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對大陸出口創新低,分析:反映中國經濟疲軟
今年前10個月台灣對中國大陸和香港的出口明顯減少,創18年來新低。台財政部統計處長蔡美娜表示,這反映了中共經濟走弱的事實。
根據中華民國財政部11月8日公佈的數據顯示,相對其它市場,台灣今年前10個月對中、港出口表現偏弱,只小增2.2%;而對日本、東盟、美國和歐洲的出口則增了一至二成。
根據統計,僅今年10月單月,台灣對中國大陸與香港出口與去年同期相比就下降了9.2%,為近20個月來新低,對其餘四個市場則呈正成長,其中對日本出口較上年同月增長最高,達18.7%,主要原因是電子零組件需求穩健。對東盟增11.0%;美國增3.1%;歐洲增1.5%。
蔡美娜分析認為,對大陸和香港出口下降與中共的清零政策有關。此外,因樓市崩落等結構性因素而導致的中國經濟下滑,也影響了其對台進口量。
USCC年度報告:重審對中「永久性正常貿易關係」
美國國會轄下的美中經濟與安全審查委員會(U.S.-China Economic and Security Review Commission, USCC)15日公佈《2022年度報告》,報告指出,中國屢次以竊取智慧產權、補助國內產業等方式,破壞美、中兩國的貿易協定,傷害美國利益,建議美國國會督促美國政府,重新審視與中國的永久正常貿易關係(PNTR)。
美中經濟與安全審查委員會副主席格拉斯(Kim Glas)在15日的記者會上提到,美國國會在21年前通過對中「永久性正常貿易關係」,在該協定中,北京同意讓美國公平的進入中國市場,而華盛頓則同意讓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
然而,20年後,美國正面臨中國政府對國內產業的巨額補助、過度生產、知識產權竊取、以及貿易限制,上述問題大大損害了美國經濟,並且將美國的經濟與國家安全置於險地。」
美中經濟與安全審查委員建議,由美國國會、訴請美國政府評估中國是否違反「永久性正常貿易關係」承諾,若確認中國違背承諾,委員會更建議國會中止與中國的「永久性正常貿易關係」,並重新進行美、中雙邊貿易談判。
阿波羅網林億綜合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