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鮮事 > 奇聞趣事 > 正文

明明是雪做的冰屋,卻能夠生火保溫,因紐特人是如何做到的?

「冰」和「雪」這兩個字就是寒冷的代名詞,所以提到「雪做的冰屋」,誰也不會把它和溫暖聯繫在一起,而就是這樣的冰屋,因紐特人卻靠着它在零下50℃的低溫環境下生存了下來,並代代延續。

因紐特人還有着另外一個名字,那就是「愛斯基摩人」,而很多人對後面這個稱呼可能更加熟悉,但因紐特人並不喜歡,也並不承認這個名字,因為「愛斯基摩人」是美國本土的印第安人給他們起的,意為「吃生肉的人」,其中含有輕蔑的意思,而這個故事的開端可以追溯到很久以前。因紐特人並不是白人,而是與我們相同的黃種人,他們最早也並不生活在寒冷的北極地區。

在很久很久以前,由於氣候變冷,因紐特人開始被迫北遷,此時他們並不知道在北方等待他們的依舊是一望無際的冰雪。

一些因紐特人止步於西伯利亞荒原,而另一些因紐特人則來到了阿拉斯加。阿拉斯加是印第安土著的地盤,於是衝突爆發了,因紐特人被迫繼續北遷,終於在北極附近定居了下來。因為因紐特人的整個遷徙史都發生在冰天雪地的荒原之上,所以他們對於寒冷早就有了超越其它民族的耐受性,不過即便如此,想要在零下50℃的北極存活下來,依舊需要一個溫暖的住所,而這裏唯一能夠找到的建築材料就是冰雪,於是一種獨特的建築誕生了,那就是冰屋。

冰屋是由雪所打造的,但建造冰屋的雪並不是普通的雪,而是雪磚,它們是通過壓制而成的,密度要比普通的雪大很多,其硬度堪比燒制而成的土磚。

雖然雪磚的硬度堪比土磚,但它與土磚完全不是一回事,其中蘊含了冰屋保暖的奧秘。雪磚雖然是經過壓制而成的,硬度也沒得說,但其畢竟是雪,所以內部其實存在着很多空隙,而這些空隙中存儲着空氣。空氣大導熱性能可以說是非常差,所以就將屋內與屋外的熱量隔絕開來了,儘管外面已是零下50℃的低溫,冰屋裏面依舊可以保證0℃左右的溫度,對於耐寒能力較強的因紐特人來說,這樣的溫度已經足以生存下去了。

為了讓冰屋內的環境更加舒適,有時因紐特人會在冰屋裏燃氣火爐,並打赤膊睡覺。

等一等,生火冰雪不會融化嗎?首先,壓制而成的雪磚與普通的散雪不同,並沒有那麼容易融化。其次,雖然雪磚不易融化,但雪畢竟是雪,在裏面生火的確會導致這些雪磚緩慢融化,隨着雪磚的逐步融化,冰屋的保暖性會隨之變差,但一座冰屋的保暖性變得非常差的時候,就只能將其遺棄,另起新屋了。好在用雪磚建造的冰屋,其成本是十分低廉的,所以用壞了就換,不需心疼。因紐特人雖然保持着較為原始的生活狀態,但只要是人,活着就免不了衣食住行,冰屋只是解決了「住」的問題,在其它方面,因紐特人又是如何生存的呢?

在冰天雪地的北極地區,想要種植蔬菜是沒有可能的,這裏能夠找到的植物除了苔蘚就是纖細的韌草,所以因紐特人沒有任何機會吃到果蔬。

如果你是一個無肉不歡的人,那麼對於因紐特人的飲食結構可能會很感興趣,馴鹿、海豹,甚至是北極熊,都是因紐特人的盤中之餐。因紐特人的飲食結構能夠讓他們從動物身上獲取更多的脂肪,以提高自身的禦寒能力。不過不要高興得太早,他們都是生吃的。有趣的是,因紐特人的營養攝取明顯很不均衡,而且吃生肉也會導致寄生蟲感染,即便如此,他們的平均壽命竟然可以達到68歲。

對於生活狀態較為原始的因紐特人而言,衣食是不分家的,被他們所吃掉的動物的皮毛就是他們禦寒的衣服,這樣的衣服在我們這裏被稱之為「皮草」。

當然,因紐特人穿着皮草只是生存所需,而非追求時尚。在出行方面,因紐特人的交通工具主要由三部分組成:馴鹿、二哈和雪橇,有趣的是,在冰天雪地的北極是極難辨識方向的,而因紐特人在沒有任何現代化導航工具的情況下卻很少發生迷路的事情,其依靠的就是對動物行為的觀察,可見,在辨識方向這件事上,動物的確要比人類厲害多了。在我們看來,因紐特人的居住環境是非常惡劣的,我們無法理解他們為什麼不離開這片冰雪之地,也許這就是「子非魚不知魚之樂」。

責任編輯: 王和  來源: 奇趣魅麗坊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2/0914/1802668.html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