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好文 > 正文

吳惠林:省思「科技與永續發展」

作者:

美國矽谷科技公司OpenAI推出聊天機械人服務「ChatGPT」迅速爆紅,不但引來一陣熱議機械人、AI、科技發展對於人類究竟是好或壞的老問題,也讓我們思考「科技引進,到底會是進步還是退步?」

早在千禧年開展之際,關於「知識經濟」、「新經濟」的討論就異常熱絡,而「如何將知識讓科技更上一層樓,進而創造高經濟成長率」就是關切重點,於是發展「知識密集產業」乃成為政府政策,而「高科技產業」就成為主角。如何將「散於民間的知識」之中的「創意知識」,有系統地、有形地結集、傳送,讓創新發明更快更多,就成為關鍵。那麼,「技術無止境」、「科學萬能」、「人定勝天」的迷思也就有意無意地在現代人身上展露出來。

追求技術進步成主調

自18世紀工業革命使全球經濟一飛沖天以來,「技術進步」就被認定是關鍵因素,而「技術進步無窮盡」也曾被認定,於是「透過技術的進步,資源的使用及創造很可能永無止境」,而永續發展也得到肯定。縱使有羅馬俱樂部的「成長極限」悲觀論調出現,人們對科技似乎偏向正面、樂觀,而無止境的進步也在電腦、網際網路等等高科技產品面世之後被較樂觀的認定,如今AI的發展也似乎相互印證。不過,縱使科技會不斷進步,但高科技所伴隨的風險是否愈高呢?

眾所周知,科技進步依賴電力,一旦電力不繼或管理失當,造成的損害是否相對大?不說大規模停電和經常傳出的斷電、跳電風險,每個活生生的行為人由於科技的愈見發達,原始的求生本能會不會愈來愈消褪,甚至於有朝一日喪失殆盡呢?

除了一旦出現意外,現代科技用品即停擺無法使用外,科技愈發達,其發出的能力愈大,一旦用在作奸犯科事務,反而會對人類產生無比的危害。舉例來說,諾貝爾發明炸藥,若用來開採礦產或作為建設之用,固然可在物質層面上造福人群,一旦作為戰爭用的各式武器上,其禍害實在難以計量。電視、電影中的戰爭情節固不必說,就現實生活中的幾次大戰之慘狀,以及日常生活里惡徒更方便作案,而善良無辜民眾的安全威脅更大已可知一斑。

人心淪喪愈見嚴重

分析至此,一個根本性的課題就浮現出來了,現代科技產品是「工具」,其本身設計不良或使用者疏忽所產生的不安全性,固然愈來愈高,最嚴重的是有些「人」刻意使用它來戕害同類。所以,讓我們深自思考的是:「人心為何愈來愈淪喪?」這種現象與科技的進展是否呈現極高的正向關係?

我們知道,現代科技的進步幾乎已等同於物質享受的提高,而物質的提升是否會腐化人的心靈?尤其金錢遊戲出現以後,求利的欲望更加速人心的腐化。再加上電腦的威力,讓人際之間已被資訊網路替代,人與人的直接交流愈見淡薄,「人性」也就愈見消蝕。在此種演化過程中,現代總體經濟學也扮演着推波助瀾的要角。

一來「量化」的當代經濟學只強調物質面,由「國民所得」指標的廣泛使用,以及各國政府莫不全力追求該指標的提升,已可得知現代經濟學所發揮的威力之強了。二來為了加速經濟成長,亦即為求經濟成長率數據的增加,如今大家已都不約而同的強調「科技」,而R&D的促進就是最典型的代名詞,不幸的是,當前所謂的R&D或科技,不但已失去人文理念,甚至於已與生活必需脫節,可以說奇技淫巧已悄悄注入並朝全面掩蓋邁進。此外,生物科技的高度發展,複製人的出現似乎已是早晚之事,「真人」將何去何從已非杞人憂天的課題了。

因此,政府利用政策極力促使科技的「進步」是否必須改弦更張了呢?

永續發展的詮釋

「生命的意義在創造宇宙繼起的生命,生活的目的在增進人類全體的生活」,這兩句話可以是「永續發展」很傳神的闡釋,但現時的人間,背離這種境界可說愈來愈遙遠。

「人是萬物之靈」幾乎是每一個人琅琅上口的話語,但其涵義如何恐怕是人云亦云,最直覺的或許是宇宙中的萬物都為人所用,人就是萬物之首。即便是如此,要當萬物之靈是否必要具備一些基本條件,而且也應該具有比萬物高明的特色呢?是否就是會思考、有智慧,或者是知過能改、具嘗試錯誤(try and error)這些特質呢?恐怕這兩句話語,才差可作為特質吧!那麼,如何讓人類這一代的生活增進、如何一代一代繁衍下去生生不息,且生活福祉不斷提升呢?

首先,必須問的是,生活福祉的意義是什麼?從1776年亞當‧史密斯的經典名著《原富》(The Wealth of Nations)開始,「財富」或「富裕」的增長似乎成為比較標準的答案,一直到顧志耐在1940年代創造「國民所得帳」之後,財富或富裕的指標又有比較明確的全球性共識。不過,顧志耐創造國民所得帳的本意,只不過是在記錄一個較大範圍地區、某一段長時間的生產及支出等活動的結果,而且也明白指出這項指標無法涵蓋全部生活福祉,但即使在可以量化的「物質」面,也是缺失不少。因此,在使用此項指標時必須非常小心,奈何幾十年來的演變,卻已被輿論塑造成最神聖的目標,並賦予政府利用政策來創造、提升的權力和任務,而產業政策就是典範。

產業政策的迷思

縱然將福祉局限在物質產出面,也以「附加價值」作為衡量指標,並將食衣住行育樂化約成各種產業類別,由而產業結構的演變,被當成經濟成長的一項指標,於是經由各地區的歷史資料,可以歸納出由農轉工轉服務業、由勞動密集或自然資源密集,轉資本密集或技術密集產業,及至所謂的知識密集產業,是所謂的「標準發展軌跡」。我們仍然無法、其實可說根本不可能知道變化速度多快、程度如何,才是最符合人民生活福祉,說政府政策得以擔當此任務,以「天方夜譚」形容都不為過呢!何況政策的決定及執行,只操在某些少數「凡人」手裏,不說利益瓜葛這些人性醜陋面,就是完全公正無私者,也沒有通天本領作妥適規劃,何況「一定會」使寶貴資源做扭曲使用,遑論有不公平、不正義情事!

大致來說,隨着人類生活的變化,自群居開始,人就不斷尋尋覓覓,如何讓人際間的「交易成本」達到最低,而「分工合作」也很自然地成為增進人類福祉所採取的行為,這是「經驗試誤」或「做中學」(learning by doing)的結果。亞當‧史密斯將之明白訴諸於文字,而到李嘉圖(D.Ricardo)手裏,更提出「比較利益」(comparative advantage)法則,來詮釋這樣子的行為方式。不幸的是,這一個「理念」被有心人當成「工具」利用,竟然發展出「可以客觀算出」比較利益,甚至任何時點都可以求算,由而政府也就可以用產業政策來得出最適合發展的產品及產業,進一步衍生至戰勝對方的爭鬥、權謀之路。將比較利益原本作為分工合作有效率使用資源的原意,完全抹殺,更將比較利益所隱含的「天生我才必有用」,人人都可逐漸趨近最適生產及工作位置的本意,做一百八十度的轉折,於是「競爭」轉為「鬥爭」,和諧分工扭曲成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演變到今天,幾乎是「人人為近敵」的局面。不只產業政策是如此的表現,勞工政策和其他的財經政策也是相同的意涵,人際間原本經由經驗試誤「自然長成」的交易規則,演變成「做成的」秩序,讓基本的倫理道德逐漸消褪,並且愈來愈急速惡化。

如果人類還是寄望於政府帶領整體環境的趨善,還是將心力置於經濟成長率的提升,而不着眼於讓個人的道德「由衷」主動地回升,恐怕類似地震這種天災人禍會時常來到。當前,也許比較可靠的方式就是,讓各個市場都儘量開放競爭,逐漸逼迫道德敗壞的人類,由痛苦經驗當中重拾誠信等「做人」的根本倫理道德,讓交易和貿易行為自由自在地順利進行。

拾回基本倫理道德

總之,除非能徹底明白科技的真義,將現時世人通用的國民所得指標和經濟成長率之精義作徹底澄清,讓政府政策的迷思清楚地呈現。而後每個「個人」都逐漸作內心的自省,讓沈淪已久、程度已深的基本倫理道德重新拾回,否則天災人禍仍將伴隨有形科技的日新月異,在21世紀的人間持續出現,而人類的永續發展也自然只是南柯一夢罷了。

儘管「人本」及「社會資本」(指信任、互信等倫理道德)也被提出且有時還被強調,但偏向「有形財富」(物質生活)為標的卻異常明顯,而且有形的創新技術也是焦點所在。

不可否認的,物質生活於人不可或缺,然而「過猶不及」用來形容還是非常適用,但對科技的過分強調,難免形成「科技萬能」及「物質欲望無止境」的迷失,於是「負面效果」乃不知不覺滋生、急速成長,最明顯的莫過於「投機泡沫」的蓬勃膨脹,循環波動劇烈的不安定性大增,而「創新帶來更多無知和人群兩極化衝突的加劇」,以及「科技萬能」兩股力量相互矛盾衝激,在機械化、自動化日新月異程度加大下,「人的本能」消蝕速度也日漸加快,在「善心被貪心逐漸吞噬」下,方便的科技創新工具轉成更方便、更大的毀滅力量,於是不但「不知名的文明疾病不時的滋生」,而且大大小小的「天災人禍」此起彼落,最可怕的是搞權謀、彼此傷害的「人人為近敵」場面已司空見慣,科技進步的利早已快速逆轉為弊。如此,「生活的意義在增進人類全體的生活,生命的目的在創造宇宙繼起的生命」之「永續發展」境界,可以期待嗎?

於今之計,趕緊將「知識經濟精髓—誠信和互信倫理」尋回並加以特別重視,讓沈淪的「善心」往上提升,人人向內自省、自製,畢竟「無私才能成就自利的極大」,而讓每一個人逐漸往找回基本的「人的價值」之路邁進,明白「自助而後人助、互助」的自動自發道理並在日常生活中予以落實。不作此圖,妄想再以政府政策方案往追求物質提升,但精神內涵卻愈見腐蝕的另一個方向之創新、科技進步的帶動、激勵前進,如此,「永續發展」終究會是海市蜃樓!

作者中華經濟研究院特約研究員

責任編輯: 李廣松  來源:大紀元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3/0325/18813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