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軍政 > 正文

印度退將看穿習近平「套路」 投書建議推動邊界解決或「實控線」劃定

中印雙方軍隊在邊界對峙。

中國共產黨二十大黨代會落幕,中共未來5年「領導班子」出爐,習近平獲得史無前例的「第3任期」。一名印度陸軍退役將領SB Asthana今天(24日)投書《歐亞時報》(EurAsian Times),指出習近平過去巧妙地運用邊界衝突、台灣問題等激發中國國內民族主義,幫助他減少國內的反對和抗爭,預期這樣的模式在未來5年仍將會持續,分析認為習近平在國內經濟、新疆維吾爾族議題、台灣問題和印中邊界問題上有輕重緩急的差異,建議印度政府應該利用現在這樣的機會推動印中邊界解決或實際控制線的劃定,獲得最有利印度的解決方案。

SB Asthana細數習近平「政績」,指習從「兜售夢想」崛起,說要打造「中國夢」,號稱要讓中國人擺脫貧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但實際上經濟表現相對較差、不受歡迎的「清零」政策、「一帶一路」倡議失敗、基礎能源供應不足、箝制香港引爆的抗議風潮以及新疆、台灣問題連帶引發國際關注。只是習近平卻仍然緊抓權力,甚至還能排除異已、擴張權勢,贏得前所未有的「第3任期」。

投書中分析,習近平對內以打貪腐和「造神」的習近平思想做為工具,有系統地消除對他政策抱持不同論調的異議分子和可能的競爭對手;在十九大時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一帶一路」等理念寫入中國憲法,打着「讓中國偉大」的旗號,「千方百計讓自己偉大」。但經濟放緩、「清零」政策壓力、銀行倒閉、基礎設施巨頭破產引發的住房詐騙以及最嚴格的個人監控所引發的不滿情緒措施創造了一種壓力鍋的情況,習近平則巧妙地構建自己作為反對西方霸權的論述,提醒中國人過去數百年的屈辱,透過打「受害者牌」,點燃民族主義,轉移內部壓力,現實上就反應在南海、東海、台海和印中邊界的喜馬拉雅山,形塑在他(習近平)強有力的領導下團結起來,對抗所有其他干擾,成功地確保「仇恨美國」情緒在中國的反應比「反習」情緒更強烈,幫助他最大限度地減少騷亂與分歧。

對於二十大在憲法中加入「反對和遏制台獨」部分,SB Asthana認為,這是因為習近平相信這種咄咄逼人的姿態將會為他的政權帶來利益和好處。至於習近平「讓中國再次偉大」計劃,中國加快在周邊地區的「漸進式蠶食戰略」。在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Nancy Pelosi)今年8月訪問台灣後的所謂「圍島」軍演,雖然沒看到美國以飛機、船艦威懾中國,但半導體晶片、微處理器等貿易限制及多數開發國家意識到全球工廠多樣化和與中國保持經濟距離的必要性,已迫使習近平強調「中國發展離不開世界,世界也需要中國」,企圖對抗西方的經濟脅迫。顯見這將是中共未來5年首要要解決的事項。

但是經濟問題引發的國內憤怒,不是誰離不開誰、或是誰需要誰,兩句話就可以平息解決的。2020年中方在拉達克(Ladakh)地區「具挑釁性」的軍事活動激起民族主義,幫助習近平平息新冠肺炎大規模封城經濟停滯的國內憤怒,對台灣問題的誇大也是同樣的邏輯。習近平受到「啟發」,推測在兩條戰線上將繼續保持「僵硬」的姿態。只是從印度的角度來看,北京要解決內外部壓力,這位退役將軍認為,印度政府現在應該推動邊界解決或「實控線」的劃定,因為習近平應該知道解決印中邊界問題的「政治成本」將遠低於與印度保持積極戰線對峙。

責任編輯: 時方  來源:新頭殼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2/1024/18205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