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驚人之語 > 正文

亞洲沉沒

經過過去四十年的全球暖化之後,海平面上升已經成為世界矚目的焦點,很多城市或島國的生存正在遭到威脅。

根據日經中文網報道,美國羅德島大學研究人員使用人造衛星測量了2015-2020年全球99個城市的地面下沉速度,結果顯示在排名前20位的城市中,有17個位於亞洲,其中下沉速度最快的是天津,每年高達52毫米以上,印尼的雅加達、泰國的曼谷也居於前列,以至於占亞洲總人口的約三成、總數達12億人都在面臨洪水的危險。

印尼的雅加達是很多城市的縮影。

目前雅加達6成以上面積已經來到海平面以下,被稱為「零米地帶」。

世界銀行指出,如果不採取措施,到2025年雅加達北部將下沉到海面以下4-5米,相當於整個城市都將沉入海底。考慮到相關維護成本太高在經濟上毫無意義,城市就只能被動廢棄。就因為這個原因,印尼已經決定將首都從雅加達搬遷到東加里曼丹省(下圖),新首都的名稱被命名為為「Nusantara」。

造成上述海進(又稱海侵)的原因之一可能與城市人口過多以至於地下水被不斷超采、導致城市下沉有關,但基於海進已經是全球的普遍現象,因此,過去四十年的氣候變暖、導致海平面上升很可能才是最重要的因素。

其實,因氣候變化導致海進或海退一直伴隨着地球和人類的生活。

雅加達6成以上面積已經來到海平面以下

印尼已經決定將首都從雅加達搬遷到東加里曼丹省

根據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的研究,地球上的末次冰期是第四紀更新世(「更新世」指的是距今1.17萬年前至距今258萬年前)內發生的一次冰河時期,大約從距今7萬年前開始,約1.15萬年前結束,歷時近6萬年。在這次冰期期間,中國東部海平面發生了超過120米的大幅下降,東海、台灣海峽露出了海底成為陸地,長江古河谷下切了數十米,導致冰期之後的長江三角洲部分地區的沉積高達80米,這是典型的因氣候變冷導致的海退。在這樣的時期內大量的水在陸地形成數不勝數的冰川(冰山),進而導致海平面大幅下降,也就形成了海退。當時由於海底被大面積裸露出來,只要您願意就可以步行到台北或日本列島。

末次冰期之後就是氣候變暖,在變暖的過程中當然就是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到距今7000年前左右,中國長江三角洲地區的海平面上升到了最高水位,當時的平均氣溫比現在還要高1至2攝氏度、海平面比現在高2米左右,長江三角洲地區的海岸線抵達了現今鎮江、揚州一帶(見下圖),上海蘇州、南通、連雲港、杭州等長江三角洲的廣闊地區都變成了一片汪洋。其後的數千年中全球氣候逐漸轉冷導致海平面開始下降,逐漸形成目前的長江三角洲河口環境。

氣候變遷是形成海進或海退的主要因素,但卻不是唯一因素,地球自轉速度加快,赤道地區就會形成海進,自轉速度減慢時兩極地區會形成海進;地球構造運動導致洋中脊擴張加快、體積增大,也可發生海侵;地球膨脹也會導致全球性海侵,等等。

中國西漢時期曾經出現一場大規模的海進,一般就被認為是地球的構造運動(地震)所導致。

我國的地理特徵是,西部是青藏高原和黃土高原,東部大部分是丘陵和平原,山川河流大多都是自西向東的走向,自西向東的河流就會從黃土高原攜帶巨量的泥沙在入海口處不斷堆積形成廣闊的衝擊平原,這就會讓海岸線不斷向東延伸。

宋朝以前黃河在渤海灣入海,黃河攜帶的泥沙就在入海口附近不斷堆積,導致海岸線不斷向東延伸,下圖顯示出不同時期的海岸線位置具有明顯的差異,總體上是向東不斷推進。

不僅渤海灣如此,其他地區也受到中國地理和河流流向所影響。

唐宋時期的江蘇鹽城為一個臨海城市,古城城東距離大海不到1公里,這裏曾經盛產海鹽,鹽城之名也由此而來。今天鹽城有一個名叫范公堤的遺址,這是北宋范仲淹主持修建的捍海堤壩(見下圖中的范公堤,全長約300公里),這裏在當時就是海。但到了15世紀的元末明初時期,大海已經在城東的15公里,明末的17世紀初期大海在城東的25公里,到了19世紀中葉大海已經在城東50公里開外了.今天的距離大致差不多是60公里,海岸線東移的十分明顯。

雖然基於中國的特殊地理因素和河流流向因素導致東部沿海海岸線傾向於逐漸向東延伸,但西漢末年以渤海灣為中心發生了大規模海進導致海水反向陸地大幅度擴張。

《漢書·溝洫志》記載「河入勃海……海水溢西南出,浸九百里,九河之地已為東海所漸矣」。這裏的「九河」有特定的含義,在遠古時代,古黃河在河南北部的孟津縣附近向東北方向散開,形成徒駭河、太史河、馬頰河、覆釜河、胡蘇河、簡河、絜河、鈎盤河、鬲津河九道河流,統稱九河,因此「九河」就是古黃河下游支流的總稱,今天的天津地區,河北省的滄州、廊坊、河間等地都屬於「九河下梢」,最後九河在天津大港地區合流為一注入大海。《爾雅·釋水》中說到「禹疏九河」,這個「九河」指的也是上述九條河流,九河故道經流之地,由於河流飽含泥沙,夏秋兩季常在東方大平原上泛濫成災,禹就帶領一些人,跋山涉水,走遍黃河中下游,考察山川形勢,最後有系統地疏通了河渠,把洪水疏導出去,這就是「禹疏九河」。《漢書·溝洫志》所記載的「浸九百里,九河之地已為東海所漸矣」,說明九河流經的廣闊地區已經被海水所淹沒。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歷史地理學主要奠基人譚其驤教授研究認為當時「其海浸範圍當今渤海灣4米等高線以下」,即相當於將今天的海平面硬生生抬升了4米,考慮到該地區都是低海拔的平原地帶,也就說明沿海的廣闊地區都成了海洋。今天津、黃驊等地有幾十處文化遺址,它們不是東周、西漢時期,就是隋唐時期,其間唯獨缺失東漢、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文化遺址,說明這些地方在當時確實都被海水說侵沒(也就沒有人類活動的痕跡),直到隋唐時期該地區才重見天日,重新成為陸地,重現人類活動的痕跡。

西漢時期的這場大海進也一樣影響了南方。福建泉州是非常典型的臨海城市,在泉州故城遺址上已湮沒有2米深的淤泥,海進之前的許多村落、城市被海相地層壓置,至公元6世紀海水陸續退出之後才又形成新的村落與文化層。其中唯獨缺失公元1—5世紀的人類活動痕跡,這說明在這五百年中該地區也曾經成為淺海,這個時間段與與渤海灣海進事件的時間段基本對應。

很多人會認為上述情形距離我們十分遙遠,其實不然。氣候變化有節點,就像冰升溫到了零度就會融化一樣,零度就是那個節點。全球氣溫上升達到節點之後,冰山就會加速融化,沿海陸地就會加速沉入海底;下降到節點之後,冰山就會加速前進,海水加速後撤。一般認為如果以現在的溫度為基準,氣溫上升1-1.5度全球沿海地區就會被大面積淹沒(類似重現7000年前長江三角洲的場景),如果下降一度,我們就會回到明清小冰期時期,廣東海南等地也會狂降暴雪,這意味着海水明顯後撤。也就是說我們目前幾乎正處於最好的氣候環境之下,這是上世紀以來地球人口出現大爆炸的氣候學基礎。

今天的人們因海進導致很多城市、村鎮受到威脅而憂心忡忡,環境主義者力主通過人的經濟活動減少碳排放以抑制海進的進程,這種固然有積極的一面,人類在災害面前也必須保持積極進取的態度。但人類的活動在這些海進或海退過程中到底能起到多大的作用?距今7000年前,人類的活動還很少,但一樣可以因氣候變暖導致大幅度海進,讓長江三角洲的廣闊地帶成為一片汪洋,而西漢時期因地質活動也一樣可以導致大幅度海進,因此,人類的活動到底在海進或海退的過程中可以起到多大的作用是十分值得斟酌的。認識海進或海退的根本規律,然後順從自然,或許才是更合理的舉措。

責任編輯: 劉詩雨  來源:如松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3/0116/18555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