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國際財經 > 正文

美公佈最新數據:晶片進口 加速與中共脫鈎…

美國人口普查局公佈的數據顯示,自今年年初以來,美國從四個亞洲國家(泰國、越南、印度和柬埔寨)進口的晶片產品大幅增加。

美國人口普查局公佈的數據顯示,自今年年初以來,美國從四個亞洲國家(泰國、越南、印度和柬埔寨)進口的晶片產品大幅增加。

僅2月份,半導體進口額就比去年同期增長了17%,達到48.6億美元,其中亞洲進口佔比高達83%。

最值得注意的是,從印度的進口出現了前所未有的增長,營業額增長了34倍,達到1.52億美元。

從柬埔寨的進口也增加了近7倍,僅略高於傳統晶片製造市場日本的進口總額(1.66億美元)。

越南和泰國在美國晶片製造市場的份額越來越大,兩國貿易額分別增長了75%和62%。

目前,越南已連續7個月佔美國晶片進口的10%以上。

這些跡象表明,美國一直在通過將製造商從傳統市場轉移到新興市場,實現電子產品供應鏈的多元化。

與此同時,作為全球領先的晶片封裝工廠之一,馬來西亞繼續位居美國晶片供應商榜首。然而,今年2月,中國在美國進口總額中的市場份額降至20%。

晶片大廠奔赴東南亞

近段時間來,美國主要晶片設備製造商不斷將在中國的業務轉移到東南亞,表明美國出口管制加速了世界兩大經濟體的科技脫鈎。

應用材料、泛林集團和科磊公司共同掌握着約35%的全球半導體設備市場。據《日經亞洲》報道,自去年10月美國政府出台了全面的出口管制措施,限制中國獲得製造先進晶片的設備與人力以來,這三家公司開始將非中國籍員工從中國調往新加坡和馬來西亞,或增加東南亞地區的產能。

出口管制使美國公司在中國的業務下滑,也是是其產業轉移的關鍵因素。據SEMI數據,中國曾佔美國晶片設備製造商收入的近30%,但最新季度業績中,應材下降到20%,泛林為24%,科磊為23%。

泛林集團表示,公司的戰略是在地理上貼近客戶,這促使它在整個亞洲進行投資,包括馬來西亞的新技術生產設施、韓國的技術中心,以及位於印度的工程設施。「由於宏觀經濟逆風、最近的貿易限制限制了我們在中國開展業務的能力,以及預計2023年全球晶圓製造設備支出將下降,我們正在採取一系列措施來管控成本。」

「鑑於目前的地緣政治壓力,我們在東南亞的業務在增加。」科磊也表達到。

此外,三星、英特爾、格芯和聯電等半導體廠商都在東南亞設有工廠,並計劃在那裏進一步擴張。

細數東南亞各國,新加坡的人力資本、基礎設施和友好的商業環境使其成為天然的首選停靠港;菲律賓、馬來西亞、泰國、越南擁有熟練的勞動力和人才基礎,可以為複雜晶片的後端製造提供支持。

如今,伴隨國際地緣格局和產業環境等變化,東南亞正成為晶片巨頭押注的「寶地」。

責任編輯: 方尋  來源:半導體行業觀察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3/0409/18872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