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軍政 > 正文

達旺:籠罩在中印戰爭陰影下的戰略重鎮

印度最大的佛教寺廟就在達旺

今年71歲的楚旺( Thutan Chewang)對那場戰爭記憶猶新。

那是1962年10月,中國向位於印度東北部、當時被稱為「東北邊境特區」(後來改稱阿魯納恰爾邦)的地方發動了突襲。

「他們(中國軍隊)從四面八方衝過來。人們擔心自己的生命安全,開始逃離,」楚旺回憶說。那一年,他年僅11歲。

中國軍隊攻勢迅猛,儘管印度軍隊在一些地區頑強抵抗,但看似心有餘力不足。

然而,中國軍隊還是很快佔領了楚旺的家鄉、距離中印兩國有爭議的邊界只有幾英里的小鎮達旺。

中國人民解放軍的部隊在那裏駐留大約一個月後撤離。

60多年過去了,戰爭仍然在給達旺人的生活蒙上陰影——尤其是當擁有核武器的兩個鄰國之間緊張升級時。

2022年12月,當印度和中國軍隊在達旺邊境附近發生衝突時,小鎮再一次成為頭條新聞。

不過當地人表示,儘管過去經歷痛苦,他們依然期待更好的未來。

「從那時到現在,達旺已經發生了很多變化,」楚旺說。

達旺緊鄰中印邊界「實際控制線」

達旺位於阿魯納恰爾邦最西部,海拔約3,000米(10,000英尺),北部毗鄰中國,西南與不丹接壤。

乍一看,達旺很容易被誤認為是印度的避暑勝地之一。那裏有如雨後春筍般湧現的酒店、餐館和小市場,以及繁忙的住宅和商用建築工地。

但是,達旺也有許多與眾不同之處。一座高達8米的巨型佛像俯瞰小鎮和印度最大的佛教寺院--達旺寺,突顯佛教在這裏的影響和意義。

達旺是藏傳佛教徒最重要的朝聖地之一,每年都吸引着源源不斷的遊客。

但長期以來,它的戰略位置一直使它成為印度和中國之間緊張關係的焦點-距離達旺以北僅35公里(22英里)就是中國解放軍在1950年代進駐的西藏;十四世達賴喇嘛1959年逃離西藏後就是在達旺寺短暫停留。

印度和中國之間有一條沒有完全劃定的邊界,印度說它有3,488公里長,但中國說它在2,000公里左右。雙方都在中印「實際控制線」(LAC)沿線部署了重兵。

中國宣示對整個阿魯納恰爾邦擁有主權,稱其為「藏南」,2021年還拿出一份重新命名該邦15個地方的名單,引發印度強烈反響。北京還經常反對達賴喇嘛和印度領導人訪問該地區。

但生活在達旺的許多人表示,他們不會讓邊境的緊張局勢主宰自己的生活。經常掛在他們嘴邊的是民生問題,而不是中國。

「媒體有時會把事情誇大,」在達旺經營一家服裝店的卡姆(Karmu)說。

卡姆女士還補充到,媒體對邊境對峙的「誇大」報道導致前往達旺的遊客減少,影響了收入。

雖然有許多當地人加入了印度軍隊、準軍事組織或在政府部門工作,但更多人的生計主要依賴旅遊業。

印度政府現在允許遊客直接前往位於邦拉山口(Bum La)的「實際控制線」,這為達旺的一些出租車司機開闢了一個新的收入來源,其中一些一天要往返邊境多次。

駐守邊界的印度士兵

經營禮品店的達爾戈(Tenzin Darge)說,達旺的生活和其他地方一樣正常。

「每次邊境發生什麼事,媒體都大聲喧譁。但對我們來說,這是生活的常態。」

但是,這並不意味着小鎮已經忘記了過去曾經目睹的動盪。

楚旺坐在離家不遠的欽美寺院的院子裏,講述了人們在1962年戰爭期間經受的艱辛。

「連路都沒有,夜以繼日地穿過叢林,逃往更安全的地方,真像一場噩夢。」

對其他一些人來說,1962年的記憶也依然歷歷在目。

71歲的洛桑次仁(Lobsang Tsering)回憶了他的父母如何一路逃到臨近的阿薩姆邦去避難。

他還說,回家同樣困難。中國於1962年11月宣佈停火併撤軍時,許多逃離達旺的人都不敢回去。

「我們被告知戰爭已經結束,可以回去,但沒有多少人相信,或是理解。有人認為他們會被交給中國人,」76歲的拉姆諾布(Lhan Norbu)說,他和他的家人一起也是在1962年逃到了阿薩姆邦。

拉姆諾布和家人一起在1962年逃往阿薩姆邦

此外,回家之路也給不少人留下了創傷。

戰爭期間20多歲的仁欽多傑(Rinchin Dorje)回憶說,他記得在路上看到過印度士兵的屍體。

「真希望我能抹去那些記憶,」他說。

達旺的一座紀念碑列出了1962年戰爭期間死於該地區的2420名印度士兵的名字。那裏陳列有佈滿彈孔的印度士兵的頭盔,冷峻地警示着戰爭的殘酷。

其他人也在用自己的方式提醒人們勿忘過去。

在距離達旺約22英里一個名為楊(Jang)的小鎮上,有一家名為「62餐廳」(Café62)的路邊餐館。

這家小店以戰爭爆發的年份命名,老闆是曾在印度准軍部隊事服役21年的老兵德勒瑪( Rinchin Drema)。

「打仗的時候,前輩受了很多苦。開這個小餐館只是要向他們所經歷一切致敬,」他說。.

責任編輯: 夏雨荷  來源:BBC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3/0429/18954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