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國際新聞 > 正文

中美緩和關係的時刻真的到了嗎?

美國商界幾位重量級人物或財政部長耶倫最近重申,對華貿易是美國經濟的組成部分之一。法國《世界報》評論員阿蘭·弗拉雄周四在該報發表專欄文章表示,「這會不會是一股清新的空氣、一絲春風呢?」「在中美進入歷史性對抗階段的情況下,雙方近期是否有可能開始對話?」

弗拉雄表示,美國商界正在朝這個方向努力,超這個方向施加壓力。米高·布隆伯格(Michael Bloomberg)或美國前財政部長、也是高盛銀行前老闆的亨利·保爾森等商界重量級人物正在越來越頻繁地發出警告:對華貿易是美國經濟的基石之一,川普決定的、拜登繼續維持的貿易制裁對北京的政治方向沒有影響。對中國的貿易制裁給美國經濟帶來的,更多的是代價而不是利益。

弗拉雄寫道,中國的市場、中國的工業能力,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激發美國投資者的興趣:2021年,美國對中國的出口達到了1920億美元,對美國的就業來說,這是100萬個工作崗位。遊說團體美中貿易委員會表示,位於華盛頓的國會沒有體會到中國的分量。布隆伯格和保爾森兩人都說,是時候改變美國的對華政策了。

弗拉雄表示,在美國國會,這還不是佔主導的情緒,民主黨和共和黨還在比拼誰的反華姿態高。

在3月6日的《華盛頓郵報》上,對地球上所有獨裁者都強烈指責的歷史學家馬克斯·布特(Max Boot),就民主和共和兩黨的狂熱發出了警告。1964年,民主黨和共和黨兩黨的民選代表們,肩上扛着步槍,一致投票支持美軍前往越南......2002年,美國國會本着民主、共和兩黨的愛國精神,同意對伊拉克進行干預!

弗拉雄就目前的局勢做了一個總結:中美之間的言辭緊張,達到了頂峰;雙方之間的武裝比比劃劃很常見,發生衝突的可能性被經常提到;雙方之間不再有任何高層政治對話;由於雙方在太平洋地區對抗,在1980年代制度化了的兩軍之間的接觸也被放棄。但是,兩國之間的貿易是不錯的,不過,兩國之間的貿易是在世界貿易組織的所有規則之外的,先是川普、然後是拜登,美國正在試圖溫水燉青蛙似地扼殺世界貿易組織這個監管自由貿易的國際機構。

弗拉雄表示,美國財政部長耶倫最近的聲明可能會給陰暗的天空帶來光亮。美國財政部長在接受4月20日的英國《金融時報》的採訪時表示,除了影響美國國家安全的某些領域,美國不尋求與中國經濟脫鈎。在影響美國國家安全的領域,美國控制對中國的出口,相關的供應鏈不應該依賴中國。

耶倫解釋說,「重要的是,中國人要明白,當我們採取這些(保護性)措施時,我們並不是要打擊中國的國家競爭力,我們只是根據美國的安全來行事。」美國財政部長這裏是在回應中共國家主席習近平的指責。習近平痛斥美國企圖「圍堵」中國,指責華盛頓試圖阻止中國某些經濟領域在世界上佔據首位。

中國是崛起中的大國,美國是老牌大國。中國試圖使用自己所有的武器--不管是經濟的、技術的還是軍事的--來以符合中國利益的方式改變世界秩序;美國也一樣,試圖使用自己所有的武器來維護它在1945年建立的國際自由秩序。

面對世紀大戰,美國財政部長耶倫試圖制定一些規則:不能觸及貿易(這會代價太高),但美國要保護自己的某些行業例如半導體(事關國家安全)。耶倫想去北京就此進行解釋。英國《金融時報》認為,耶倫的言論是打開口子,是呼籲對話,是「拋出的橄欖枝」。

新技術既可以民用也可以軍用,尤其是在數字時代,更是如此。國家安全的邊界如何界定?中國的TikTok有收集美國用戶大量數據的能力,這是否會影響美國的安全?華盛頓說「會」,北京說「不會」。至少,美國財政部長耶倫希望可以討論。

責任編輯: 李冬琪  來源:法廣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3/0428/18952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