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網聞 > 正文

這個華裔孩子在美國考大學的紀錄片 令人心疼

美國頂尖大學的錄取規則,近些年來一直被飽受詬病:不公開、不透明、讓人摸不清的遊戲規則,更重要的是,學生的種族問題總是隱隱跟錄取率掛鈎。這個沒有明文規定的潛規則,讓無數辛苦努力申請,卻次次失望而歸的學生和家長們飽受折磨。

特別是,非常看中成績的亞裔家庭。

去年,一部拍攝亞裔升學紀錄片橫空出世,影片在年初的聖丹斯電影節上首映後立刻引起了熱烈反響。

該紀錄片不僅獲得了眾多獎項的提名,且把頂尖大學錄取中「是否涉及種族傾向」這個敏感問題,再次拋了出來。

《Try Harder!》

這部電影由 Debbie Lum執導,鏡頭對準了加州著名的公立高中Lowell Public High School的一群即將申請大學的高中生們。

這是加州灣區排名第一的公立高中,學校里大部分孩子都來自亞裔家庭。

學生對學校的評價

「來到這裏才發現,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跟我朋友其他上的高中比,我們學校就像個監獄。」

「每次上課就能感覺到,大家對上好大學有多麼渴望」

「Lowell高中根本就是虎媽的集中營」

「我朋友說,我上的是亞裔精英學校」

「這裏是終極自信粉碎機」

「這裏,是最好的。」

過去15年,美國頂尖大學的錄取率已經下滑了超過50%。

每年,全美各個頂尖高校都會來這裏招生,由於錄取人數有限,他們即是朋友也是對手。

為了有限的名額,這些孩子不得不從高一開始,就進入了瘋狂的競爭模式。

斯坦福,是這裏很多孩子的夢想。

然而,斯坦福是全美錄取率最低的大學之一,錄取率僅為4.4%。而每年斯坦福從Lowell高中招生的人數少之又少。

學校里流傳着一種說法,斯坦福「好像不喜歡Lowell高中的學生,認為我們是念書機器」。

斯坦福的招生官曾暗示,在他們眼裏,Lowell高中的學生只會機械的背誦,然後在考試的時候吐出來。

2020年,有學生當場問招生官:「為什麼我們學校的學生斯坦福的通過率這麼低?」

「是因為我們都是亞洲人嗎?」

斯坦福的招生官回應道,「如果你喜歡你們學校的學生都像一個模子裏刻出來的,請舉手。」

全場鴉雀無聲。

頗有經驗的老師也不斷跟學生們強調,試着把目光從斯坦福移開,申不進去可以試試別的。

「看看這些常春藤盟校,你有時候發現即使你條件都符合了你也進不去,因為,在很多情況下,這和一個叫種族的小問題有關。」

影片記錄了幾個孩子申請大學的過程,酸甜苦辣,五味雜陳。

這裏,有相當典型的,來自虎媽類華裔家庭的Alvan。從生活瑣碎到報考志願的選擇,從吃啥穿啥到宿舍被褥的安排,媽媽無一不要操心。

有來自開明華裔家庭的Ian,祖輩是最早來美打拼的中國人,家人世世代代都住在灣區,父母也都畢業於Lowell高中。因為吃過上學的苦,所以媽媽更希望兒子去社區大學,「希望他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有目標明確的Sophia,父母來自中國,打的一手好網球,參加豐富的課外活動,在別人都廣撒網的同時,她只申請了11所大學。她希望大學能幫她跳出華人圈子,接觸到更多種族的同學。

每個人的結局,也非常有意思。

Alvan遭到了所有常春藤學校的拒絕。最後去了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

Ian後來被埃默里大學牛津學院錄取。他說,他覺得媽媽對他最大的幫助,就是當他轉過身時,讓他看到他還有別的可能性。

Sophia,上了哈佛、哥倫比亞、布朗的候補名單,後被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和UCLA錄取,她最終去了UCLA。

此外,影片還拍攝了兩個非亞裔學生的申請經歷。

一位是混血女生Rachael,來自離異家庭,媽媽是非裔美國人,爸爸是白人。媽媽也是一位性格頗為強勢的虎媽。母女倆多年來相依為命。

Rachael非常爭氣,8所常春藤盟校里,有四所把她列入了候補名單,她接到了兩所的offer,最後選擇去了布朗大學。

但這樣的優秀,同樣因為種族問題受到了質疑。

有一個孩子當着她的面說,你能被錄取是因為你是非裔。

對於這種看法,Rachael清醒的表示,她認為是自己的努力才取得了今天的成績,跟膚色沒有關係。她也不想看到,本該像她一樣被錄取的亞裔學生,卻沒有被錄取,就因為他們的種族。

另一個孩子Shea是白人,同樣來自離異家庭。他是唯二的兩名在上AP Physics課的低年級學生。

影片拍攝途中他被房東趕出了家門,因為他爸爸吸毒。媽媽住在另一個城市,而他為了進這所學校,他必須搬來跟爸爸住,否則入學就不符合規定,但他覺得這樣的辛苦是值得的。

他每三到四天見一次他的爸爸,基本都是自己照顧自己,一個人吃飯一個人看書。

拍攝的過程持續了一年多,Shea肉眼可見的改變了。

在拍攝最開始,他雄心壯志地表示,自己必須要上到頂尖的大學,「否則我的夢想將無法實現。」

而在後期,他平靜的表示,自己已經放棄了對名校的執着,其實真正的成功,是在哪所學校都能找到自己的閃光點。

他也是五位主角中,唯一一個被斯坦福成功錄取的孩子。

紀錄片裡還有一個始終活在別人口中的天才學霸Jonathan chu,大家口中的他都是神一樣的人物,會拉小提琴,平均績點4.7,情商還很高。

有學生爆料,他曾經故意在生物測試中考了零分,因為這樣他就可以在補考中拿A來幫忙降低成績曲線(通俗一點講就是讓班裏其他同學的成績別顯得太差)....

老師批試卷的時候批到Jonathan:「他得了100,我怎麼一點都不驚訝,下次我出得再難一點。」

他被哈佛和斯坦佛同時錄取。最後選擇了去哈佛。

有意思的是,導演並沒有放這個「別人家的孩子」任何採訪片段,他的優秀只能在影片的一些角落裏被捕捉。

也許是因為他本身低調拒絕了採訪,也許導演認為,比起這樣神級的天才型選手,不那麼完美的普通學生,才更值得關注吧。

圖片截自inpendent lens,版權屬於原作者

影片的最後,大部分的學生都沒有去到自己想要去的大學,一位小姐姐無奈的說,我感覺努力了這麼久,結果進了一所不需要努力就能進的大學。

那幹嘛還要這麼拼?

接受採訪時很多孩子表示,這樣的錄取系統,會讓人感覺很無助。

眼見多年夢粹,卻搞不清自己哪裏做對了,哪裏做的不對,只能不斷push讓自己變得更優秀,希望在勝利的天平上多出那麼一點點的機會。

而更痛苦的莫過於,看到跟自己相似的同學,甚至不如自己的同學,卻被夢想院校錄取了。

不能按照自己想要的方式定義自己,真的是一件很遺憾的事情。

其實,遺憾和不圓滿才是人生的常態,包括潛規則,包括「不公平」。

但缺口,也是出口啊。

重要的是,「在認清生活本質後,你是否能依然對生活,心存熱愛。」

你拼盡全力對着目標衝刺的決心、經歷失敗永不言棄的鬥志、和面對失意坦然接受的勇氣,在以後的某個時刻,都是未來讓你成長蛻變的養分。

人生的賽道那麼長,其實所有的努力都不會白費。

責任編輯: 方尋  來源:北美省錢快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2/1017/1817242.html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