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心靈之燈 > 正文

警惕你身邊「總是對」的人

前段時間,武志紅老師在直播間提到一個詞:

人際關係的苦海。

指一個人因為無意識的一些行為習慣,令身邊人紛紛對其迴避、遠離。

他分享了自己的一個經歷——

幾個月前,他跟公司的小夥伴對一些項目進行分析、整改。

發現小夥伴的積極性和配合度並不高,甚至還有些迴避他。

問及原因,對方回應道:

「武老師,我在你面前討論項目感覺很丟臉,因為你總是會用更高明的東西駁倒我,對我進行各種否定和攻擊。」

聽到這,武老師感到很詫異:

「天哪!我身為一名資深諮詢師,卻依然會不自覺地否定和攻擊他人,陷入「人際關係的苦海」。」

順着這份覺察,他開始串聯起周圍的人,而後發現:

這並不是個例,而是絕大多數人共有的困境。

在關係中,我們總是習慣去證明:我是對的,我是好的。

當真正這樣做時,就會令對方產生一種「我是壞的/不好的」的感覺。

如果對方沒有一個很好的容納能力,就會反抗:

你憑什麼把這些壞東西扔給我?

你憑什麼說我是不對的/不好的?

在這樣一種永無止境的糾纏、指責與推脫中,便形成了人際關係的苦海。

這時問題來了:

我們為何會陷入人際關係的苦海?

以及,我們該如何擺脫這片苦海?

關於這個問題的答案,武志紅老師總結出了:

一個人從自戀到自信,心智發展的3個階段。

01

第1階段:我是對的

當處於第1階段時——

人永遠在追求自己的「絕對正確性」,接受不了「我是錯的」,也接受不了負反饋。

甚至在別人眼裏他已經大錯特錯了,但他仍堅持自己是對的,排斥一切負反饋。

這份「追求正確」的執念,很容易形成偏執。

在關係中,如果一個人永遠是對的,則意味着對方永遠是錯的。

跟這類人打交道時,你會發現,

無論你說了什麼,做了什麼,正確與否,Ta的第一反應永遠都是:

否定/否認。

我認為……

你說的不對!

我是這樣做的。

你完全做錯啦!

你好像沒懂我的意思。

我什麼都懂,是你自己沒搞懂自己!

甚至有時候,你講的跟他講的是同一個意思,也依然如此。

你看起來有點疲憊。

不對!我只是有點累。

這種慣性否定的回應方式,時常給人一種被貶低的感覺。

雙方始終無法站在同一角度去探討問題。

這是一種很糟糕、很羞恥的感覺。

長此以往,它會令你充滿挫敗感,認為自己一無是處,一切都是錯的。

沒有人會喜歡一直停留在這種感覺里。

於是,面對這樣的人,你開始採取行動去自我保護:

要麼迴避與遠離——

就像生活中,面對那些自以為是之人,周圍人更多會採取避而遠之的態度。

「吵不過你,我躲你還不行嗎?」

要麼反駁與對抗——

就像生活中,那些凡事都要爭個是非對錯的夫妻,常年爭吵,永不消停。

「我沒有錯,都是你的錯!」

「胡說,明明是你的錯!」

其實呀,人之所以總是慣性否定他人,

並不是因為他有多正確,而是因為他內在的自卑——

害怕一旦同意別人的觀點,自己就會被否定、被牽制,甚至失去自我價值。

如果他意識不到這一點,不去面對自己的自卑,也不去自我提升,

那麼,他便很容易通過否定別人去維護自戀,從而陷入人際關係的苦海里,無法自拔。

02

第2階段:我是好的

到了第2階段——

人的姿態擺低了,開始具備一定的靈活性,且能夠承認:我有時是對的,有時是錯的。

但與此同時,他會追求另一個東西——迎合別人眼裏的「好人形象」。

這時,他就會不可避免地壓抑自己的感覺,圍着別人的需求轉,甚至不惜犧牲自己的利益,去成全別人。

這份「成為好人」的執念,很容易形成單方面付出。

跟這類人打交道,你會發現他們有一個內在模式——

只付出,不索取;

總給予,難接受。

當你有需要時,他會第一時間為你提供幫助,不求任何回報:

「小事而已,一點也不麻煩,不用在意。」

而當他有需要,你想提供幫助時,他卻總是習慣性地推開你:

「你忙吧,不用管我,我自己可以搞定。」

甚至在他被傷害時,他也會下意識地把委屈和憤怒壓抑下來,拒絕別人的補償。

「真的沒什麼,我根本不介意,別放心上。」

雙方關係缺乏流動性,變得越來越不平衡。

這種自我閹割的付出模式,時常給人一種受之有愧的感覺。

這是一種很被動、很疏離的感覺,令你感受不到自己的價值。

沒有人會喜歡一直停留在這種感覺里。

於是,面對這樣的人,你開始採取行動去自我保護:

要麼拒絕與遠離——

「憑什麼只有你可以做好人,而我卻不能?」

你開始像他一樣,努力壓抑自己的需求,拒絕他的幫助。

因為你不想成為關係中永遠的「壞人」。

要麼得寸進尺或忽略——

「既然你對一切都無所謂,那我就徹底忽略你。」

你開始心安理得地接受他的付出,不再想方設法去回報他。

從而進一步加劇關係的不平衡。

其實呀,人之所以總是強迫性為他人付出,

並不是因為他多享受付出的過程,而是因為他內在的虛弱——

總覺得必須多付出一些東西,才有資格獲得對方的愛與認可。

如果他意識不到這一點,不去面對自己的虛弱,也不去自我滋養,

那麼,他便會在過度付出中愈加虛弱,陷入人際關係的苦海,屢屢受傷。

03

第3階段:我是行的

到了第3階段——

人不再執着於通過貶低/討好他人,去追求「我是對的」和「我是好的」,

而是開始把焦點放在事情和目標上,且有一種基本的感覺「我是行的」。

它意味着,我們開始跳出人際關係苦海,逐漸將注意力回歸到事情上。

因為這個時候,人與人、人與事物之間構成了基本的三角關係。

比如,你和小夥伴一起做項目。

雖然只有你和小夥伴2個人,但你們之間還有共同的第三者:

合作項目。

你們把焦點都放在合作項目身上,不再執着於評判:

誰對誰錯,誰好誰壞,誰權力高誰權力低……

這時,人與人的關係就會變得很不一樣。

當不再通過貶低對方維護自戀時,關係雙方便實現了基本的平等,

這時,你們便能更客觀、誠實地看見對方,接納對方的真實存在。

當不再通過討好對方獲得價值時,你們之間便實現了基本的真誠,

這時,你們便能更直觀、坦然地表達自我,呈現自己真實的需求。

在這樣一種平等、坦誠的關係模式中——

你們彼此之間有了基本的信任,共同把焦點放在「把事情做好」上。

這說起來很輕巧;

但要真正做到,卻是相當難的。

因為在跟人合作過程中,我們難免出現緊張、敏感、羞澀、惶恐、焦慮等負面情緒。

當無法靠一己之力去消解時,就會不自覺地把焦點轉向對方,陷入人際關係的苦海。

這時很關鍵的一點在於:

尊重自己的感覺,確認「我能行」。

什麼是感覺?

所謂「感覺」,就是人和事物建立關係那一剎那的產物。

比如,

喜歡打球的人都知道,要想打出好球,需要有手感;

愛玩音樂的人都清楚,要想做好音樂,也需要有樂感……

而「尊重自己的感覺」,就是與很微小的事情建立聯結,一點一點的去相信,去確認自己的感受。

當你尊重自己的感覺,你的內心就會有一種對事物的基本感知與判斷,你也就尊重了事實本身。

比如,

當打球打出了手感,玩音樂玩出了樂感,你會在跟球/音樂建立聯結的過程中,一點點去相信、確認「我能行」的感覺。

這個時候,你就不再需要通過貶低、討好他人的方式來維護自戀、尋求價值感了。

寫在最後

來到這裏,你可能會問:

那具體要怎麼做,才能進入到第3階段,擺脫人際關係的苦海?

按照原生家庭的理論,

如果一個孩子在成長過程中,能夠從養育者那裏獲得足夠的肯定:

你是對的/你是好的。

那麼,他便自然而然地進入到第3階段,並將焦點放在事情本身上。

遺憾的是,絕大多孩子都很難獲得這份肯定。

因為在我們的文化中,養育者通常傾向於否定孩子,很少提出表揚。

而這,也直接造就了孩子成人後內在的自卑與虛弱。

也許,你就是這樣成長起來的;

也許,你至今依然停留在第1、2階段,在人際關係的苦海里苦苦掙扎着。

在此,我想先對你說一聲:「這一切,不是你的錯。」

其實呀,人的心智發展這件事,大多時候是急不來的。

在頭腦層面,我們也許可以很快學習、積累與模仿;

但在體驗層面,我們只能一點點去探索、突破與成長。

試着覺察自己目前所處的位置——

啊,我還停留在第1階段,常常不經意否定別人;

啊,我還停留在第2階段,常常習慣性討好別人。

試着理解和接納自己現有的狀態——

我否定別人,其實是為了證明「我是對的」;

我討好別人,其實是為了證明「我是好的」。

試着去探索、尋找新的突破口——

不去否定/討好別人,而是一點點把事情做好來,從中不斷確認「我能行」的感覺。

這的確非常不容易。

但這就是生命成長的過程。

我們可以試着用一輩子的時間,一點點恢復內在的力量,一點點恢復基本的自信,一點點擺脫人際關係的苦海。

由此變得愈發充盈、坦然與完整。

作者:天雅,華南師範大學心理學專業,廣州心協三級心理諮詢師,綿羊傾訴APP傾訴師。

責任編輯: 李華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2/1023/18201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