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國際財經 > 正文

美高油價原因:結構性問題和不良政策

2021年11月17日,加利福尼亞州里士滿的雪佛龍煉油廠一景。

石油業專家表示,美國的高油價是由美國石油生產和煉油不匹配、不良政策或政治敵對以及拜登政府的不作為造成的。

自3月以來,美國的通貨膨脹率一直居高不下,年度消費者價格指數(CPI)達到8.5%,為1981年以來的最高水平。能源價格在5月至8月間,同比上漲了20%至40%,引起了特別關注。

拜登總統和民主黨針對高能源價格提出了不同的解決方案,包括對石油公司徵收暴利稅、敦促加油站降價、實施石油出口禁令以及允許各國購買有價格上限的俄羅斯石油。

然而,石油行業內部人士和專家認為,這些措施不會奏效。美國石油巨頭雪佛龍公司董事長兼行政總裁米高·沃斯(Michael Wirth)拒絕了對石油公司利潤徵稅的想法。

沃斯告訴 CNN:「這個國家以前曾嘗試過徵收暴利稅。他們沒有達到預期的目標。這是非常基本的,如果你想從中獲得更多,你往往不會對它徵稅。」

石油出口禁令可能是災難性的

隨着通脹飆升,民主黨人一直呼籲白宮實施石油出口禁令。但專家和煉油廠老闆警告說,這不會降低汽油價格,反而可能帶來災難性的後果。

近期出口激增的石油大部分是「頁岩油」。美國能源聯盟(American Energy Alliance)高級副總裁丹·基什(Dan Kish)告訴大紀元,然而,美國的煉油廠旨在提煉重質原油或常規石油。

根據達拉斯聯邦儲備銀行(Dallas Federal Reserve)的分析,截至2021年11月,美國平均每天出口300萬桶主要為輕質低硫原油,每天從加拿大和其他外國供應商進口超過600萬桶主要為重質原油。

該分析稱,美國煉油廠沒有能力加工出口的原油(主要是頁岩油)。更新設施意味着煉油廠需要投資數十億美元,並獲得額外的排放相關許可證。基什說,在拜登政府的領導下,這是一項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他們使北美的化石燃料業務成為人民的敵人;這就是價格持續上漲的原因」,他說。

2022年9月27日,紅蘋果集團董事長兼行政總裁約翰·卡西馬蒂迪斯在紐約的辦公室。(Adhiraj Chakrabarti提供)

紐約億萬富翁、煉油商約翰·卡西馬蒂迪斯(John Catsimatidis)也持與基什相似的觀點。他告訴大紀元:「如果你不確定未來5到10年你所在國家的政策,為什麼要花10億、20億、30億美元?因為你必須獲得投資回報。「他表示這些煉油廠必須對華盛頓有信心,才會願意花幾十億美元更新設施。

基什說,石油出口禁令將帶來災難性的後果。他說,「如果禁止出口,我們最終會在墨西哥灣沿岸有太多的石油。我們的煉油廠無法有效地使用這些石油。為了讓這些煉油廠使用這種油,我們將不得不投入大量資金,這將推高航空燃料中汽油和柴油的價格。」

美國最大的兩家石油公司埃克森美孚(Exxon Mobil)和雪佛龍(Chevron)也已經對提議的石油出口禁令表示反對。

據達拉斯聯邦儲備銀行稱,唯一能暫時從石油出口禁令中受益的是那些專門提煉輕質低硫原油的煉油廠。然而,分析稱「隨着國內生產的原油價格下跌和庫存被填滿,用不了多久,一些國內石油生產商就會變得無利可圖並停止運營。」

拜登暫停關鍵基礎設施

拜登總統在進駐白宮的第一天就簽署了一項行政命令,撤銷川普總統對拱心石輸油管道( Keystone XL Pipeline)的許可。

加拿大是美國大多數煉油廠可以處理的常規原油的最重要來源之一,而這個管道輸送所需要的加拿大原油。

基什說:「拱心石輸油管道每天供應約80萬桶加拿大石油和約10萬桶北達科他州石油,這些都是正確的石油[重油]。」

卡西馬蒂迪斯和基什都指出,阿拉斯加管道是快速增加石油供應的關鍵——因為它每天可以輸送210萬桶石油——但目前每天只能輸送50萬桶。

卡西馬蒂迪斯還強調,要降低美國的天然氣價格,關鍵是要「開放北美」。「如果我們在北美開發更多原油,我們與加拿大的合作每天可以生產2000到2100萬桶。」他說:「我們在北美就有油,我們為什麼要乞求沙特阿拉伯、俄羅斯、伊朗委內瑞拉每天多生產10萬桶?沒有人能理解華盛頓為什麼要這樣做。」

基什說,一個可能的妥協方案是拜登政府增加來自加拿大和阿拉斯加的石油供應,並指定額外的產能僅供國內使用。

卡西馬蒂迪斯認為,如果拜登在北美開放石油生產,通脹將隨着能源價格的下降而下降,美聯儲可能不需要繼續加息。那麼美國經濟就可以避免衰退。

拜登的意圖受質疑

卡西馬蒂迪斯和基什都認為拜登可以解決美國消費者面臨的高油價問題,但他們懷疑拜登是否真的有意降低汽油價格。

基什認為拜登政府應該看看問題出在哪裏了,然後解決問題。他說:「這根本不是我們正在做的事情。事實上,恰恰相反。我們正在關閉煉油廠。我們讓煉油廠更難在這裏運營。我們正在將煉油能力外包到其它地方,印度和中國都在瘋狂地建煉油廠。」

卡西馬蒂迪斯擔心拜登政府的意圖是推動從化石燃料到電動汽車的「令人難以置信的過渡」,正如拜登在5月所暗示的那樣。

他說:「我歡迎新技術,但這也許需要30、40年。而且,確保在把舊有的停業之前,新的有效。」

責任編輯: 時方  來源:大紀元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2/1011/18145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