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健康養生 > 正文

一喝水,尿就多,這是代表腎臟好,還是不好呢?真相來了

「醫生,我最近一喝水尿就多,你快幫我檢查一下,是不是腎不好。」丘大伯急匆匆地找到醫生,滿臉愁容地描述病情。

丘大伯最近和老夥計下棋的時候,總是頻繁的去廁所。開始他覺得是自己腎好,喝了水之後很快就能排出來。

但朋友卻告訴他,喝進去的水都是流向腎臟,一喝水就排尿,說明腎臟儲藏功能出問題了,喝完水後很快會排尿恰恰說明是腎不好。

為此丘大伯還跟他吵了一架,雙方誰都不服對方的說法,最終這棋也不下了,兩人不歡而散。

但回去後丘大伯越來越害怕,仔細一想,棋友說的似乎也有點道理,丘大伯心裏發慌,真怕自己尿頻是腎不好引起的,於是着急忙慌地掛號就診。

到底這個情況是不是腎不好呢?別急,了解這個問題前,我們先來看看,喝下去的水究竟去了哪裏?

一、每天都喝的水,是在哪裏被吸收的?

你知道嗎?其實我們喝下去的水並不是「直奔腎臟」,在進入腎臟之前這些水分會先到哪裏呢?

喝水時需要先通過口腔進入到食道內,最後進入胃部、小腸、大腸。

其中,大部分的水分會在小腸和結腸內被吸收。水在通過大小腸時,需要先接觸腸道外層的上皮細胞,上皮細胞的外層細胞膜上存在有多種不同功能和結構的脂質雙分子層。

這些脂質之間存在有很小的空隙,而水分子本身很小,會通過空隙進入到腸道上皮細胞內,但這個通道的效率很低。大部分的水分是通過細胞膜上的特殊蛋白質——水通道蛋白來進入到細胞膜內。

在進入腸道上皮細胞後,水分會進入到細胞外液內。此時,水分會在血漿膠體滲透壓、組織液靜水壓的作用下進入毛細血管。最終會通過血液循環來進入到全身的各個器官,其中就包括腎臟。

腎臟是體內主要的排泄器官,它也負責尿液的生成,尿液是生成主要包括三個過程,一是血漿在腎小球毛細血管處過濾形成超濾液、二是超濾液在腎小管/集合管的流經過程中被選擇性重吸收、三是腎小管/集合管分泌最終形成尿液。

一般情況下,從喝水到變成尿液排出體外需要30~45分鐘的時間。但這個時間並不固定,會受到飲食、溫度等因素的影響。

喝水後最短變成尿液的時間可能只需要6~8分鐘,最長需要120分鐘左右,存在有很大的個體差異。

二、一喝水,尿就多,究竟是不是腎不好?

很多人認為喝水後很快就排尿是腎不好的表現,為此十分擔心,這個說法到底有沒有科學依據呢?

事實上,「一喝水就排尿」並不一定是腎不好的徵兆,很多因素都可能會引起這個現象出現。

如短時間內攝入了大量的水分,超過身體所能吸收利用的量,自然需要排出體外,人會很快產生尿意;還有些人則是天生膀胱容量比較小,在膀胱內儲存少量的尿液時就會刺激大腦產生尿意;

人處於緊張、寒冷狀態下時,也更容易產生尿意;體內血糖水平過高的人,存在代謝障礙,身體無法正常吸收葡萄糖,導致尿液內葡萄糖含量上升,也容易頻繁的上廁所;

另外,還有些人出現頻繁的尿意則是因為罹患泌尿系統感染、尿道炎以及尿結石等病引起。

三、喝什麼水對身體最好?

水是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物質,但現在市面上有多種不同的水在售賣,喝什麼水對身體更好呢?

1、山泉水

是指特點保護區山區經過山體自淨化生成的天然飲用水,飲用水是否安全受到環境因素影響較大,可能存在潛在的安全風險,但山泉水內的礦物質成分較高。

2、富氫水

是指含有微量氫分子的水分,氫具有抗氧化、增強免疫力等作用。但加入飲用水內是否有同樣的作用尚未有研究證實,且安全性也有待考究。

3、蒸餾水

是指經過蒸餾、冷凝操作製成的水分,其內里一般不含有礦物質。

4、蘇打水

是指含有碳酸氫鈉的水分,內里會額外添加二氧化碳、甜味劑等成分。

5、白開水

自來水煮沸的水,其內里保留了原水內的礦物質,且硬度不高。

建議日常喝水只喝白開水就行,不必盲目追求一些其他的水所謂「功效」,白開水經濟實惠又方便,也可滿足身體需求。

四、喝水不是越多越好,這4類人要注意

需要提醒的是,喝水並非喝得越多越好,尤其是對這些特殊人群而言,更加需要注意。

①尿毒症患者

這類患者喝水需要遵醫囑,要根據自己的體重變化來決定,一般建議早飯前排尿後稱重,每日體重增加不宜超過0.5%。

②心力衰竭患者

這類患者飲水量過多會加重身體的水腫症狀,甚至會出現無尿表現,讓自身的病情加重。

③慢性腎病患者

這類患者容易有無尿、水腫表現,日常攝入大量水分難以及時代謝排出體外,建議每日攝入水分控制在500ml+前一天的排尿量。

④服用胃潰瘍藥物人群

這類人群大量飲水容易導致藥效降低,對於病情的恢復較為不利。

水是生命之源,但喝水也要注意因人而異,不能盲目攝入大量水分,正確喝水應該小口慢飲、溫度適宜、別等口渴再喝水,否則容易影響健康。

責任編輯: 宋雲  來源:奇妙的本草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3/0218/1868382.html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