有十全十美的人,也沒有人會被所有人喜歡。
所以在和別人的交往中,你不必光芒四射,不必成為別人,只要做自己,就夠了。無論如何,永遠不要丟失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