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科教 > 正文

原來鵝絨是在大鵝的慘叫聲中活生生拔下來的

原來鵝絨是生拔下來的,在大鵝慘叫聲中,工人快速把鵝身上的絨薅乾淨。1件羽絨服最少需要7隻大鵝的羽絨,鵝的一生中要被拔3次毛,前2次是活體拔毛,最後一次是宰殺後拔毛。人類為了保暖,活生生拔鵝毛,尤其是大鵝脖子及腹部下面的絨保暖性極好,想想鵝肝殘忍的製作過程,拔毛還算是「仁慈」的。

小時候家裏春天養鵝,夏天可以拔毛一次,拔的主要是絨毛,然後殺鵝的時候在拔一次毛,那個時候一隻老鵝拔毛一次給10塊錢,殺鵝免費,鵝絨300元/斤,大的鵝毛10多塊錢一斤。現在的價格要貴很多了,當然也並不是所有的鵝都可以拔毛。

家鵝的壽命一般可以達到28-50年,小鵝3個月左右就能長成大鵝,如果規模化養殖70天左右就能達到出欄條件。一些大型養鵝廠一年內就能從鵝身上活拔下來幾十噸鵝毛,能創造出除鵝蛋和鵝肉之外的另一項重要收益。鵝絨是羽絨服的重要原料,所以活拔鵝毛在全球都有發生。

鵝絨的絨朵是羽絨的本體與價值所在,棉花、蠶絲、化纖、羊毛等纖維都是線性的,而絨朵是立體球狀,由一個絨核和放射出的許多絨絲組成的朵狀結構,就像蒲公英的種子一樣。每條絨絲都是有大量極小的鱗片疊加而成,每個鱗片中間都是空的菱節,裏面有不流動的空氣,並且絨朵之間也會固定大量的空氣,空氣的傳導係數最低,所以鵝絨會非常的保暖。

視頻中大鵝的雙腳被綁住,躺在地上工人迅速把脖子和腹部的鵝絨拔下來。其實這些鵝被提前餵了「快拔靈」,這是一種專門為拔鵝毛研發的藥物,這種藥物在鵝體內可以讓鵝絨與皮膚更容易分離,減輕鵝的痛感,也算是給鵝的一種福利吧。如果沒有吃這種藥直接生拔就會疼的渾身哆嗦,可能發生嚴重的感染,甚至大鵝會被活活疼死。

大鵝吃過藥後需要在水中洗乾淨身上的泥土等雜物,身上的水干後便可抓鵝拔毛了,此時鵝毛就像被燙過的雞毛一樣,拔起來不費力氣,最主要是鵝不會很痛,也不會流血,羽絨產量高,質量也要好。

拔毛的時候,要根據鵝毛生長的鬆緊情況來決定,當鵝絨很緊密的時候,千萬不能過分用力,此時要減少每撮毛的根數,用柔力拔起,並變換位置不能把毛拔斷,不然會留下毛根,影響新絨毛的生長。如果不小心絨毛被拔斷了,只能等到第2年換毛時才能重新長毛了。

先拔大鵝腹部的絨毛,接着是兩肋、胸、肩、背等部位。有的大鵝對疼痛非常敏感,並且脾氣火爆,此時工人常用的辦法是灌白酒。用注射器套上細管把白酒推進鵝的食道膨大部,10分鐘後鵝就會有點「飄飄欲仙」了,此時在拔毛就不會那麼抗拒了,雖然心裏也是不願意。

一般第一次拔毛剛烈的大鵝才需要灌白酒,此時鵝的毛孔會緊縮,拔起來很費勁,需要的時間也會很長。第2次就不需要灌白酒了,因為大鵝有了第一次的體驗後就順從了。手生的工人一隻鵝需要15分鐘才能拔完,熟練的工人5分鐘就能搞定,並且隨手把拔下來的羽絨、刀翎、片毛分門別類整理好。

並不是所有的鵝都可以拔鵝絨,也不是一年四季都可以隨手活拔鵝絨的,要根據鵝的品種,生產習性來決定的。被拔了毛的大鵝會小一圈,抗寒能力也會降低,精心餵養50天後,還要經受第2次拔毛拔毛,如果身體素質好的鵝可能還要經歷第3次、第4次,甚至在被屠宰之後還要進行最後一次拔毛。

什麼樣的大鵝才能拔鵝絨呢?速生鵝顯然不行,一般是養殖周期較長的肉用鵝才適合,當小鵝經過3-4個月後就會長大,此時就要經過第一次拔毛。如果養殖周期只有3個月左右的鵝就不適合拔毛,如果你給它拔毛後,還要經過40天左右才能上市,這樣飼養周期會延長,算上飼料等成本就會得不償失。

一些肉鵝的生長周期要長很多,在鵝生的第100天就可以第一次拔毛,然後在上市前40天還能進行最後一次拔毛,這樣總體來看對鵝的生長和肉質影響不會很大,但會對鵝的心理造成極大的陰影。

國外很多地方經常抗議這種活拔鵝絨的方式,一些動物保護組織會說這種方法太殘忍了,有違動物保護法,因此要求鵝絨企業只能在鵝被殺死後才能拔鵝絨。這就導致了鵝絨價格直線上漲,比如加拿大鵝這個品牌就是這樣要求的,並且加拿大人工貴,導致羽絨服變成了奢侈品。

蓬鬆度是衡量羽絨保暖程度的重要指標,4大天然保暖材料棉花、羊毛、蠶絲和羽絨中,羽絨的保暖性能最佳,鵝絨的蓬鬆度是棉花的2.8倍,羊毛的2.2倍。因為羽絨是現階段保存空氣較多的材料,它天然的蓬鬆結構能捕獲更多空氣,大量空氣又帶來更好的隔熱性,這才奠定了羽絨服在保暖界的王者地位。

隨着科技的發展,很多新的材料也可以代替鵝絨,比如P棉、C棉、T棉等只要保持持一定厚度,比羽絨服更保暖且不怕潮濕。珊瑚絨、搖粒絨、石墨烯紡織保溫材料,甚至太空材料氣凝膠等也是可以替代鵝絨的材料。

責任編輯: 夏雨荷  來源:科學風暴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2/1220/18440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