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軍政 > 正文

誰會取代王岐山的角色,他會是習的接班人?

中國的國家副主席,從設立之初就是禮儀性職位,擔任者可以是黨國元老,也可以是具象徵意義的接班或統戰人物,還可以是純功能角色。現任副主席王岐山已74歲,明年料將卸任,繼任者是誰?未來的副主席會否是政治局中人,還是維持局外人身份,對二十大人事安排不無影響。

副主席人選標準因時而變

1954年第一屆全國人大上選出的首位國家副主席,是當時地位僅在毛澤東(也兼任國家主席)之下的朱德元帥,算是名實相副的第二號人物。1959年二屆全國人大上,國家主席是劉少奇孫中山遺孀宋慶齡和中共元老董必武雙雙當選副主席,可見彼時副主席人選標準主要是德高望重。

「文革」後恢復的首任國家副主席,就命運多舛。原本的內定人選,75歲政治局委員兼港澳辦主任廖承志,「兩會」期間猝逝,只好由另一位政治局委員、77歲的蒙古族元老烏蘭夫頂上。可見,當時副主席的功效,重在促進港澳台僑統戰和民族團結。烏蘭夫退任後,國家副主席由另一名元老王震繼任,80歲的他,是退休政治局委員、前中央顧問委員會副主任,連中央委員都不是,體現的更多是對政壇元老的酬庸。王卸任後,繼任的是紅色資本家、中信集團創辦人榮毅仁(其實榮也是中共黨員)。

榮毅仁之後的連續三任國家副主席,都是由政治局常委、中央書記處常務書記兼任,先後是胡錦濤、曾慶紅、習近平,都是位居黨內第五、第六的高位,其中胡、習兩人皆為接班人角色,曾則是擔當承上啟下的監軍人物。李源潮當副主席後,是該職位的低潮,李作為政治局委員,創造了迄今為止國家副主席唯一的副國級紀錄。直到4年前王岐山接任,恢復副主席的王震模式,才令該職務重回正國級行列。

需注意疆津書記是否入局

二十大的政治局,若維持25人規模,按照近幾屆模式,則23個位置已經名花有主,除黨總書記(兼國家主席和中央軍委主席)、總理、全國人大委員長、全國政協主席、中央書記處常務書記、中紀委書記、人大第一副委員長、中辦主任、中宣部長、中組部長、中央政法委書記外,6名地方黨委書記、4名副總理、兩名中央軍委副主席,都是政治局的當然委員,這裏或有變數的是地方書記入局人數,特別是新疆、天津會否有變,值得注意。

剩餘的兩個政治局席位,根據曾經入局的職位看,按照可能性依次為國家副主席、中央統戰部長、國務委員、國家監委主任(中紀委第一副書記)、政協第一副主席、中央政研室主任、中央外事辦主任。如果國家副主席是王震、王岐山模式,就毋需佔用政治局名額,還可延續元老政治生命;若是曾慶紅模式,因屬兼任,也不需另占名額;最不可能出現的就是胡、習模式,因為這屆難有接班人出現。

責任編輯: zhongkang  來源:明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2/0908/18002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