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鮮事 > 萬花筒 > 正文

心理學:朋友、伴侶、家人之間有這種失望,其實是件好事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實用的心理學

在日常的生活中,也許我們經常會遇到令我們失望的事情。如:

周末想約好朋友一起吃飯結果被拒絕

自己想讓孩子考得更好的成績結果卻不令人如意

伴侶安於現狀不思進取

明明是好建議得不到朋友的認可

我們是好心別人卻認為不必

失望是在在所難免的,可是,如果是持續的失望而且是一直很強烈的,影響到了心緒的,那麼,你是否思考過,這些失望可能來源於一些心靈上創傷

在心理學上的失望,是基於當前結果不符合預期時的反事實思維過程的產物,是人際衝突中經常出現的負性高級情緒。

在心理學上,「失望」的產生有以下三種原因:

1、「本我」得不到滿足

在精神分析中,精神分析心理學家Freud將人格分為三個結構,即本我、自我和超我。

「本我」遵循「快樂原則」,它只顧於滿足需要而不顧一切代價;「超我」遵循「道德原則」,是從「自我」中分化出來的、道德化了的「自我」,處於人格的最高層,起到對「本我」的約束作用;「自我」遵循「現實原則」,是從「本我」中分化出來的,調節「本我」與「超我」之間的矛盾。

如果「自我」能夠很好地調節「本我」與「超我」的關係,那麼我們將非常愉快。比如當我們通過了自己的努力獲得了成果,當我們鼓勵孩子之後孩子的成績提高了,當我們的辛苦做出的方案被採用了……

但是,當「自我」不能調節「本我」和「超我」之間的矛盾時,我們的「本我」需求被壓抑了,就會出現一種不平衡的狀態,失望即發生了。

2、童年創傷

眾所周知,童年是影響人一生的階段。如個體心理學家Adler有一句至理名言,「幸運的人用童年治癒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癒童年。」

行為主義學心理學家wahson曾說:「給我一打健全的嬰兒和我可以用來培養他們的特殊世界,我就可以保證隨機選出任何一個,不問他的才能、傾向、本領和他的父母職業及種族如何,我都可以把他們訓練成為我選定的任何類型的人物如醫生、律師、藝術家、大商人或甚至是乞丐、小偷。」

甚至有心理學家認為,在兒童發展的前六年就能奠定兒童的行為模式了,即他們以怎樣的方式和方法去對待事物。

也就是說,如果童年的經歷與環境會對後天的行為與信念存在巨大的影響,我們之所以時常感到失望,可能是因為我們在童年時期遭受到了一些創傷,因此在後天已經「習得性無助」了,因而在遇到問題時自然而然會產生「失望」的慣性思維。

3、不合理信念

美國心理學家Ellis創建的「情緒ABC理論(Emotional ABC theory)」認為,一個刺激並不是產生一個情緒和行為的原因,人們對刺激產生的理念才是產生該情緒和行為的根本原因。

換句話說,失望的情緒並不是因為事件導致的,而是因為我們存在的觀念與信念導致的

比如說,當我們的伴侶不思進取使我們感到失望時,是因為我們認為你的伴侶一定要上進以後的生活才有着落,所以朋友、伴侶、家人之間有這種失望,是好事。

如果換個角度想想,比如說我認為的伴侶有很多優點:性格很好、很樂觀,工作穩定,我們也沒有必要為遙遠的未來杞人憂天,而且就算真的失去了這一份工作,也不會出現非常嚴重的後果,不會「一日回到解放前」,因為從前的日子已經徹底離我們遠去了,我們也比過去更加有能力面對未來了。

綜上,失望可能來源於我們在童年或者是經受其它重大事件時所遭受的創傷,這些創傷將會引起我們的恐懼,為了避免恐懼,我們將做出各種行為來阻止恐懼的發生,而一旦事情的發展不能達到你預期的程度時,我們就會失望。

比如你被朋友拒絕了很失望,可能是因為曾經有朋友因為排擠你或者想要拋棄你而拒絕你,你很害怕這位朋友也是因為這樣而拒絕你。

對成績不好的孩子、不思上進的伴侶感到失望可能是因為你害怕再度回到那個因為無能而導致局面脫離掌控的恐懼……

那麼,我們應該如何做呢?

停頓與覺察

當失望來臨的時候,我們不妨停下來思考一下,我們為何會感覺到失望?使我們感到失望的對象有哪些?這些對象放生了什麼才使我們感覺到失望?我們需要先對自己的「失望」做一個系統地覺察與探索。

積極再定義

在覺察到「失望」後,我們應該把這種消極的觀念轉換為正面、積極的,面對同一個對象,我們不必沉迷於它沒有什麼,而是去思考它擁有什麼,對它進行再定義

如面對孩子的成績問題,我們可以把注意力轉移到孩子的優點上面,他很健康、性格很好,雖然偶爾調皮,但是非常尊重長輩,能哄長輩開心……

一般化與普遍化

我們需要認識到,我們所面臨的失望是具有普遍性的,並不是只有我們自己才有的,許許多多與我們一樣普通的個體也會經歷這樣的困難。

我們不必沉迷於此刻的失望當中,而是需要去思考如何運用我們已有的資源去創造未來,釋放被恐懼、焦慮佔據的心理能量和空間,並代之以信心、勇氣、決心和行動。

同時,我們也需要認識到失望並不是件壞事,因為失望如果一旦被療愈,那麼將獲得心靈上的成長。

一來我們會增強自我效能感,變得更加有力量、有自信去面對生活、面對他人。

二來我們將不再過激評價外界

責任編輯: 王和  來源:第一心理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2/0814/17892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