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軍政 > 正文

中韓建交30周年,兩國同步慶祝,新型中韓關係如何構建?

作者:

韓國外交部長官朴振

8月24日是中韓建交30周年紀念日,兩國分別在北京首爾同步舉行慶祝活動。中共國家主席習近平與韓國總統尹錫悅還互致賀電。值此30周年之際,人們不禁要問:在中美競爭的背景下新型中韓關係如何構建,下一個30年中韓關係向何處發展?

中韓兩國在北京和首爾同時舉行慶祝活動

8月24日是中韓建交30周年紀念日,兩國分別在北京和首爾同步舉行慶祝活動,活動分別由韓國駐華大使館和中國駐韓大使館主辦。中共外交部長王毅和韓國外交部長官朴振出席了活動,並分別代讀了中共國家主席習近平和韓國總統尹錫悅的祝賀信。

旅韓時政評論人士曹雷比較了中韓建交20周年、25周年和30周年的紀念活動,發現中國方面紀念活動的規模越來越小,參加人士的級別越來越低。在韓國方面,曹雷表示:「中韓建交30周年慶祝,在韓國民間沒有太多人關注。另外還有一個重要背景是美韓之間近5年來最大的一次軍事演習正在舉行。很明顯,就任100多天的新總統和以前政府相比更加親美。」曹雷進一步表示,中韓建交30周年的慶祝活動形式大於內容,中韓關係在「薩德」問題、晶片四方聯盟等因素的影響下,已經發生了不可逆的改變。

2022年8月9日,在中國青島市即墨古城君瀾度假酒店,韓國外交部長官朴振(左)同中國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舉行會談。(美聯社

新型中韓關係如何構建?

韓國外交部長官朴振在8月17日的一次有關中韓關係的發言中表示:「將着眼於未來30年,構建相互尊重、追求共同利益的新型中韓關係。」30年以來,韓國在經濟上逐漸開始依賴中國,而在安保上始終依賴美國。在中美競爭強度不斷增加的背景下,新型中韓關係如何構建?未來30年中韓關係如何發展?這是中韓兩國避不開的問題。

對此,韓國成均館大學中韓關係研究專家李熙玉表示,30年以來,中國變得更加強大,而韓國也已成為了世界第10大經濟體,如同中國不再是過去的中國一樣,韓國也已不再是過去的韓國了。要建立新型中韓關係,就要實事求是地面對問題,要面向未來,加強交流,特別是青年人的交流。除此以外,兩國應該建立危機管控機制。「中韓交流中,不可能沒有危機,危機發生時,應該迅速引入管控機制,以防止危機進一步擴大。無論如何,中韓間的一隻手一定要握在一起,這樣另一隻手或握或打,才能看清楚,如果兩隻手都不握或都握住,就很不安全。」

8月21日,韓國《中央日報》對全韓國1028名成年人進行的調查顯示,當問到中國的崛起是「威脅」還是「機會」時,19.3%的受訪者認為這是一種「機會」,而75.4%的受訪者認為是一種「威脅」。針對這個調查結果,分析人士稱,在中美競爭中,大部分韓國人還是相信美國處於優勢地位,而在中韓關係中,特別是經歷薩德報復事件後,人們從情感和體制等軟實力因素出發,普遍對中國成為霸權國家感到更強的反感,也意識到了更大的威脅。

曹雷認為:「中韓貿易對韓國非常重要,因為(中國是韓國)最大出口國和最大進口國,經濟上還是比較依靠中國,不敢完全撕破臉。更重要的是俄羅斯侵略烏克蘭讓很多韓國人看清了獨裁國家的真面目,以前很多韓國人對中國、俄羅斯等獨裁國家有很多幻想。韓國北邊有三個獨裁國家,北韓、中國和俄羅斯,韓國人夢被驚醒,看到中國對俄羅斯的態度也是心有餘悸。所以很多人支持現在的右派總統,希望重新考慮對中國的關係。」曹雷進一步認為要構建新型中韓關係,既需要考量中美關係的發展變化,也需要中韓高層領導人具備足夠的智慧和勇氣。

責任編輯: 劉詩雨  來源:RFA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2/0825/1794146.html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