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軍政 > 正文

習近平和普京的最大恐懼是什麼

中共領導人習近平結束訪俄時對普京說的一句話:「推動百年未見之大變局」,引發關注。學者分析認為,習近平不會成功。習訪俄犯了三大忌,雖然與普京高調宣傳「兄弟情」,但背後仍有分歧,兩人並有共同的最大恐懼。

中共領導人習近平結束訪俄時對普京說的一句話:「推動百年未見之大變局」,引發關注。學者分析認為,習近平不會成功。習訪俄犯了三大忌,雖然與普京高調宣傳「兄弟情」,但背後仍有分歧,兩人並有共同的最大恐懼。

「我們應該一道推動百年未見之大變局,保重。」習近平與普京邊握手邊說。這是3月22日晚習近平結束對俄羅斯三天訪問、離開克里姆林宮時說的話。

CNN報道,習近平的所謂「百年未見之大變局」就是指中國(中共)的崛起和美國及西方的衰退。

但是中國問題專家陳破空在自由亞洲撰文認為,習近平不會成功。

陳破空分析,剛剛過去的中共兩會,習近平「全票當選連任」國家主席和軍委主席,被中共網信辦擺上微博熱搜的這兩條新聞,卻無法顯示評論,總計1500萬條評論全都遭屏蔽。

同時,「全票當選」、「2952」(宣佈的得票數)、「袁世凱」、「二次袁」、「歷史上的今天」等關鍵詞,盡都成為禁搜詞,最後,就連習近平三個字,也成為禁搜詞。

「足見民心所背。國內無人支持他連任,實際上,全民反連任。這證明,習近平贏得了權力,卻失去了民心。」文章說。

陳破空說,習近平「釋放的信號是,他將動用並依靠全部槍桿子、刀把子、筆桿子來維持權力,還將無限依靠封網和禁搜詞來維持權力,其膽戰心驚和成本高昂的程度,可想而知」。

而在國外,陳破空表示,習近平陷入空前的國際困境、招致廣泛的國際孤立。

他認為,習近平訪問俄國,至少犯下三重大忌:其一,普京發動的是侵略戰爭,習近平與侵略者為伍,道義上失陷。

其二,俄羅斯入侵烏克蘭,陷入戰爭泥潭,瀕於失敗。習近平把中國綁上俄國戰車,乃是把中國推向火坑。

其三,就在習近平訪俄前夕,普京遭到國際法庭起訴並下達逮捕令,習近平與戰犯並肩,相當於把自己置於從犯地位,實為不智。

學者:習近平和普京的共同恐懼

三天來,習近平普京高調宣傳「兄弟情」,《紐約時報》說,這個背後是北京對西方「遏制」的恐懼。中俄聯盟欲對抗由美國主導、西方領導的世界秩序。

習近平近期說,美國已在對中國(中共)進行「全方位的遏制、圍堵、打壓」,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嚴峻挑戰」。習近平想通過向普京提供政治和經濟支持來確保夥伴關係。

中俄聯合聲明中還提到,雙方同意協商舉行公安、內務部部長年度會晤,加強防範「顏色革命」等。

上海政治學者江楓在美國之音撰文分析,這是普習兩人最大的恐懼和共識。

首先,中俄關係的差序已經顛倒。文章回顧歷史,1956年匈牙利人民反抗蘇聯,引發整個共產主義陣營內部動盪,周恩來率領中國代表團高調出席了1957年1月在莫斯科舉行的黨大會,中共從此開始了與蘇共爭奪國際共運領導權的競爭,直到關係破裂和冷戰結束。

文章說,今天在莫斯科發生的一幕,與周恩來1957年1月在莫斯科、戴着鋼盔進入布達佩斯的情景何其相似。

更重要的是,文章說,中俄雙方的紐帶,也是北京支持俄羅斯對烏克蘭發動侵略戰爭,而中共至今不肯承認其侵略性質的關鍵,在於這一聯合聲明強調的藉口——所謂正當的安全利益。

文章認為,從2022年2月烏克蘭戰事爆發至今,隨著戰場形勢的逆轉和西方陣營的空前團結,蘇聯式沙文主義的軍事干預遇到了真正的失敗,也將威權陣營的危機徹底暴露出來。

對普京來說,如果考慮到烏克蘭2004年第一次橙色革命對所有後共國家的衝擊,那麼,文章說,俄羅斯在其後對烏克蘭的不斷干預,以及發動這場戰爭的根源便更為清晰。

中共同樣如此,文章認為,害怕的是橙色革命模式的顏色革命對中共政權的衝擊。這是中國(中共)領導人過去十年加強個人集權,並且謀求終身制的一個基本藉口,也是中俄兩國元首最大的恐懼和共識。

中俄威脅世界很明確雙方仍有分歧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已經一年多,造成無數家園被毀,成千上萬的人死亡。

「聯合聲明讀起來像是一份十年甚至更長期的戰略規劃,而不是對烏克蘭戰爭的下意識反應。」在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大學研究中俄關係的高級講師亞歷山大‧科羅廖夫說,「威脅不再是含蓄和假定的,而是非常明確的。」

不過,習近平對普京的支持不是無限度的。

中俄峰會上,雙方簽署了14項協議,內容從進口大豆到核能,但俄羅斯十分想得到的一項成果——關於天然氣管道「西伯利亞力量2號」的新協議卻沒有。

《紐約時報》說,中俄「合作無上限」也降調。去年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三周前,習近平和普京發表聯合聲明時曾說中俄友誼「無止境」,合作「無上限」。但這次,習近平和其他中國(中共)官員也都已避免重提「無止境」的友誼,雖然普京仍在使用這個說法。

責任編輯: 方尋  來源:大紀元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3/0324/18810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