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戴河海濱僅對 中共領導人開放的區域
主持人:陳奎德
1、北戴河迷障
梳理層層迷障
北戴河發生了什麼事?習是否能三連任?正反兩方面的傳言在海內外紛紜傳布,莫衷於是。北戴河會議期間及之後,檢索中南海黑箱泄漏出來的各類流言信息,比照中共官媒公開的信息,傳言雖然均無法證實,官媒雖遮蔽重要的實情,但通過對眼花繚亂的信息分析過濾,甄別比較,大體上應有如下的輿論公約數:
1)北戴河確實已經開過會議,且為時不短。這點,連任派與不連任派均無異議。
2)北戴河會議上政治老人主流是對習的批評意見。對此,不連任派有大量流言傳出;連任派並未直接否定,特別是沒有任何習派媒體指出任何政治老人對習讚賞及對習連任支持的另類流言出來。由此大體可以判斷,政治老人對習連任(總書記)是反對的,而習的姿態是默然,可以認為他對此是抵制的,最終的妥協似乎未能達成。
3)會後8月16日,中共官媒首先報道了李克強訪深圳,拜鄧小平銅像,強調改革開放云云;次日才報道習近平訪遼寧錦州,強調暴力奪江山云云。這種報道的先後次序,非日常宣傳部門所能定奪,非政治局常委同意不可能發出,有某種信號意義。
4)會後,仍如會前老例,李主持國家經濟與社會管理的日常事務,習履行禮儀式和意識形態精神動員式的務虛工作,互不相犯,業已常態化。
5)之後,對習的報道又再次喧囂,呈現強勢,對李的報道相對有所弱化,並刪除了李在深圳的言行。無疑,中共宣傳口仍然為習派勢力掌控之下,而且仍在為習造勢。但既然需要造勢,則其勢力並未達標。
綜合上述觀察,結論之一是:習是否連任目前尚未定奪。纏鬥仍在進程中,愈演愈烈。
結論之二是:從現在到20大之前,大概率將飛出一隻黑天鵝,從而打破僵局,塵埃落定。
習拼連任的戰略及其命運
賭博式戰略:造危機保連任
習基本上無政績只有各式政策爛尾樓,卻腆着臉欲三連任,他唯一寄託的可能就是重大危機的出現。
習以佩羅西訪台為藉口,製造六處軍演封鎖台灣,導彈升空穿越台島,改變台海現狀,升高戰爭危機,製造准戰爭新常態。
然北京與美的電子戰中無法追蹤佩羅西專機而大失臉面,同時窮兵黷武劍拔弩張的軍事恫嚇加劇了其外交孤立,繼佩羅西之後,一批美國與西方國家的國會訪問團絡繹不絕訪問台灣,引發天下棄中的地緣政治後果。
值此之時,習又遭遇後院起火,在中國國內,一百多名紅二代發聯名信要求習到站下車;同時,國內,中國社會科學院台灣問題專家,政協民進、民建中央等民主黨派和平反內戰人士發表《反內戰宣言》,指出台灣在蔣經國先生後已逐步進入與國際接軌的民主社會,我們已失去了解救人家於水火之理由。兩岸再戰必將大傷中華民族之元氣,同族內戰將在國際上丟盡臉面,並有被聯合國等國際組織對戰爭發起者追究反人類罪,戰爭罪,種族滅絕罪等罪行。這封直接挑戰習的《反內戰宣言》傳於網絡,至今尚未被封殺。
危機戰略挫敗
中共的外交孤立引來黨內大佬批判,習的以危機謀連任受挫。他又無法為擴大危機為挽救其黨國的生死存亡發動戰爭,因為其深知其必敗而萬劫不覆。既如此,此次危機戰略顯然已經挫敗。
更加緊要的是在地緣軍事戰略上,習的危機戰略直接導致了美國為首的印太戰略的收緊,現在正在進行的美日韓等17國聯合軍演,表明印太戰略已經迅速進入具體實施的重要階段。習氏的危機伎倆,將失去功效而進入歷史垃圾箱了。
2、德國、日本、韓國首次參加17國軍演——演示印太戰略
8月19日起,來自17個國家的約100架飛機和近2500名軍事人員將參加「漆黑-2022」空中聯合軍演,該軍演將持續3周,主要在澳大利亞北部的達爾文基地和廷達爾基地進行。
參演國家包括澳大利亞、美國、英國、加拿大、法國、德國、日本、韓國、印度、菲律賓、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新加坡、泰國、新西蘭、荷蘭和阿聯酋。
此次軍演的規模創下系列軍演之最,參與國更是遍佈北美洲、歐洲、大洋洲和亞洲,其中亞洲又涵蓋東亞、東南亞及中東地區,更加值得關注的是,德國、日本、韓國都是首次參加該軍演。
與此同時,此次「漆黑2022」軍演啟動的時機又正值地區局勢持續緊張之際。
首先,美國國會眾議長佩洛西8月初訪問台灣中華民國,北京以封台式軍事演習反應,台海局勢升級。
其次,美國、日本、韓國,強化軍事同盟,打造「亞太版北約」。
第三,以大規模多國參與實力超強的軍演警示北京,不得在台海改變現狀製造新常態。
1)日韓首次參加「漆黑」軍演,進一步靠攏美國地緣政治博弈
在此次「漆黑」軍演中,韓國空軍將首次單獨執行空中加油任務,也是韓空軍首次憑藉自身戰力赴海外參演。
美日韓近期互動頻繁,美國從中起到明顯的紐帶作用。
前不久,美日韓及加澳舉行了「太平洋(601099)之龍」軍演,該軍演由美國第三艦隊主導,也是美日韓三國自2017年以來的首次聯合軍演,期間還實施了使用宙斯盾艦應對彈道導彈的聯合訓練。
實際上,美日韓三國早已為聯合軍演做好了鋪墊。
韓國新政府5月上台以來,一方面加強與美國同盟關係,一方面逐漸改善同日本的關係。
6月11日,美日韓三國防長在香會期間舉行了2019年以來首次三邊會晤。彼時,三國防長向外傳達了「團結」的信號,並特別提及將重啟聯合軍演。
6月底,日韓領導人又首次出席了北約峰會,引發國際社會廣泛關注。
美日韓聯合反導演習是打造攻防兼備的全球反導體系,目標則是直接針對中俄的導彈體系。通過反導體系的建設也可以進一步鞏固美日韓三國的軍事同盟。
2)德國千里赴約,北約與AUKUS聯繫加強
自8月15日起,德國方面向亞太地區派遣多架戰機,參加多場聯合軍演,德國空軍現役主力戰鬥機歐洲「颱風」戰機也將參演。這是自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德國首度將其戰機派到亞太地區。
德方欲借這次演習,證明其空軍也能夠在亞洲活動,同時「制衡中國」。
於是,德國作為AUKUS和北約之間的紐帶,亞太地區的軍事政治聯盟隱然成型。
3)美國欲將澳大利亞打造成「空中力量調度中心」。
空中力量的協調作戰,是這次「漆黑」軍演的重心。
此次「漆黑」演習涉及澳大利亞最重要的兩個基地——達爾文基地和廷達爾基地。可以設想,美國欲依託澳大利亞北部距離南海較近的優勢,輻射南海、連接印度洋,甚至有干預中東地區的能力。
美國將依靠空軍「快速抵達」「全球部署」的優勢,將澳大利亞打造為「空中力量調度中心」,這一地位是非常重要的。
美國在環太平洋軍演之後,緊接着啟動了澳大利亞多邊演習,是依託美國的盟友,特別是支柱型的盟友,輪流替美國訓練區域內的作戰力量。
4)印太戰略以超強軍演遏阻北京的台海軍事野心,不戰而屈人之兵
面對如此不對稱的海空軍事實力,習中共的台海危機戰略至此不得不知難而退。其拿下台灣,突破第一島鏈,掌控南海,揮師西太平洋,與美國平分秋色的大氣泡如今碎片紛紛,落下一地雞毛。
於是,一些幕僚和武夫,收起了「海權大國」的美夢,重新拾起了亞歐陸權大國舊夢。從習北戴河後北上錦州的思路,也許可以看出些許端倪。
3、習式《北上大戰略》能挽狂瀾於既倒?
今天,網絡上流傳一份所謂《北上大戰略》,大意是說,北戴河會議各方和解,制訂北向大戰略。實際上,是想建構一個龐大的亞歐大陸同盟國,以中、俄、朝、中亞(xxxx斯坦國家)為主體。實質上是以一個亞歐陸權國家挑戰美英日澳西歐為主體的海權國家。它有勝算嗎?
「有消息傳來,中共北戴河會議做出了劃時代意義的戰略調整。即因應國際形勢變化,西方加緊圍堵中國的大環境下,繼續堅持改革開放政策的前提下,重新定位戰略目標,配置戰略資源,將發展重點北移,把東北的經濟社會發展放到戰略高度,利用東北地區豐富的人力和資金技術等優勢,以東北亞豐富的自然資源為依託,集中力量促進東北三省的經濟社會發展,把東北打造成中國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
俄烏戰爭給世界政治形勢帶來了了巨大變化。中共已定下世紀規劃,在下一個五年及更長遠的時期,集中精力振興東北,利用中國龐大市場和資金的優勢,獲取亞洲東北部的戰略資源。中共要全部破除那些俄羅斯當年欲擒故縱,為遏制中國而頒佈的,諸如發動機、高科技材料、先進軍民技術的出口禁令;同時,令其恢復執行那些被以各種藉口擱置、撕毀的能源大項目合同,如天然氣、石油管道等;堂而皇之地進入俄羅斯遠東地區,把東三省的農業、木材、石油天然氣以及各種經濟發展板塊,向北推進2200公里,爭取覆蓋整個西伯利亞地區;打通一帶一路北線通道,直達東歐市場;同時開通四條國際洲際高鐵幹線,建設通往中東、歐洲、中亞和東北亞四個重要地區的戰略通道,把亞洲的40億人口與歐洲,以及中亞、中東的數十億人口,全部連成一片,把上海合作組織、金磚五國的所有市場連在一起,最終把東三省改造成世界工業和經濟發展中心。
第1,此戰略可以化解俄烏戰爭給中國帶來的戰略擠壓,利用俄羅斯陷入推進乏力的戰爭困境,把西方的戰略重壓以經濟方式化解,開闢中國可以主導的戰略緩衝區域,並將此地區發展為經濟引擎;同時,支援俄羅斯,使其在絕境中生存下去,與中國在經濟上日益融為一體,形成類似歐洲共同市場的經濟聯盟,並以此為源頭,吸引多數歐亞國家抱團經濟發展,形成巨大的經濟軟實力,以此來抗衡美國西方的軍事力量。這樣化被動為主動,變危機為機遇,走出新世紀民族振興之路。美國西方圍堵的是各國的軍事集結和對抗,而中國着眼於經濟發展與合作,這是美歐不能也沒有理由阻止的,是公平競爭,而非軍事挑戰;這其中也不排除美歐企業參與其中,同樣也給美歐國家送去大量商機,這是對誰都有好處的國際合作。
第2,此戰略實施,將把中俄在領土方面的歷史恩怨轉變為經濟合作,避免今後的軍事對抗的可能。中俄兩國的經濟合作巨大前景,一切都是可能的。退一萬步講,如果俄羅斯政府倒台,俄羅斯分裂,西方列強必然以軍事方式肢解俄羅斯;但在遠東,特殊的地理氣候條件,都昭示着軍事手段的不可行。而中俄兩國經濟在遠東地區融為一體,將為未來兩國的領土問題以和平方式解決,提供廣泛的可能。中國將以軟實力開發不毛之地的西伯利亞,這將是長治久安、有利於各方的千年大計。
第3,中國調頭北上,抓住歷史機遇,開闢新戰場,避開西方在太平洋方向對中國的圍堵鋒芒,避開美國在台海誘使中國開戰的戰略陷阱,暫時放棄台灣的戰略指向。這是正確的選擇。從國家戰略層面看,與美國交戰,不符合中國國家利益,也不符合共產黨永久執政的最終底線。中國北上戰略,說明中共最終放棄了在台海與美國作戰的不智選擇,使中國不被戰爭蹂躪,共產黨轉戰東北,另尋出路,說明共產黨的糾錯能力還沒有喪失,中國還有希望。
第4,北上戰略的出爐,標誌着中共習、江、曾、胡等主要派系在政治上達成全面妥協,那種外界想像的內鬥決戰,零和遊戲的事件不會發生;政治上的合作,必然帶來戰略思維的互相補充,路線政策上取長補短;即保留了鄧小平改革開放的基本思路,又吸取了習近平面向俄羅斯腹地,經營東北,立足於站穩腳跟,面對未來的國際形勢挑戰的進取性思維。現任常委中治國長才,江曾胡昔日的改開干將,將和之江新軍、閩江舊部等融合,並集結於習近平領導之下,集思廣益,取長補短,發揮各自的潛能,共同為建設改革開放新思路增磚添瓦。海內外流傳的有關習近平連任的種種猜測將不攻自破,中國將不會走上北朝鮮的獨裁、僵化之路,中國將開啟改革開放的新時代。
……
我們的判斷是,這份《北上大戰略》或許反映了習近平周圍一部分幕僚面對中國內外交困的際遇的另一條發展戰略思考。但是基於中俄之間基本的地緣政治利益衝突,基於中國史上北方對南方富庶文明區域的威懾與擠壓的傳統,基於俄羅斯從根本上自我認同為歐洲國家,基於近代以來中國的文明與富裕都來自東南沿海的經貿商機,……這個幻想中的「亞歐陸權國家同盟」根本不可能建立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