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教育育兒 > 正文

陪伴是父母給孩子最好的禮物:父母缺席的童年是孩子一生的短板

很多父母在孩子出生後,就會想盡各種辦法希望能給孩子鋪一條最好的路,讓他們之後變得越來越優秀。

當然,大部分父母所能想到的,也就是給孩子賺取更多的錢財,使得他們生活富足,加上現在經濟壓力也越來越大,如果沒有經濟能力,確實會給孩子造成影響。

可是如果兢兢業業給孩子提供最好的條件為目標,就會缺失孩子的成長狀態。畢竟大部分父母所堅持的賺取經費,都是通過打工工作的方式來獲得。

長時間如此,真的能夠像父母所想的那樣給孩子一個更好的生活嗎?

前段時間和閨蜜聊天的時候說到上班,以及在家陪伴孩子這兩個選擇,當時,她表示自己現在要是不立馬去工作,就有可能影響到孩子未來的學習。

因為每年孩子上學學費都要1萬多,加上其他才藝興趣等培養更是入不敷出,一旦在家陪孩子,那麼孩子的生活質量、學習質量也會大打折扣。

可是實際上,在她家的時候,我發現他家孩子其實非常黏他,甚至表示不願意爸爸媽媽出去打工,希望父母能夠陪伴自己。

而在我家孩子出生之後,我和丈夫一商量,最後表示儘量不要兩個人都出去,把孩子交給老人並不好。畢竟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之中,爸爸媽媽的重要性遠比其他人更加明顯。

至少那些和父母常常相處的孩子,他們內心具有安全感,不會缺乏安全感,對別人並不依賴,特別對於女孩子來說,安全感的存在更為重要。

那些從小缺乏父母陪伴的孩子,長大後是怎樣的狀態?

說到陪伴孩子,其實很多父母總是以工作忙或者其他的理由為藉口,認為自己如果一直陪伴孩子,只有可能讓他們的條件更差。

可是大家有沒有從另外一方面來思考,自己在外打工掙錢給孩子最好的生活,是否對他們是最好的安排呢?

《變形記》之中,我們確實看到很多父母對於孩子是非常嬌慣的。不管孩子想要什麼,他們都會給孩子錢,在這樣的情況之下,孩子所提出的任何無理要求,他們都會選擇答應。

可是後來孩子表現的狀態真的如父母所想的那樣嗎?

給孩子提供最好的學習資源、學習條件,但是他們卻成為倒數第一。

給孩子提供最好的衣食住行,但是孩子還是和外面的狐朋狗友瞎混,這和父母所給孩子設立的狀態完全不一樣。

在這些孩子身上,都有一個比較明顯的特徵:那就是缺乏安全感,缺乏和自己父母的交流溝通相處。

你的一個選擇直接會影響孩子的一生,同時讓一個家庭產生巨大的變化

就像我們從一開始所說的那樣,很多父母現在因為經濟各個方面的原因,所以不得不選擇將孩子放在老人家裏面,讓老人陪伴孩子不斷的成長。

當然,在這些父母的想法之中,也會認為孩子小不懂事。等到孩子慢慢長大之後,父母也能和孩子一起相處。可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有些時候我們一個簡單的選擇,其實就已經註定孩子未來發展方向是怎樣的?畢竟這樣的選擇直接影響孩子的性格、情緒、態度。等到父母認識到問題之後,想要去解決或許已經晚了。

正所謂「十年偷懶,後悔一生」,我們一定不能忽視孩子在10歲之前的發展,而陪伴是最好的選擇。

●孩子三歲之前

因為孩子在三歲之前,他們其實處於對於外界事物不斷探索的過程之中,在這樣的情形之下,我們也可以發現大部分的孩子表現內斂,也看不出太多的性格

有這樣一句話「三歲看老」,所以在這個階段所表現出來的狀態,也已經暗示孩子的成長。

畢竟任何人最為依賴的存在就是爸爸媽媽,而他們又和別人存在一定的差異,就會致使這些人缺乏安全感。

依戀對象的建立也就是在孩子三歲之前,但是如果以工作為理由離開自己的孩子,就無法和孩子建立這樣的關係,影響孩子的成長。

●孩子三歲到6歲左右

現在大部分的父母會選擇在三歲之後把孩子送進幼兒園,這也是孩子和其他人接觸的關鍵階段。

如果我們在這個過程中沒有教會孩子良好的表達溝通能力,與人交流相處的能力,就有可能會影響孩子的社交。

加上孩子在和別人相處的過程之中,他們也會慢慢地進行一定的比拼。畢竟孩子三歲以後,他會有自我的意識去思考周圍的環境。

如果他認識到別人都有爸爸媽媽,而自己的爸爸媽媽卻和自己相隔較遠,會對他造成什麼樣的影響呢?

除了心理上的傷害之外,其實也會使得孩子對於父母較為憤恨。在孩子小的時候就已經種下了仇恨的種子,長大之後還會慢慢地糾正嗎?想必也是非常的困難。

●孩子6歲到10歲

為什麼我們建議在這個階段爸爸媽媽一定要陪伴着孩子身邊呢?現在很多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變得極其優秀,也是期望孩子學習以及各個方面能夠贏在起跑線上。

在6歲左右的時候,孩子會上一年級,等到10歲他們的各項能力也就已經定型,但是對於那些在這個階段沒有父母陪伴的孩子來說,他們變得極其懶散。畢竟玩是孩子的天性,如果沒有父母的管教引導,只會讓孩子變成一個無人看管的野孩子。

所以等到孩子慢慢長大之後,父母希望孩子變得優秀也是痴人說夢。在一個孩子成長的過程之中,時間的選擇極其重要,父母如果在一開始的時候忽視了對於孩子的重要性,就只能在未來生活之中不斷地悔恨,而沒有任何的解決方法。

從上面的分析之中,我們已經了解清楚孩子在10歲之前的發展狀態也暗示了父母陪伴的重要性。

我們一定要牢記「十年偷懶,悔恨終生」這一句話。想要讓自己的孩子變得優秀,變得和自己關係較好,也一定要明白十年的界限。

等到孩子慢慢進入青春期之後,他們的觀念想要對父母改變更加困難,這時候孩子的自主性也是我們無法控制的。

父母到底應該如何去陪伴自己的孩子?

當然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之中,總是認為所謂的陪伴就是在孩子身旁,其實這樣的想法也極其錯誤。

特別對於女性來說,在教育孩子之時,總是以一種嘮叨的態度去和孩子相處,這只會讓孩子越來越厭煩。所以我們也要掌握陪伴的藝術,避免讓孩子內心不滿,這樣的陪伴也沒有任何的效果。

◎以引導為主,管控為輔

和孩子相處很重要,但是並不是說讓父母去給孩子做所有的決定。畢竟孩子在三歲以後她就具有自我意識,可以主導自己的某一部分事情。如果父母以強硬的態度要求孩子做他們不願意做的事,只會導致結果適得其反。

◎避免過度的寵溺

在陪伴的過程之中,我們其實就是想要把孩子培養成為一個有愛並且獨立的存在,但是很多寶媽希望孩子能夠集中精力學習,這時候就會將孩子所有力所能及的事情包攬,這樣的行為也是不正確的。過度的寵溺,只會讓孩子成為一個沒出息的存在。

◎學會尊重孩子的私隱

孩子還小,哪有什麼私隱?這是很多父母在照顧孩子之時的想法,甚至隨意地去翻孩子的筆記本、信件,這樣的行為難道不會導致孩子異常憤怒嗎?

孩子並不小,他們在三歲之後自我意識的形成,使得他們對於外界事物的了解比父母可能更加深刻。一旦父母突破了這樣的界限,只會導致孩子內心不滿而不願意和父母更好地相處。

結語

我們已經明白,陪伴對於孩子來說是最為重要的。加之父母本身就是孩子最為重要的人,我們為什麼不願意和孩子一起相處,等待孩子不斷地成長呢?

優點的另一面或許是缺點,這是我們都應該明白的事情。所以大家在看待問題的時候,也不要過分地片面,而是去思考所有可能出現的問題。

責任編輯: 王和  來源:C媽學堂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3/0117/18559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