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軍政 > 正文

蔡麥會同日 中共接待歐盟政要圖分化美歐 能成功嗎?

—蔡麥會:北京同日接待歐盟政要 學者指中國圖分化美歐對中立場

「蔡麥會」同日,法國總統馬克龍(Emmanuel Macron)和歐盟執委會主席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訪問中國。中美政治走向在短短一星期備受國際矚目,外界關注兩國如何隔空過招。有評論認為,中方希望分化美歐。

中美較量:北京同日接待歐盟政要。

「蔡麥會」同日,法國總統馬克龍(Emmanuel Macron)和歐盟執委會主席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訪問中國。中美政治走向在短短一星期備受國際矚目,外界關注兩國如何隔空過招。有評論認為,中方希望分化美歐。

台灣總統蔡英文周三(5日)在加州會晤美國聯邦眾議院議長麥卡錫(Kevin McCarthy);同一時間,法國總統馬克龍(Emmanuel Macron)和歐盟執委會主席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開始一連3天訪華。

馬克龍訪中前與拜登通話望中國助推動烏克蘭恢復和平

法國總統府發表公報,指法國總統馬克龍周三抵達北京,開始他最近3年來對中國的首次國事訪問,烏克蘭戰爭是他此行的重要議題。馬克龍在啟程前,與美國總統拜登電話會談數小時,兩國領導人都希望中國能幫助加速推動烏克蘭恢復和平。

據報習近平將親自陪同馬克龍前往廣州訪問。

而馮德萊恩在啟程前與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通電話,馮德萊恩社交平台貼文,指烏克蘭將成為她與習近平及李強會晤中的重要議題,歐盟希望實現尊重烏克蘭主權和領土完整的公正和平。

中、美兩地同時迎來領袖訪問國際高度關注

中、美同日同時迎來領袖訪問為國際間迎來忙碌的一周,各方密切關注,中美兩國如何過招。外電報道,習近平爭取法國在歐洲對華立場上拉開與美國的距離。

分析:中國想對外塑造和平形象

台灣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名譽教授丁樹范周三接受本台訪問,指很多國家高度關注中共「二十大」及「兩會」之後,習近平對內外的政策走向,近期很多西歐國家訪問中國,不排除美方都想赴中國進行溝通,只礙於早前「氣球事件」而告吹。他認為,中方一方面欲借接待西歐國家領導人,分化美國與歐洲對中一致立場,另一方面想加強塑造和平形象。不過丁樹范認為,中國在台海問題上未必會改變鷹派作風,加上在中俄關係友好、俄烏戰爭大前題下,中國難以取得歐洲國家認同。

丁樹范說:中國現在想要在國際上塑造一個和平製造者的形象,特別是中國為伊朗沙特恢復外交關係,中國一直在擴大這個效果,想要創造和平的形象,所以有愈來愈多的西方領導人到中國訪問,會不會逐漸也在台海表現出和平形象?這個狀態不太一樣,因為中國一直強調它跟歐洲國家沒有這種安全利益的衝突,可是中國強調它跟美國有安全利益的衝突,所以我覺得歐洲國家領導人訪問中國,是不是能促進中國在台海和平,不像過去那麼鷹派的做法,這要區別來看待。

分析:歐洲領袖到訪中國屬巧合中方想展示與歐洲有合作空間

美國政治風險管理顧問方恩格(Ross Feingold)同日對本台預測,麥卡錫與蔡英文會面時,會強調「民主國家要站在一起,美國支持台灣對抗中共」等;而馬克龍和馮德萊恩到訪中國,亦會強調雙方可以合作,並討論到氣候變遷、核武、俄烏戰爭等議題。

方恩格說:雖然很多西方國家,對中國有一些不同意或不滿意的地方,不管是人權、西藏、香港、台海等等,或是科技戰等,但是中國也是希望全球都看到,即使部分西方國家對中國某些議題不滿意、不同意,但還是願意跟中國合作。

對於有評論指,兩位歐洲元首的訪問,或會令北京在對「蔡麥會」的反應上「降火」,包括「不大可能在兩位歐洲領導人訪問的時候,向台灣上空發射飛彈。」方恩格認為,歐洲領袖訪中和「蔡麥會」時間重疊只屬巧合。中方對於蔡英文與麥卡錫會面以甚麼方式表達不滿,已經早有規劃,相信歐洲領袖到訪影響不大。

歐洲領袖訪中國能降低火氣?分析:中方對台行動早有規劃

根據法國總統府資訊,馬克龍將分別與中共國家主席習近平、總理李強會談。中共官方周一(3日)已證實馬克龍及馮德萊恩兩人行程,雖然訪問日期相同,但表述略有不同,馬克龍是「應習近平邀請」對中國進行國事訪問,馮德萊恩則是經中歐雙方商定訪問。

美國獨立國防分析師路易斯(Ben Lewis)發推文說:「觀察北京如何在馬克龍與馮德萊恩在的時候,對蔡英文與麥卡錫訪問進行回應會很有意思。我也好奇,馬克龍與馮德萊恩會如何對北京採取的行動進行回應。」

前總統克林頓(Bill Clinton)政府高級官員羅斯可夫(David J. Rothkopf)發推文指出:「本周我們會看到北京在台灣議題上展示肌肉。儘管中國不應該為我們的外交政策定規矩,但像這樣不必要的事情提升了意外衝突的風險。」

責任編輯: 方尋  來源:RFA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3/0406/18861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