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外媒看中國 > 正文

中共在艱難地尋求平衡

中共在艱難地尋求平衡

剛剛結束的習普會上,有兩件事給人印象深刻:其一,中俄兩國間經濟和戰略合作更加緊密。其二,在俄烏戰爭問題上,中國仍在努力保持中立的表象。

《新蘇黎世報》發表評論指出,北京在俄烏戰爭上相互矛盾的表現,最終也有可能會讓中國陷入尷尬的境地。這篇題為《中國在艱難地尋求平衡》的評論寫道:

"誰將是中俄反西方陣營的領頭羊,這一點已經沒有懸念。習普會談開始之際,普京就表示:'你們的發展令我們感到羨慕。'他表示,中國驚人的、跨越式的發展引起了全世界的關注。普京套用本屆中國人大的關鍵詞'中國式現代化'絕非偶然。這顯示出,為了討好這位碩果僅存的盟友,普京已經無所不用其極。普京發動的侵烏戰爭,使俄羅斯經濟今後幾年內更加依賴中國。普京還表示,今後將在第三方交易中使用人民幣結算。西伯利亞二號輸氣管道項目方面,普京並未如願以償,顯然習近平還想進一步壓低價錢。

習普會談中,烏克蘭戰爭只是一個邊緣性話題。兩位獨裁者似乎更多地沉醉於兩國加強外交和經濟關係的願景,以便抵抗他們共同的敵人--美國。普京急需習近平的幫助,而習近平則在不失時機地充分利用着戰爭帶給俄羅斯的困境:廉價的天然氣,巨大的市場,以及聯合國安理會的盟友。然而,同普京這樣一個戰爭狂人稱兄道弟,暗藏的風險也不容小覷。"

評論指出,美國已經明確表示,一旦中國向俄羅斯提供軍事援助,就將對中國實施嚴厲的制裁。倘若如此,習近平共同富裕的"中國夢"就將化為泡影。

"北京要想避免尷尬境地,現在還為時不晚,只需巧妙地同俄羅斯保持距離。本次國事訪問結束時發表的聯合公報上,已經沒有了'夥伴關係無上限'的字眼,中國也在小心翼翼地嘗試同烏克蘭開展對話。畢竟,習近平對同歐盟開展建設性合作仍保持着希望。然而,同冷戰時期一樣,世界的陣營式劃分正在日趨明顯,習近平腳踩兩條船的嘗試只會變得更加困難。對於西方而言,與其增加威懾力度,不如加強同中國的對話。如果北京方面堅信,同西方的決裂已經只是時間問題,那麼習近平就會變得無所顧忌,屆時他將會向俄羅斯提供武器。"

中共在艱難地尋求平衡

對於美國有關是否應禁止中國社交軟件"TikTok"的討論,《法蘭克福匯報》發表評論稱:

"在德國,有關TikTok的討論仍處於起步階段,但相關的討論不應被理解為對通訊自由的干預,而應被視作是捍衛自由空間的嘗試。在擺脫對俄羅斯的能源依賴問題上,德國耽擱了太多時間,對中國的經濟依賴,德國也遲遲沒有予以足夠的重視。值得慶幸的是,在收購敏感領域企業的問題上,德國開始了更嚴格的審核,甚至今後德國的通訊企業將不得採用中國企業華為的組件。做到這一點,當然並不容易,但相較於陷入中國監控之下的痛苦,這樣的代價就微不足道了。

眾所周知,中國並不是一個法治國家。這也正是他們同美國那些互聯網巨頭的區別所在。這些美國企業雖然也為所欲為,但他們畢竟在法治國家框架的控制之下,也受制於自由公眾輿論所提出的透明度要求。相反,同屠夫普京沆瀣一氣的北京專制政權,會拿我們的數據做些什麼,我們一無所知,就像我們無法了解再教育營中中國人及其他少數民族受到怎樣的折磨和虐待一樣。TikTok搞笑視頻的背後,這些專制政權的受害者們正在注視着我們。"

責任編輯: 李華  來源:德國之聲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3/0325/18816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