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人物 > 正文

美媒華裔記者的中國曆險記:跟監、被當成間諜

亞裔記者記者馮哲芸(Emily Feng)

報道中國新聞的外媒記者,有越來越多人成為新聞事件的主角,這能看出中國採訪環境這些年什麼樣的演變?美國國家公共電台(NPR)華裔記者馮哲芸(Emily Feng)就經歷了被中共政府監視與遭中國網民與媒體「網暴」的特派員生涯,她還看到了什麼樣的北京與中國?

「反華媒體又豢養了一個間諜!偷偷潛伏中國被揪出,她是誰?」在中國網易與百度上搜索「馮哲芸」三個字,會出現這樣的文章標題。美國國家公共電台成了中國網民口中的「反華媒體」,而馮哲芸的亞裔面孔,更讓她在網上飽受種種粗俗不堪的人身攻擊。

「我們被視作民族的背叛者,背叛了祖國中國,儘管在過去,我們與中國從來沒有過私人連結,也不曾在中國工作或居住過。」馮哲芸11日接收美國史丹福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頒發肖倫斯特新聞獎(Shorenstein Journalism Award)的活動上說道。

亞裔記者記者馮哲芸(Emily Feng)獲美國史丹福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頒佈的肖倫斯特新聞獎(Shorenstein Journalism Award)

馮哲芸被視為叛徒,在中國的網絡世界遭撻伐,網易上的文章還稱她是「被『洗腦』的一員」,「成為了西方的俘虜,並開始從事各種危及中共利益的活動。」

動輒被扣帽子、被當成間諜,這也是讓她「難忘」的北京特派記者經歷之一。

「媒體、地方政府與公安,在這兩年慢慢將外國媒體(記者)刻畫成間諜,指責外媒是外國勢力的代理人。」馮哲芸說,間諜的指控讓她感到很害怕,因為這為她帶來人身威脅,甚至要面對法律責任,儘管這完全不是事實。

一覺醒來被舉報上新聞

對馮哲芸來說,去年某個星期日的北京早晨,她看着自己成為地方媒體的報道主角時,更是如「驚醒」一般。那是在她撰寫貴州脫貧攻堅的報道播出半年後,她驚訝地發現自己正被中共國家安全機構調查,因為她遭貴州官員舉報,指控她「非法潛入貴州,運用『她的中國臉』來搜集敏感資訊。」

馮哲芸表示,這項指控是中共官方透過媒體對她進行法律威脅,並可能為她帶來非常嚴重的後果,例如被法院判處無期徒刑。儘管她最後沒有收到官方正式警告文件,但回想當時,她真的很害怕。

中共對外關係惡化外籍記者成出氣筒與人質仍有堅持

在馮哲芸被地方政府「舉報」前,她的同行、澳大利亞籍華裔新聞工作者成蕾已經在中共的牢裏。中共政府2020年逮捕成蕾,她當時是為中共央視所屬的英語頻道中國環球電視網(CGTN)擔任財經節目主持人。直到2021年2月5日,中共以成蕾「涉嫌為境外非法提供國家秘密罪」正式逮捕她。2022年3月31日,成蕾一案在北京閉門開庭,澳大利亞外交人員未被允許旁聽。成蕾被視為是澳中關係惡化的犧牲品。

像馮哲芸與成蕾所經歷的黑暗,前路似乎還不見光亮。馮哲芸認為,外媒在中國採訪的生態只會越來越糟。

但馮哲芸說,在中國的外媒會儘可能的不離開中國,因為大家知道,一旦踏出中國國境,要再入境便難如登天。外國記者們想留在中國,因為世界應該要全面的知曉中國的歷史、文化與人物故事,不論是正面或是負面的。但是北京害怕外國記者做出批判性報道,因此,透過不頒發籤證等方式,大幅削減外國記者在中國的數量。

馮哲芸認為,在過去三年,她能幸運的繼續留在中國的原因,是因為她是美國國家公共電台留在中國的最後一位記者,「如果將我驅逐,或是阻止我再進入中國,會代表中共驅逐美國國家公共電台,這對北京而言,會變成外交上的衝突升級。」

駐華記者出外採訪被跟蹤匿名受訪者遭騷擾

儘管馮哲芸能夠留在中國做報道,她的採訪也時刻被人監控,這是許多駐華記者都有過的經驗。而她的例子是:「每次出差採訪時,我都會被人跟蹤,儘管我儘量在出發幾小時前購買機票、車票,但我還是會很快地被跟蹤。」

此外,中共的審查也更嚴密且無處不在。馮哲芸指出,許多接受外媒訪問的受訪者會被騷擾,很多匿名的受訪者,儘管在廣播報道中做過聲音處理,但他們仍會被找到,還被中共政府威脅,這些受訪者後來常會聯絡馮哲芸,希望她把他們受訪的報道內容移除。

同樣參與頒獎活動的史丹福大學傳播學系教授潘婕(Jennifer Pan)在會上分析,中共排除外籍記者的作法,目的在為新聞主題設置框架,使中國社會只能關注政府想要人民關注的事,「中共官媒與中共政府控制哪些國際訊息可以流入中國。」但潘婕警告,中共若是持續限縮中國的新聞報道自由,官員對於實際的社會理解將不全面,這不利於中共官方有效的治理國家。

肖倫斯特新聞獎是史丹福大學以慈善家沃爾特•肖倫斯特(Walter H. Shorenstein)命名、每年頒發一萬美元的獎勵,給專門報道亞太地區新聞的傑出記者。

責任編輯: 時方  來源:RFA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2/1013/18155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