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言論 > 正文

對華認知生變,西方在四個方面漸行漸遠

在美國對華戰略競爭政策的實施中,高科技遏制走得最遠,最根本的在於,科技實力決定一個國家經濟發展韌性和可持續能力,決定一個國家的軍事能力。遏制中國高科技發展,很大程度上意味着美國為參與東亞-西太平洋地區的戰爭做好了打算。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對西方關鍵盟友和夥伴國家的正式訪問一推再推,終於在9日啟程。本次訪問包含了七國集團的五個成員國法國、英國、意大利、加拿大和美國。之所以德國不在其列,很可能是因為去年4月下旬,該國總理朔爾茨已經訪問了日本。

岸田文雄對西方五國的訪問的直接目的,是籌備將於5月在廣島舉行的七國集團年度峰會,但由於正值世界格局面臨巨變和重構的關鍵時刻,而日本位於全球秩序的新中心——印度-太平洋地區,因此其訪問客觀上被賦予了更具戰略色彩的意義。

此訪將推動西方核心俱樂部在事關大國關係、關鍵地緣政治和世界秩序重塑的重大事務方面開展密切合作,加強日本與所訪國的雙邊關係,圍繞當前國際和地區局勢中所有關鍵議題展開磋商和協調。從個人角度來說,在國內政局中漸入頹勢、民調趨低的岸田文雄有意借對外訪問為本屆政權加分的意味亦頗為濃厚。

日本第101任首相富有雄心的訪問從歐洲的法國開始,結束於北美,但其壓軸戲顯然位於華盛頓。美國總統拜登將在白宮第二次歡迎外國首腦。

為了保證此訪成功,日本經濟產業相西村康稔已在華府訪問,日美外交國防2+2會議也將在元月11日舉行。

在岸田文雄的訪問進行之際,中方在實施疫情防控措施後首次全面開放國門,而美國、日本、歐盟和英國則相反,以防止疫情再次流行為由,對來自中國的旅客採取了各種限制措施。它們是西方整體對華不信任情緒加深的一個重要現象。

如果說對中方疫情信息不透明方面的疑慮尚是個案和事務層面的話,那麼岸田文雄此行在涉華議題上將要開展的雙邊和多邊磋商並致力於推進的動作,則是具有長期、戰略性質的根本之策。事實上,以日本安保同盟、澳英美同盟(AUKUS)和四方安全對話(QUAD)為核心架構,跨大西洋和跨印度-太平洋針對中國的新聯盟近些年來在四個重大方面走得越來越遠。

第一個方面是戰略上結盟。

日美安保同盟隨着日本朝着結束戰後安排的方向不斷前奔正在發生質變——變成以俄朝特別是中國為假想敵的印度-太平洋地區的主要聯盟和機制之一。

日本結束戰後安排的終極方向是修訂和平憲法、實現國家正常化和自衛隊軍隊化,前首相安倍晉三在其超長任期內做了大量奠基工作,而岸田文雄則在實際步驟方面做得比安倍晉三更實,突出表現在日本內閣時隔近10年對《國家安全保障戰略》進行實質性的修訂,首度將中方定義為日本「前所未有的最大戰略性挑戰」,並接連出台了《國家防衛戰略》、《防衛力整備計劃》和2023財政年度預算草案,針對其新戰略定位,採取具體政策措施,特別是繼續大幅推高防衛預算,使日本今後五年的防衛預算比上個五年增長近60%,從而變成世界第四、印太第三軍事大國。

日本國家安全戰略的「躍進」、軍事和安全態勢的變化,顯然是為了因應並配合美國對外戰略轉型為大國競爭、大力推動印度-太平洋戰略並將國家戰略力量往東亞-西太平洋前置部署需要、主動提升日美安保同盟內涵和層級之舉,是為了預應在東亞-西太平洋地區的大國軍事對抗而生,因此這一同盟的性質正在質變,並使其成為美國在印度-太平洋地區實施新戰略的主要機制之一。

與日美安保同盟類似水平的機制是拜登入主白宮後推動形成的澳英美同盟(AUKUS)。中國有句古話: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澳大利亞和英國都是英語國家、「五眼聯盟」的成員國,是美國的鐵杆盟友,它們與美國的關係和日本作為二戰的戰敗國地位又有所不同。這一聯盟填補了美國在地區核心聯盟組織的「空白」,也是對「四方安全對話」(QUAD)缺陷的彌補,是華盛頓在任何時候都可以信任和依賴的力量。

澳英美聯盟(AUKUS)是一個開放的機制,日本及其他五眼聯盟成員國可能是潛在的發展對象,它們事實上正在或者準備以某種方式參與同澳英美三國的合作,比如日本元月8日開始在東京以東的船橋市習志野演習場與澳英美三國軍隊一起舉行聯合演習。

戰略上結盟的第三個機制就是「四方安全對話」,但其四個成員國由於印度奉行不結盟主義政策,與美、日、澳的關係還沒達到條約盟友水平,「四方安全對話」的軍事色彩和對抗性質還不濃厚,印度與其他各方的目標和政策側重點有所不同,因此它是一個很有前景、但在一段時期里還不能成為美國可以絕對依賴的可靠機制。

在這三個機制之外,另一個鮮明態勢是美國有意以北約戰略任務向印度-太平洋地區轉移為紐帶,促進跨大西洋聯盟和跨印度-太平洋聯盟圍繞新的戰略「挑戰」進行新的整合。

俄羅斯烏克蘭的戰爭為西方在二戰及冷戰後面對共同的目標再度團結起來,並更緊迫地將其戰略視野延伸到印度-太平洋,升級對中國「威脅」的定位,提供了契機。

作為一個印度-太平洋地區的大國,日本對中國的崛起和外交政策的變化格外敏感,也更為重視,因此,日本勢將利用主持本屆七國集團會議的機會,大力聚焦中國,推動盟友及夥伴在「中國威脅」、自由開放的印度-太平洋倡議及台海局勢等方面凝聚共識,協調立場和行動。

而這次會議恰逢美國對華戰略成型、俄烏戰爭進入如何收尾、台海局勢風高浪急的敏感時刻,超級大國亦有與日本聯手開好本次會議以應對中國的強大動機,其走向引人關注。

第二個方面是軍事上備戰。

日美及其盟友與夥伴已經並正在繼續為東亞-西太平洋地區發生新的戰爭局面預應佈局。

比起前首相安倍晉三,岸田文雄內閣更大膽地利用地區形勢,採取實際步驟,在國家安全戰略和防衛政策方面邁開大步前進。

依照計劃,一旦日本在今後五年將軍費提高60%,將一舉使其成為世界第四、印太第三軍事大國。這是直接為東亞-西太平洋地區發生戰爭事態提前進行部署。

日本新的國家安全戰略和防衛戰略方面的四個文件,力推自衛隊實現三項突破——使其具備「反擊能力」、「持續作戰能力」和「防區外防禦能力」,大幅突破了「專守防衛」原則,將使日本自衛隊獲得實施先發制人策略、打擊對手軍事基地和持續作戰的能力。日本新增部署改進型12式地對艦導彈和美制「戰斧巡航導彈」、美制JASSM隱形巡航導彈以及着重加強西南諸島的軍事建設,特別是擴充部署130座導彈和彈藥庫(其中70座在五年內建成),都是明顯針對東海、台海「有事」而做的安排。

為了應對戰爭態勢,日本在與美國歷史悠久的「安保同盟」的基礎上,正在積極拓展與關鍵夥伴——比如澳大利亞、英國——的准盟友關係,締結《相互准入協定》。岸田文雄訪英期間,推進《日英相互准入協定》(RAA)談判,將是重要內容。

日方開展一系列戰備重點在加強自身能力及提升與盟友及夥伴的協同能力兩個方面努力,可以說,沒有任何一個印度-太平洋國家比它更踴躍、充分和全面地進行大規模的作戰準備。

華盛頓也在加緊做好台海戰爭的準備。

從戰略層面說,美國行政當局和國會分別以不同方式宣示美國介入台海局勢的決心,包括總統拜登屢次「說漏嘴」聲稱要「保衛台灣」,而美國從議長及以下的國會參眾議員訪台也成了家常便飯。

從戰術層面說,美國近來明顯加大了對台軍售的力度,尤其是俄羅斯對烏克蘭的戰爭增強了華盛頓的緊迫感,美方更加注重與台方一起加強對安全形勢的評估,並提供更具針對性、戰術性和實戰性的軍事裝備。

美國不久前宣佈對台出售1.8億美元的M136「火山」布雷系統、美方並同意台增購便攜式「毒刺」導彈及「海馬斯」多管火箭炮——它們在烏克蘭抗俄戰爭中發揮了極大的作用,這場戰爭對台海局勢的影響由此可見一斑。

美方近來一系列對台軍售項目都顯示出其對台海局勢緊張加劇的憂慮加深,並凸顯出明確的實戰化傾向。

第三個方面是高科技遏制。

科技事關一個國家核心競爭力。美國對華戰略競爭政策的實施,科技競爭和高科技遏制走在前頭,並具備了冷戰的特徵。

美國當局對戰略競爭的重視,從剛剛難產誕生的眾議院新任議長麥卡錫甫一上任就推出「美中戰略競爭特別委員會」可見一斑,麥卡錫在投票前稱,對於未來,美國最大的擔憂就是落後於中國,「事實是,我們對中國的依賴所構成的危險是可怕的」。

沸沸揚揚的華為、中興事件是美國對華採取高科技遏制手段的標誌性事態。拜登當局正在努力推動盟友與華盛頓協調,建立一個針對中國的「晶片聯盟」,阻止國際社會對華晶片供應,以遏制中國的高科技發展和相關軍事建設。

去年12月中旬,美國商務部宣佈了最新一批被列入貿易黑名單的21家中國高科技企業。

在美國對華戰略競爭政策的實施中,高科技遏制走得最遠,最根本的在於,科技實力決定一個國家經濟發展韌性和可持續能力,決定一個國家的軍事能力。遏制中國高科技發展,很大程度上意味着美國為參與東亞-西太平洋地區的戰爭做好了打算。

第四個方面是人權上對抗。

人權對抗白熱化。西村康稔在美期間與美國貿易代表戴琪一起做的一件重要工作就是圍繞「供應鏈中的人權和國際勞工標準問題」進行協調和磋商,並在會後簽署了一份合作備忘錄,確定聯手成立一個「促進供應鏈中的人權和國際勞工標準的工作組」。

根據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的一則聲明,美方將有多個政府部門參與這個工作組,包括貿易代表辦公室、國務院、商務部、衛生與公眾服務部、勞工部、國土安全部、海關和邊境保護局、移民和海關執法局、美國國際發展署及其他政府機構。

從這份備忘錄及聲明看,美國領導下的西方聯盟與中方的人權對抗已經不再停留於意識形態競爭而是將其滲透到國際貿易和供應鏈建設中,更具影響力,並且涵蓋的範圍極為寬泛,另一方面,隨着七國集團峰會的東道國與美國簽署這份備忘錄,日方將會將其提交至七國集團峰會共同討論,為西方主要工業國家一起共同發起人權合作鋪平道路,將其變成西方的集體意志。

由於岸田文雄訪問主要西方大國及本屆七國集團峰會的時機極為微妙——俄羅斯對烏克蘭戰爭進入關鍵階段、美國對華戰略競爭進入實戰化、西方紛紛在國家安全戰略及聯盟戰略中對華進行新的戰略定位、東亞-西太平洋地區暗流洶湧,因此西方對華在四個方面漸行漸遠的態勢,恐將在新一屆西方核心俱樂部年度峰會中朝着進一步制度化、常態化和長期化方向發展。

責任編輯: 江一  來源:丁咚 亞歐視點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3/0113/18545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