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2022的中國老齡群體:退休再就業狀況調研

隨着人口平均壽命的延長和健康狀況的改善,不少達到退休年齡的老年人仍有精力和意願繼續參與社會活動。8月下旬,以中國老年人才網的上線為標誌,「銀髮族就業」的話題再次提上公共議題,衝進人們的視野。

退休後再就業面臨怎樣的困境?銀髮族如何找到合適的機會重返職場?哪些行業對老年人就業最友好?為清晰地呈現老齡群體再就業現狀,國內領先的人力資源服務商前程無憂面向達到退休年齡的求職者(法定退休年齡:男年滿60周歲,女幹部年滿55周歲、女工人年滿50周歲)進行了訪談與調查,於近日發佈《2022老齡群體退休再就業調研報告》。

68%老年人退休後再就業意願強,三成受訪者有經濟壓力

《報告》顯示,68%的老齡群體在退休後有強烈的就業意願。就性別而言,有更多的男性求職者願意進入再就業市場(36.46%),比女性高出4.9個百分點。

根據調研,出於對美好生活的嚮往,46.7%老年人重返就業市場為尋求個人和社會價值。19%求職者希望發揮一技之長,繼續追求職業發展。34.3%求職者通過再就業補貼家用、增加收入來滿足更高層次的消費需求。

在被問及「再就業期間的主要開支」時,日常生活開銷(37.7%)、養老儲備金(21.3%)、為子女分擔壓力(18.3%)列為前三大主要負擔。

現階段,「生兒養老」傳統觀念正在改變,有些老人退休之後,主動或被動工作用於補貼子女生活。此外,旅遊等娛樂消費(8.3%)以及醫療消費(5.3%)也是老齡就業群體的主要支出方向。

在求職過程中,大多數老齡群體往往傾向於本地就業(擁有工作地的本地戶籍)而不是跨城工作。而本地就業最大的優勢是早已建立的穩定家庭關係和熟悉的社會網絡。

《報告》顯示,18.4%老齡求職者處於跨城工作狀態,其中有32%和29.6%工作在新一線城市(成都、杭州、重慶等)以及一線城市。

還有部分受訪者(28.7%)前往家鄉所在的省會城市求職就業。

八成老年人線下渠道求職,服務行業需求最多

傳統線下渠道是老齡群體求職時的主流方式,他(她)們大多通過自己的人脈資源獲取工作機會。

《報告》發現,58.3%求職者通過朋友、熟人、親戚家人的介紹實現再次就業,19.3%求職者會實際到店詢問招工需求,10.7%通過本地人才市場和專場招聘會求職就業。

同時,主流招聘平台(11.7%)也是退休老人再就業的重要渠道。

前程無憂等網絡招聘網站不僅為用工企業提供了招聘的窗口,暢通企業和老年人才溝通的渠道;同樣為求職的老年人提供了海量信息,將供需進一步匹配起來。

梳理網站可以看到,在前程無憂發佈招聘需求的崗位包括檔案管理員、保潔、財務等均標註着「退休」、「返聘」、「大齡」等字眼。

據調研,老齡群體在退休後選擇工作主要依據過往的職業經歷與工作技能來確定。

《報告》統計,對於有專業技能的求職者來說,財務會計、技術諮詢等崗位(16.3%)和書法老師、攝影師等培訓行業(9%)是他們的最多選擇。

對學歷不高但耐心細緻的求職者而言,則更多選擇從事服務業(41%)和後勤(20%)勞動密集型行業,如保潔人員、城市環衛工、廚師等崗位。

41.3%求職者受到年齡歧視,職場人迎面「延遲退休」挑戰

長期以來,由於歷史、文化等因素,社會上仍存在歧視老年人再就業的錯誤認識。現實中,距離實現「老有所為」還有一定距離。

《報告》顯示,老齡求職者在找工作的過程中,面臨的最大挑戰是年齡限制,41.3%的老齡受訪者曾因「年紀大」被公司拒之門外。

除此之外,能力和健康的身體也不可或缺。分別有28%和16.3%的受訪者表示精力不夠旺盛、沒有專業技能是再就業中面臨的難題。

根據《報告》,35.7%的子女對父母再就業表示支持;25.3%子女不想讓父母繼續工作受累,認為退休後應該歇息;24.7%表示心疼父母;僅有7.3%的後輩認為老年人再就業一定程度上搶佔了年輕人的工作機會。

對此,前程無憂資深職場顧問王劍表示,老年人再就業是相互選擇的結果,用人單位願意接受老年人,既有成本考慮也有崗位考量。有些崗位年輕人不感興趣也嫌工資低,對於部分不需高強度體力和複雜技術的崗位,返聘老年員工更是現實選擇。

責任編輯: 方尋  來源:六六腦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2/1024/18204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