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文集 > 正文

金鐘:A4白紙為江澤民送終——評中共權力世襲制

作者:

一群烏鴉11月底在外灘飛過,習近平即晚向外賓宣佈江澤民上海病逝,同時給這位前任領導核心,一大堆偉大的榮譽頭銜。確定共產黨王朝的世系相傳:毛鄧江胡習。江澤民是第三代、他是第五代。也可以彌補一下二十大對第四代胡錦濤的失禮。12月6日的追悼大會,更是落力營造黨天下世襲的氣勢......巧合的對照是,江澤民和英女王伊麗莎白二世同年生、同年死,都高壽96歲。英女王在位七十年,工作到生命最後,享受了十天舉世尊榮的葬禮。江澤民在位只有十三年,已離休二十年。送葬依然不脫大會堂八寶山規格。幾天來,外國人對這位多才多藝的共黨領袖泄露了不少好感,中國人卻沒有忘記他是鎮壓天安門民運的最大受益者。

◎共黨首領獨有的民國高等教育背景

共產黨首領都有他們發跡的地緣背景。毛澤東是井岡山、鄧小平是劉鄧大軍、胡錦濤是清華大學、習近平是梁家河,江澤民呢?上海灘。這五代地緣政治,代表中共「打天下坐天下」的不同身段,各有各自的故事。江澤民1926年出生江蘇揚州,他在中共統治大陸73年的五朝元首中,具有獨特文化身份,是唯一的接受民國時代、完整的高等教育者;也是唯一通曉多種外語(據說有英日俄等四種)資歷者。1949年,江已從上海交通大學畢業兩年,是一個在南京上海政治活躍家庭中成熟、和中共關係不清的青年。因此,他的人生歷練和同期投奔中共(延安等割據區)的一群大有不同。

二戰後有「技術官僚治國」風潮。在歐亞多國和平重建中流行。據說蘇共政治局除了蘇斯洛夫外,都是有理工教育的工程師。中共建政後,江從上海一個食品廠、肥皂廠,轉入一機部任處長,1954-1956年派往莫斯科汽車廠實習,回國後在長春一汽動力廠,避過反右運動和大躍進運動,負責上海電氣研究所,多次帶隊出國考察。文革初,已是武漢熱機研究所領導人,受過批鬥,下放幹校。1971年再起,秘密派往羅馬尼亞援建15所機械廠。任一機部外事局副局長。到1980年前後,已多次出國為進出口,和特區引進外資與技術,領團赴十餘國考察貿易問題,1983年任電子工業部部長。1985年得汪道涵舉薦進入上海官場,任市長。從經貿着手擴大交通、吸引外資、改造上海......三十多年,可謂一名專業的「技術官僚」。

◎從技術官僚脫胎為專制極權主義者

但是,從1986到1989年,隨着權力上升,江澤民開始角色轉換,完全倒向鄧小平路線,強硬對付自由化傾向。北京八九學潮湧,江取締上海欽本立《世界經濟導報》,不用兵而壓伏學潮,受元老幫矚目,隱密上京取代趙紫陽,任總書記。在反攻倒算中清洗趙派,政改叫停。蘇東變天,跟風鄧南巡,穩定壓倒一切,悶聲發大財。十四大拉上海幫全面執政。1997年鄧死,十五大攀上權力頂峰,高層開會可用上海話。2000年前後,左右開弓,肆無忌憚。瘋狂鎮壓法輪功、迫害組黨潮,大逮捕維權律師。和普京拉關係秘訂中俄邊界條約,加入世貿 WTO。借911恐襲事件,靠攏美國......2009年卸任的江澤民,向部屬說,他當權十三年,只做了三件事: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將鄧小平理論寫入黨章、提出「三個代表」。

這番從技術官僚蛻變為專制政黨守門人的自白,正是中共在毛獨裁禍國殃民走投無路之際,尋求權力合法性的概括。屈從國際資本輸血求存,而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掩飾其理論上的崩潰,從鄧「禁止爭論」姓資姓社,到資本家可以入黨的「三個代表」,江澤民不是始作俑者,卻是這場賭博的操盤人。他們不以所謂「反修防修」徹底破產為恥,完全看不到蘇東和國際共運在道德和信仰上,站在自我完善的高地上。那就是蘇共二十大的反省到戈巴喬夫的公開化改革,最後完全否定共產黨存在的必要。中共面對大火熄滅,紅旗落地,在膽戰心驚中,選擇「掛羊頭賣狗肉」之計,以愚弄百姓,維持特權。江澤民眼看阿爾巴尼亞激烈反毛的「霍查主義」和他熟悉的羅馬尼亞暴君被就地處決......

◎洶湧澎湃的白紙運動為江澤民送終

上海癟三上了賊船,麵皮益厚。江不怕上海人笑話他:總書記是馬路上拾到一塊金幣;三個代表是「江澤民的三塊表」(代表先進生產力、先進文化、人民根本利益);拉資本家入黨,是拉妓女和老婆同床......「三個代表」入黨章又入憲,公然強姦民意,更開一個醜惡的先例:將黨國大法變為一黨供奉的「天地國親師」祭台......造成黨內外「三信危機」。在為江蓋棺時,卻大讚中共在蘇東危機後的「金蟬脫殼」,歸功於江的「雄才大略......高超的領導藝術」。江澤民能英文背誦林肯演說,也敢在西班牙國王面前梳頭。會唱京戲、意大利情歌,也會將南下避寒的元老侍候得無微不至。這哪是一輩子陷於毛式鬥爭泥沼的幹部,可以做到?無獨有偶,也許只有江青,可以和她這位同宗老弟比肩。他們都有上海灘「冒險家樂園」的投

機薰陶。只是時代不同,江青未能善終。

責任編輯: 李廣松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2/1211/18406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