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鮮事 > 萬花筒 > 正文

一個人手裏的錢,暴露了他的人品

心理學家扎采賓說:「沒有交往,人類連最簡單的活動也不可能進行。」

吃飯穿衣,走路說話,住房......都依賴於社交。就是你很不合群,你起碼得去菜市場,和攤販扯幾句。

社交的好處,不言而喻,但是如何選擇社交,卻需要慎之又慎。

今天,和大家探討一個話題:一個人手裏的錢,暴露了他的人品。

談錢是一件平常事,也是試探人心的方法。通過了解錢的來源、用處,對金錢的態度,就能看到很多的問題。從而知道,你應該和誰交往了。

01

錢變成了燙手的山芋:來路不正。

不義之財,得來不易,花出去就更不易了。總有一些人,抱着金銀財寶,過着戰戰兢兢的日子。這樣的錢,在誰的手裏,就說明了誰的人品有問題。

電視劇《新白娘子傳奇》裏,修行千年的白素貞,為了幫助許仙過上好日子,偷了一把庫銀。

當許仙拿到銀子之後,不僅不能好好花錢,還惹來了官司。許仙的姐夫李公甫在官府當差,知道許仙的行為後,是非無奈。

經過審訊,許仙被發配到江蘇。白娘子也因此愧疚不已。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任何人,做了壞事,都會在某個時間裏曝光。如果在曝光之前,做賊的人,會戰戰兢兢,比窮苦的人更命苦。

在古人的文章中,常常有「索命、噩夢」等因果報應在其中,也就是倡導一種積極向上的社會風氣,警醒那些惡毒的人,捨去惡毒的心,不是你的錢,別伸手。

我的小舅舅,很長一段時間在照顧我的外婆,同時他還管着外婆的存款。

外婆去四舅舅家住的時候,才發現自己的存款不翼而飛了。小舅舅不承認自己拿了。

一晃過了一年多,小舅舅主動拿出存款,說:「這些天,我都沒有睡個安穩覺。」當然,家裏的人都原諒了他,從此家庭氛圍更加好了。

作家比切·斯托說過:「一個人的靈魂比全世界所有的金錢還要貴重。」

做人要有良心,要讓自己的靈魂更加高尚。不管是算計了外人的錢,還是家人的錢,都是良心丟失的事情,拿到了錢,就是害了自己,還讓外人嗤之以鼻。

02

錢變成了感情互動的基礎:富有愛心。

一位主持人說過:「愛越分越多,愛是個銀行,不怕花錢,就怕不存錢。」

人品好的人,不僅會自己花錢,還會花錢去做一些感情互動的事情。為別人花錢,就是存入了很多的感情,從而促進了社會的和睦,也成就了自己的名氣。

明代作家馮夢龍,寫過一個叫施復的農民,祖祖輩輩靠養蠶、織布過日子。

他靠勤儉節約,得到了不少的錢,然後買下了鄰居的老房子,進行翻修。忽然,他發現牆頭上有幾塊銀子。

過了幾天,附近村裏的薄老兒找到他,說銀子是他弄丟的。但是,薄老兒認為,既然銀子丟了,說明自己沒有命去享受銀子,就算了。

施復讓妻子蒸了包子,說:「既然你不要銀子,帶幾個包子去路上吃吧,別餓着了。」

原來,銀子都在包子裏。薄老兒非常感動。

詩曰:「灘闕巧逢恩義報,好人到底得便宜。」

幫助了落難的人,那麼自己會得到好處。一旦名聲傳出去了,找任何人合作,都很容易,特別是做生意的人,好名聲,比金子更可貴。

在家庭里,如果你積極幫助家人,你就是大家長,能得到家人的愛戴。

紅樓夢》裏的賈母,常常拿出自己的寶貝,送給晚輩。比方說,拿出鳥毛做的衣服,送給了薛寶琴,把大褂給了湘雲。

現在,很多家庭,都會情感互動,平時送個紅包,在需要的時候,一起湊錢,成就某個人的事業。這樣的家庭,不僅人品好,還能越來越富貴。

相對來說,那些非常摳門,連請人吃飯都捨不得,還混吃的人,人品就不太好了。

03

錢能夠變成更多的錢:生財有道。

莫言在《蛙》裏寫了這樣一句話:「錢不花就是一張紙,花了才是錢。」

不管你手裏有多少錢,如果一分都不花出去,那麼就說明你不能真正擁有這些錢。

從古至今,都鼓勵「開源節流」,並沒有讓所有的人,都只管賺錢,從不花錢。想要變成富人,就得讓收入更多,並且花錢的方法要得當。

現在,能夠說明一個人有致富能力的,是「錢生錢」。

只要走正道,賺的錢有來路,那麼賺錢和花錢,都是人品好的體現。

比方說,在小城裏,一些小攤販,雖然家庭不夠富有,但是他們很努力,也會接濟一些比自己更窮的人。這樣的人,就值得我們點讚和結交。

相比之下,那些摳門到極致的財主,不僅自己不花錢,還不願意幫助任何人,就不值得我們結交了。興許,他在賺錢的時候,還會算計你。

「君子愛財,取之有道」,這句古訓,說得就是賺錢見人品的道理。

04

人品好不好,不是用金錢的數量來體現的,而是用金錢的溫度和質量來體現的。

當你因為虧欠了別人一分錢而愧疚的時候,你的人品自然會變好;當你只懂得索要,不願意付出的時候,人品就會變壞。

不管是誰,只要在錢的方面,動了歪腦筋,就會有欲望,甚至因此陷入牢籠,做很多缺德的事情。

學會做金錢的主人,而不是奴隸,錢品正了,人品好了。

責任編輯: 王和  來源:布衣粗食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2/1231/18489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