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存照 > 正文

騎手:訂單中一半都是跑藥店取藥

12月12日中午11點,住在北京的夢婕點了一份外賣,1個小時後,頁面顯示‌‌「尚未有騎手接單‌‌」,這筆外賣的配送費接近30元。

夢婕的經歷並不是偶然。為了儘早吃到外賣,不少北京用戶學會了一項新的技能,同時在美團、餓了麼下單,賭哪個平台先接單。

回暖的徵兆還沒到來,餐飲行業的商家們又陷入了新的困局:收到外賣單子後,卻遲遲等不到騎手。

在崗人數僅1/3,單量漲了2倍

12月12日,北京朝陽區騎手劉敏出現陽性症狀。北京疫情高峰期來得猝不及防,劉敏成為眾多倒下的騎手之一。

自從北京全面推動復工復產以來,劉敏第一時間感受到外賣訂單的暴漲,她的騎行路線從清晰的幾條線變成了密密麻麻的一張網。‌‌「以前一天只送40單左右,後來幾天逐漸不可控,平均每天送80~120單。‌‌」

有一次,劉敏一口氣接了20個訂單,後台系統不斷催促她最後的送達時間。慌亂之下,劉敏打開手機,發現多個訂單被取消,頁面上方紅色字體提醒着她,三個訂單已經超時30分鐘。

根據美團外賣相關數據顯示,12月7日~9日,相比上周同期,送往寫字樓、園區等地址的外賣訂單增長了33.4%以上。

一方面消費者居家辦公需求增長,另一方面騎手人數趨於緊張,在雙重壓力下,北京迎來了最長的外賣等待周期。

劉敏所在的站點一共有24個騎手,由於一部分騎手提前返鄉,另一部分陸續確診。壓力轉移到剩下的6人團隊,而他們要完成整個站點超800份的訂單配送。有人一天送105單,按照配送費9元/單的報酬來算,騎手一天的收益最多接近1000元。

然而,高報酬往往伴隨着高風險,有部分騎手甚至用生命在跑單。劉敏的男朋友和她在同一個站點上班。因為站點人手不足,她男朋友不得不從早上8點忙到晚上10點,一天工作時長超過12個小時,每一趟的訂單多到塞滿整個電瓶車。‌‌「騎行在路上,整個車身都搖搖晃晃,保險起見,不得不犧牲速度,保證安全。‌‌」劉敏向記者說道。

商家也多了一份警惕心,面對隨時可能被取消的訂單,他們不得不放慢出餐的節奏,或者等到騎手到店後才開始備餐。‌‌「我接單後一般事先提醒用戶可能會有兩小時的等待時間。‌‌」劉敏向記者說道。

穿越半個北京城,一天進賬超千元

12月10日,‌‌「本地寶北京招聘‌‌」公眾號發佈的招聘信息顯示,包括達達外賣騎手、物流一線操作員、物流快遞員等崗位,招聘人數多達上萬人。

在外賣騎手人員緊缺的情況下,有一部分零工擠進搶單大潮中,他們像訂單運輸的接力選手,維持着這座超大城市的運轉。

一周前,北京某大學研究生陳斌加入外賣眾包的隊伍。對於新手來說,每天的奔波送單像是一場障礙重重的通關。他對北京的路線圖並不熟悉,經常迷失在小區密密麻麻的單元樓里。除此之外,陳斌還遇到過不少狀況,比如找不到商家門牌號、用戶臨時退款、送錯地址,包裝受損等等。

有一天晚上,在返程回家的路上,陳斌的電瓶車電量告急,他只能拎着電瓶,騎了三公里的單車才到家。北京夜裏零下10度的寒風吹得人直打哆嗦,街道上的人流量也很少,而那些匆忙地出現在街頭巷尾大多是配送途中的騎手。

‌‌「雖然還沒有收到過一次好評,但是讓我欣慰的是暫時也沒得到過一次差評,大家都包容了一些小失誤。‌‌」陳斌向記者說道。

在長達7天的送餐過程中,陳斌覺得自己與城市裏的普通人有了一種奇妙的連接,在他的訂單中,有一半都是跑藥店取藥,在他看來,每筆訂單都寄託着一個家庭的希望。

此前,美團買藥在京津滬等8城開通‌‌「全城找藥‌‌」,用戶的藥品搜索範圍從過去的3至5公里擴大到全市,並對超過配送距離的訂單喚起跑腿服務。閃送平台數據顯示,12月1日至12日,北京用戶醫藥類訂單環比11月同期增長2194.6%。

‌‌「每次對話框裏出現用戶的感謝時,我就覺得這一單沒有白跑。‌‌」陳斌在社交平台上更新了多條有關送外賣的筆記。‌‌「感謝你們幫我們度過難關‌‌」‌‌「辛苦啦,感謝你們‌‌」網友的評論總是支撐着他一次次地衝進北京的寒夜裏。

北漂三年的李威也是堅持在配送一線的跑腿小哥。他想過無數個理由避開這次危險的考驗,比如每天出單感染的風險很高,北京夜晚的大風容易侵蝕意識。

不過,李威最終沒有放棄做‌‌「天選打工人‌‌」的機會,他想趁着現在缺人,多賺一些錢過年回家。‌‌「現在跑腿費也高了許多,一個20元的單子,過了半小時無人接單,通常會漲到40元。‌‌」

如果說陳斌像是百米衝刺的運動員,李威的騎行軌跡更像一場考驗耐力的馬拉松,他的騎行半徑常常超出20公里。

12月以來,李威平均每天的騎行路程超過400公里,他接過一趟最遠的訂單是從西城區送到北京、廊坊的交界處,全程超過60公里,跑腿費接近300元。一天下來,進賬超過1000元並不算難事。

‌‌「賺的都是辛苦錢!‌‌」李威常常把這句話掛在嘴邊,老家的朋友們形容他活得像個超人。只有李威自己清楚,每次超長距離的配送意味着多次與風險插肩而過,他遇到過比自己還拼的同行,對方一天跑了800公里,收入超過2000元。

‌‌「總會有人鋪路去做積極的事‌‌」

12月15日凌晨1點,陳斌送完一天的單子回到家。為了能接到更多的訂單,一周前,陳斌提交了閃送報名申請,他打算今年寒假繼續跑單。

感染新冠的第四天,劉敏的情況稍微有了好轉,燒退了,也能正常說話。她迫不及待地想回到站點開工,剩下騎手的工作量接近飽和。‌‌「群里和我同一批中招的騎手慢慢緩過來了,我相信運力很快能夠恢復。‌‌」

和大多數人一樣,夢婕在焦慮和不安中,收到了一次次超時的外賣訂單。她經常看到有電瓶車停在家附近的單元樓下,小小的車輛被幾十個包裹淹沒。夢婕能聯想到在北京寒冬下,電瓶車搖搖晃晃地行駛在街道上,騎手們穿越重重障礙送貨的場景。

‌‌「出現問題總得有解決的時間,總會有人鋪路去做積極的事情。‌‌」這是夢婕在這座城市感受到的安全感。

(文中受訪者皆為化名。)

責任編輯: 李廣松  來源:時代財經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2/1221/18446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