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網聞 > 正文

當農民開始這樣做,經濟就要出大問題了

大規模毀掉物資,在任何時候,都意味着供給減少、財富毀滅、民眾變窮,這對經濟來講是一個極其不祥的預兆。在某些愚蠢的經濟學家和歷史學家看來,是「產能過剩」了,所以「黑心資本家」寧願「倒牛奶」,也不願意讓飢腸轆轆的民眾果腹。

當農民開始這樣做,經濟就要出大問題了

山東曹縣農民將10萬多斤蔬菜毀在地里,然後將土地犁平。原因在於當地層層加碼的「物流腸梗阻」。凡是外地來拉菜的車,必須提前三天進行報備,而鄭州和西北五省的貨車,即便提前報備也過不來;本地的貨車要拉菜外出,即便不經過風險區,回鄉後也要居家隔離七天。

於是,在冬天正是蔬菜緊俏的時節,一方面是想賣的蔬菜想出縣城比登天還難,但是時令不等人,菜爛在地里,地要輪作,只能全部毀掉;另一方面是消費者承受高物價,六個錢包被掏空。

記得今年春天,客商高價收購青儲飼料,農民將小麥青苗割掉賣給商家,有關部門和各路媒體紛紛發聲:「嚴禁毀麥」!這幫四體不勤五穀不分的人,把農民想得連賬都不會算,要指導他們怎麼使用自己的土地、如何處置他們的財產,並且把「糧食安全」這個大帽子扣到農民頭上。

這些人,「關心三農」的口號喊得比誰都響,乾的全是損害農民利益的勾當,農民多賺點錢就像是挖了他們家的祖墳。他們既不關心農民,也不關心糧食安全,他們關心的是自己的糧食安全。關心自己的糧食安全,為何他們自己不去種地,卻想方設法把農民鎖死在土地上?

還好,這次是各路官媒紛紛發聲,譴責這種層層加碼的「物流腸梗阻」現象,並且搬出了20條這個武器,質疑當地是不是違反20條?是不是「加碼傷農」?

當農民開始這樣做,經濟就要出大問題了

當農民開始這樣做,經濟就要出大問題了

當農民開始這樣做,經濟就要出大問題了

交通運輸部曾經明確貨車通行「即采即走即追」的要求。簡單地說,貨車前來運菜,司機只需採集了核酸樣本即可繼續前行,連核酸結果都不用等。更不能因為是「外地車」,就要區別對待、層層審批。然而各地在執行中卻紛紛走樣、層層加碼,把貨車司機折騰得要死,原因何在?

因為這時候交通部說了不算,一切都要為防控讓路。

加碼了,最多就是批評一下,對我自己的傷害最小,菜爛在地里,損失是別人的又不是我的;一旦不加碼,出了問題就吃不了兜着走。該怎麼辦,這賬誰都會算。地方官員也是行動人,也要趨利避害,追求自身利益的穩定和最大化,路怎麼走,就是註定的。

苦的是農民們,一季的生產血本無歸。

但是我們要再進一步。經濟是一個整體,不是草履蟲想像的頭痛醫頭腳痛醫腳,一個環節出現問題,整個經濟都會出問題,所以受損的是所有人。

大規模毀掉物資,在任何時候,都意味着供給減少、財富毀滅、民眾變窮,這對經濟來講是一個極其不祥的預兆。在某些愚蠢的經濟學家和歷史學家看來,是「產能過剩」了,所以「黑心資本家」寧願「倒牛奶」,也不願意讓飢腸轆轆的民眾果腹。

通過曹縣的事件,可以明顯看出他們的荒謬和胡言亂語。

毀物資的唯一原因,必定是生產遭到了破壞。而生產遭到破壞,除了自然災害,總是干預主義的結果,無一例外。誰要是再說所謂生產過剩、經濟危機是資本主義的固有缺陷,那只能說明他眼瞎。

首先要明確,生產,不是某些人簡單思維的把一件東西「從無到有」地造出來。所有我們享用的消費品,若追根溯源,都來自於兩個最原始的生產要素:土地和勞動力;外加上時間,因為所有生產都必須耗費時間,而擁有更多的資本,就意味着在時間上快人一步。那麼,一件供我們直接享用的消費品,總是從土地和勞動力這兩個原始要素相結合,加上各種互補的資本品,一步一步、一級一級轉換而來。

由此可見——以蔬菜舉例——從種子下到地里,到耕作、施肥、除草、收割、檢測、保鮮、運輸、裝卸、包裝、廣告……等等一系列過程,都是生產活動。

一句話,從農民的地里來到你家餐桌上的所有過程,都是生產,缺了哪一環都不行。

市場經濟就是一個大規模生產、大範圍分工交換合作的制度。那麼,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問題,都意味着生產遭到了破壞,都意味着它來不到你的餐桌上。更不用說最關鍵的物流環節。把物流堵死,就相當於把橋樑和道路全部炸毀,就是讓將所有人回歸原始的自給自足的貧窮狀態。

不僅如此,看似簡單的蔬菜生產,處在長長的產業鏈之中,牽一髮而動全身。蔬菜生產出現問題,也就意味着蔬菜生產商對上下游的需求減少了,那麼,上游的種子、化肥、農藥、機械設備和器具等等的生產,以及下游的收割、裝卸搬運、汽車生產製造、交通物流業、商業批發零售等等都會受到影響。

這就是經濟運行的「蝴蝶效應」。

試想,假如出問題的不是蔬菜種植一個行業,而是許多行業,結果是什麼?

工廠倒閉、百業蕭條、供給奇缺、工資下降、物價上漲、工人失業……不幸的是,這正是我們目前面臨的狀況。之所以還能撐很長時間,原因在於,40年改革開放積累的巨額資本,還經得起這樣的消耗,但是,照這樣下去,地主家也會沒餘糧的。

在消費這一端,會出現什麼情況呢?

要知道,蔬菜生產,以及它的上下遊行業,背後都是人。種子化肥農藥機械設備交通物流商業零售,都是靠人在做的,這些行業受到了影響,意味着這些從業者實際工資要下降、或者失業了。

每個人都既是生產者又是消費者,你是用自己的生產換來錢,然後用錢來交換急需的物資滿足生活需求的。不生產了,拿什麼換錢,拿什麼消費呢?

所以,先有生產,後有消費。

那如果許多行業生產都遭到了損害,怎麼消費?

所以在經濟不景氣的情況下,你就是生產了,也沒有人消費。不是他不願意消費,而是他無法生產了,所以消費不起,他得把極為有限的財富用於最重要的目的:先吃飽活命,其他的就不要想了。這時如果還有人要「刺激消費」,那就是進一步的毀滅財富、消耗資本、有今天沒明天,只會使未來的境況更差。

再說了,消費還需要刺激?是個人就會消費、就必然消費,因為他不消費活不了。只有生產蓬勃進步,人們有了更多的財富,才能夠消費升級——在滿足溫飽的基礎上追求更高級的生活。

所以,這就是一個惡性循環。苦的不僅僅是農民,而是所有消費者,也就是所有人都因此受損。

這世界上是沒有所謂的「產能過剩」的,更不存在所謂市場經濟的固有缺陷。在一個自由的市場上,人們的企業家才能會充分發揮,即使出現產出超過需求,那也是極小範圍和極小規模的,原因很簡單,價格機制會自動運行,企業家會迅速調整資源配置止損,為迎合消費者的需求而生產,最終達成市場出清。

只有在大規模的干預經濟之下,才會出現大規模毀掉「多餘」產出的情形。心碎的並不僅僅是農民,而是我們所有人。

那些支持嚴防死守的人,希望他們的錢包還夠鼓,不要工資下降、找不到工作、養老金縮水的時候哭爹喊娘,不要買菜買得肉疼的時候又要呼籲物價管制,那就是最無知而缺德的事。這一切,都是自找的。

然而正是他們的呼籲,把我們綁在了這艘巨輪上,所有人都要為此承受代價。

這是一場觀念戰爭。不要作壁上觀,因為所有人無法倖免。所有希望繁榮的經濟和美好生活的人們必須站出來,在這場觀念戰爭中贏得勝利。我們別無他途,唯有拿出觀念武器投入戰鬥。因為市場經濟,關乎人類生死存亡。

責任編輯: 夏雨荷  來源:漫天霾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2/1125/18339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