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作為全球最大退燒藥生產國,為什麼中國還缺藥

大城市沒有退燒藥,我問了老家親戚,小縣城也沒有退燒藥可買,全國都缺貨。缺藥可以理解,但為什麼在12月7日放開後,到目前已經10天了,仍然沒有藥品大量填補上來? 要知道,中國是全球首屈一指的退燒藥生產基地。全球撲熱息痛、布洛芬一半的產能都在中國。只要做好規劃,提前一段時間預判,產能不是問題。另一位網友的說法也證實了這點,即藥企獲得「要趕快生產退燒藥」的這個信息的速度和普通網友是一樣的。這確實有點搞笑。 中國的放開其實是「防不住」了,是被動行為。文件中的「宣佈放開」,不過是承認現實。

△本人路過藥店門口拍攝

對於很多人來說,現在最焦慮的不是會不會陽,而是沒有退燒藥。大城市沒有退燒藥,我問了老家親戚,小縣城也沒有退燒藥可買,全國都缺貨。

退燒藥缺貨,表面上來說是供不應求了。當然我們要特別點名一些人不講武德,囤了遠超過自身需求的藥,還在小紅薯之類的平台上曬藥,好像這是很光榮的事,真的很無語。

正常情況的備貨量肯定是不能滿足應急需求的,因為以目前這樣的搶購方式,相當於把接近一整年的需求都集中到一兩個星期來了,任何調劑都解決不了這種問題。

但這裏要說的是另一個問題:缺藥可以理解,但為什麼在12月7日放開後,到目前已經10天了,仍然沒有藥品大量填補上來?

要知道,中國是全球首屈一指的退燒藥生產基地。全球撲熱息痛、布洛芬一半的產能都在中國。只要做好規劃,提前一段時間預判,產能不是問題。

再回頭看12月7日的發佈會,國家衛生健康委醫療應急司司長郭燕紅當時是這樣說的,「相關的藥物在新冠治療過程當中是不可或缺的,已經要求縣級以上醫療機構,要加強對這些對症治療的藥物以及抗病毒藥物,包括中藥、西藥和抗原試劑進行一定的準備。」

看這段發言中可以看出,有關部門完全沒有預判到缺藥會嚴重到什麼程度,沒有對市場需求量、目前的庫存量進行哪怕很粗的評估,否則就不會連「提升產能」提都不提,更沒有提出任何應急預案。

為了驗證這個猜測,我請朋友向國內某生產退燒藥的重要企業打聽了一下,得知他們確實是在「新十條」發佈以後才開始提升產能的,而在此前毫不知情。

這位朋友表示,一般到了冬天,因為是流感季,企業相應會提升一些產能,但是完全沒有預料到會突然放開,然後如此缺藥。而他們提升產能還是地方經信委在放開以後通知他們的。

考慮到從提升產能到藥品分發、供應到各藥店需要一個周期,所以目前放開一段時間仍然非常缺藥就能理解了。

另一位網友的說法也證實了這點,即藥企獲得「要趕快生產退燒藥」的這個信息的速度和普通網友是一樣的。這確實有點搞笑。

其它各方面的信息也可以作為佐證。比如,網上流傳一份「工信部發函商請協助生產連花清瘟膠囊」的文件,文件的日期是12月10日,再次證明工信部也是在這個時候才意識到要多生產連花清瘟。

有消息認為,這個函件還是以嶺藥業主動請示了工信部,工信部才有這一舉動的。

另外,12月15日,中國醫藥發佈公告稱,已與輝瑞公司簽訂協議,將在協議期內負責輝瑞公司新冠病毒治療藥物奈瑪特韋片/利托那韋片(Paxlovid)在中國大陸市場的進口和經銷。

輝瑞的這款藥物,在今年2月11日已經獲得了國家藥監局的附條件批准進口註冊,3月份上海少量進口了2.12萬盒。目前突然達成協議再供應市場,可以說工作很倉促,在放開前根本沒想到要先儲備這款藥物以應對變化。

各方面的信息都說明了一點:在放開之前,並沒有任何評估藥物供應和儲備藥物的計劃。

這進一步說明,「放開」本身是很突然的,很多工作都來不及做。

我在此前的文章中就說過,中國的放開其實是「防不住」了,是被動行為。文件中的「宣佈放開」,不過是承認現實。

現在還要加上一點,即有關部門對於「防不住」的判斷也出現了偏差,即他們也許會感覺到「防不住」,但可能寄望於各地還會僵持一段時間,但沒想到形勢變化如此之快。

另外還可以進一步反推,聯防聯控機制於11月11日發佈的「新20條」也不是要「放開」,否則那時候就會制定應急措施。那時候開始評估藥物供應問題,也不至於成今天這個局面。

當然,我本人還有一種猜測,即不管有關部門有沒有預判到要放開,可能都沒有人去評估「要不要提升藥物產能以保供應」這件事。

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對某個政府部門來說,「評估產能、保障藥物供應」並不是一項常規工作,在正常情況下這是市場自行調節的問題。只有在一種情況下需要啟動這項工作,那就是得知要「放棄動態清零」時,更準確地說,是領導下命令時。

但是,當收到這個指令時,準備時間又不夠了。所以,就成了今天這個局面。

責任編輯: 方尋  來源:理性和自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2/1218/18434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