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軍政 > 正文

分析:習近平努力備戰意味什麼

圖為2023年3月5日,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在人大會議開幕式上。

近日中共領導人習近平連續闡述備戰主題,中共也在推動一系列的備戰工作,這些意味着什麼?《外交事務》雜誌刊文說,現在下結論還為時過早,但全世界的政策制定者和商業領袖都不能忽視北京發生的一些變化。

在3月舉行的中共「兩會」上,習近平在四次單獨講話中都提到了準備戰爭的主題,其中一次他告訴將軍們要「敢打」;當局還宣佈,在過去十年中共防預算增加了一倍,今年還將增加7.2%;當局並計劃減少中國對外國糧食進口的依賴。在最近幾個月,北京頒佈了新的《預備役人員法》;在與台灣隔海相望的福建省,各個城市建造新的防空洞;當局在全國範圍內成立「國防動員辦公室」。

《外交事務》(Foreign Affairs)說,如果習近平說他正在為戰爭做準備,那麼不相信他的話就很愚蠢。

「兩會」前的跡象

據《外交事務》報導,在3月1日,今年的「兩會」開幕前,中共最高理論刊物《求是》不同尋常地發表了一篇題為「在習近平強軍思想引領下勝利前進」的文章,文章署名為「鈞政」,即「軍政」的諧音,可能指的是中共最高軍事機構「中央軍事委員會」。該文提出「必須……加快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呼籲加強軍民融合,遵照習近平的政策要求私營公司和民間機構為實現中國的軍事現代化服務。

這篇《求是》文章還談到了習近平在2022年10月對中共軍事將領的講話,並影射到美國。習說,中共軍隊「以小米加步槍打敗了美式裝備的國民黨軍隊,在朝鮮戰場打敗了武裝到牙齒的世界頭號強敵……」。

在《求是》文章發表前,有跡象表明中共領導人可能正在為可能發生的衝突做準備。2022年12月30日,中共頒佈了《預備役人員法》。這使軍隊能夠更容易地動員預備役部隊,並將戰爭情況下預備役補充作戰部隊制度化。這項法律自今年3月1日起施行。

法律方面的一些變化也在暗示中共正在備戰。今年2月,中共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通過了「關於軍隊戰時調整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部分規定的決定」。據黨媒《人民日報》報導,該決定賦予了中央軍事委員會調整法律規定的權力,包括「管轄、辯護與代理、強制措施、立案、偵查、起訴、審判、執行」等方面。

《外交事務》認為,儘管無法預測該決定將被如何使用,但它可能作為武器來對付反對接管台灣的人士。中共軍隊也可能利用它宣稱對可能佔領的領土(如台灣)具有法律管轄權。中共也可以用它來迫使中國公民在戰時支持中共的決定。

自去年12月以來,中共當局還在全國各地,包括北京、福建、湖北、湖南、內蒙古、山東、上海、四川、西藏等地,設立了一系列國防動員辦公室。同時,據中共官媒報導,與台灣隔海相望的福建省內各城市已開始建造或升級防空洞,並建造至少一家「戰時急救醫院」。

今年3月,福建和省內的幾個城市開始阻止海外IP位址訪問政府網站,可能是為了阻止對中國(中共)備戰情況的追蹤。

「兩會」上的信息和習近平的四次講話

據《外交事務》報導,如果說這些事態暗示了中共的想法,那麼3月初的「兩會」幾乎證實了這一點。

報導舉例說,極端民族主義網紅博主周小平以新一屆政協代表的身份,提出「切實推動祖國完成統一大業的4點建議」,包括一項發佈「台省分裂勢力人物黑名單」的計劃,如果這些人不改過自新,將授權暗殺黑名單上的人,包括台灣副總統賴清德。「若黑名單人物持續製造分裂,在對台特別行動期間,『任何人都可以將其逮捕或擊斃,不用承擔任何責任』。」

同樣在兩會上,即將離任的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宣佈2023年的軍事預算為1.55萬億元人民幣(約合2248億美元),比去年增加7.2%。李克強也呼籲加強「戰爭準備」。

西方專家長期以來一直認為中國(中共)少報了其國防開支。例如,在2021年,中共聲稱其國防開支為2090億美元,但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the Stockholm International Peace Research Institute)認為真實數字為2934億美元。即使是中國(中共)的官方數字也超過了美國所有太平洋地區的五個條約盟國(澳大利亞、日本、菲律賓、韓國和泰國)的軍事支出總和,而且可以肯定的是,中國(中共)的支出大大超過了它所公佈的數字。

《外交事務》認為,「兩會」中最驚人的時刻,或許是習近平本人的講話。這位中共領導人總共發表了四次講話,一次是對全國政協會議代表,兩次是對全國人大代表,還有一次是對軍事和準軍事將領。在這些講話中,習描述了黯淡的地緣政治格局,稱「我國發展的外部環境急劇變化,不確定難預料因素顯著增多」,指出美國是中國(中共)的對手,勸說私營企業為中國(中共)的軍事和戰略目標服務,並重申統一台灣和大陸對他的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標誌性政策的成功至關重要。

在3月6日參加政協會議看望民建工商聯界委員時的那次講話中,習近平似乎意在加固中國的工業基礎,為戰爭和衝突做準備。他警告說,「未來一個時期,我們面臨的風險挑戰只會越來越多、越來越嚴峻」,「眾志成城,敢於鬥爭、善於鬥爭,才能不斷奪取新的更大勝利。」為了幫助中共取得這些「更大的勝利」,他發誓要「正確引導」私營企業投資於國家確定的優先項目,「鼓勵和吸引更多民間資本參與國家重大工程、重點產業鏈供應鏈項目建設」。

報導說,習近平在講話中還直接抨擊了美國,打破了他只有在特定歷史背景下才把華盛頓列為對手的慣例。他把美國及其盟友描述為造成中共當前問題的主要原因。他說,「尤其是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對我國實施了全方位的遏制、圍堵、打壓,給我國發展帶來前所未有的嚴峻挑戰。」彼時拜登政府還在強調以「護欄」等手段減緩美中關係的惡化,但是中共顯然在為一個更具對抗性的時代做準備。

3月5日,習近平參加人大江蘇代表團審議,闡述了中國自給自足的願景,比他以前對這一主題的任何討論都要深入。他說,中國走向現代化的條件是打破對外國,主要是美國和其它工業化民主國家,在經濟和科技上的依賴,他也希望結束中國對糧食和製成品進口的依賴。他宣稱,「我常說兩個必保,一個是糧食飯碗中國必須端牢,再一個製造業必須築牢。」即將離任的總理李克強在同一天的年度「政府工作報告」中強調了同樣的觀點。目前中國三分之一以上的糧食淨消費都依賴進口。

習近平在3月8日出席人大會議對軍隊和武警部隊代表團的講話中宣佈,中國(中共)必須把創新工作的重點放在加強國防上,並建立一個在戰時可以利用的「一體化」國家儲備力量網絡。習近平還借鑑1943年中共在其根據地延安開展的「雙擁運動」的經驗,呼籲開展「國防教育」運動,把社會團結在軍隊的背後。

報導說,習近平在3月13日的人大閉幕講話(他作為第三任國家主席的第一次講話)中提到,「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歷史地落在我們這一代人身上」,「要紮實推進『一國兩制』實踐和祖國統一大業」。他之前很少、甚至從未如此明確地將統一台灣與他的偉大復興大業聯繫起來說。

美國的作用?

《外交事務》表示,習近平執政十年來,有一點是明確的,那就是必須認真對待他的話。在習近平發起一系列針對腐敗、「國進民退」打壓私企、整治金融機構以及房地產和科技行業的激進運動之際,雖然許多分析家預測這些運動將是短暫的,但是這些運動經久不衰。

報導說,習發出的關於戰爭準備的信息,以及他將民族復興等同於統一,都標誌着他恐嚇台灣的政治戰爭運動進入了新階段。他顯然表現出不惜使用武力來奪取該島嶼。目前還不清楚的是,他是否擔心這樣做會導致與美國的衝突升級,且一發不可收拾。

責任編輯: 時方  來源:大紀元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3/0330/18833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