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古詩詞中,經常出現疑問句。有的在開頭,有的在結尾,有的幾乎通篇都是疑問句。
有的作品中,有問有答;有的則只有問沒有答;有的雖然答,但是看上去答非所問。
一、有問不答
王維的同鄉來看他,王維作了一首小詩:
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
來日綺窗前,寒梅着花未?
這首詩以問句作為結尾,答案是什麼?王維當然知道答案,但是他留下一些想像的空間給讀者,如果說出來就索然無味了。
但是有的詩句,提出的問題詩人也不知道答案,例如屈原在《天問》中,對天文、地理、歷史、哲學等方面提出了一百多個問題:
遂古之初,誰傳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
冥昭瞢暗,誰能極之?馮翼惟象,何以識之?.......
開篇就對大自然的形成提出了疑問。後面還對日月的運行提出了疑問:
日月安屬?列星安陳?出自湯谷,次於濛汜。
自明及晦,所行幾里?夜光何德,死則又育?
日月眾星在天上是如何運行的呢?
南宋時,辛棄疾在一首詞中借鑑《天問》,也使用了一連串的疑問句。可貴的是,他對於月亮的運行提出了自己的猜想,《木蘭花慢-可憐今夕月》:
可憐今夕月,向何處,去悠悠?是別有人間,那邊才見,光影東頭?是天外。空汗漫,但長風浩浩送中秋?飛鏡無根誰系?姮娥不嫁誰留?
謂經海底問無由,恍惚使人愁。怕萬里長鯨,縱橫觸破,玉殿瓊樓。蝦蟆故堪浴水,問云何玉兔解沉浮?若道都齊無恙,云何漸漸如鈎?
辛棄疾猜想,月亮是不是每天都會沉入海中,在海中,月宮會不會被大魚撞壞,玉兔是不是學會游泳了呢?如果沒有損壞,為什麼圓月會漸漸變成彎鈎呢?
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評價:
「稼軒中秋飲酒達旦,用《天問》體作《木蘭花慢》以送月曰:『可憐今夕月,向何處,去悠悠?是別有人間,那邊才見,光影東頭?』詞人想像,直悟月輪繞地之理,與科學家密合,可謂神悟!」
在當時的認知里,辛棄疾這一系列的提問,無意給讀者的想像提供了一個美妙的意境。
二、有問有答的詩詞
詩人們在吟詩填詞時,大多也不會提出屈原、辛棄疾那麼深奧的、難以回答的問題。實際上,在很多詩詞中,還是有問有答的。
但是這些有問有答的詩句,也有些不同的表現。有的只提出問題,並沒有說明問題是什麼,在回答中可以看出。
賈島的《尋隱者不遇》第一句問,後面三句都是答案:
松下問童子,言師採藥去。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
松下問童子,問了什麼,問了幾個問題,從第一句看不出來。但是從後三句的答案可以看出,有三個問題。
你師父哪裏去了?去採藥了。
去哪裏採藥了?就在這座山里。
山裏的那一部分呀?我也不清楚,雲霧太深,不知道具體在哪裏。
也有的問題很清晰,答案也很清楚,例如杜牧的《清明》: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辛棄疾的這首《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也是有問有答:
何處望神州,滿眼風光北固樓。
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
年少萬兜鍪,坐斷東南戰未休。
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生子當如孫仲謀。
哪裏北望神州故土呀,北固樓。天下可稱為敵手的英雄是誰呀?曹操和劉備。
三、答非所問
有不少作品中,前面提出問題了,後面似答非答,或者說答非所問。
南唐後主李煜的《虞美人》發端兩個疑問句: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
後面並沒有正面回答這兩個問題:
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闌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
準備結束時,又提出了一個問題:
問君能有幾多愁?
這次作了回答:
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愁有多少?就像那滾滾東流的春水呀,一眼望不到頭。
又如杜甫的這首五律《贈高式顏》:
昔別是何處?相逢皆老夫。
故人還寂寞,削跡共艱虞。
自失論文友,空知賣酒壚。
平生飛動意,見爾不能無。
第一句問:昔別是何處?第二句沒有回答,或者是答非所問:相逢皆老夫。
之所以第二句答非所問,是因為第一句其實主要目的不在於尋求答案,其真實的目的是表示二人是故人,這次相逢已經是重逢了。第一句寫過去,第二句寫如今,有今昔之對比,自然生出很多感概。
當年一別(還是年輕人),如今再次重逢都已經上了年紀。
結束語
帶有疑問句的詩詞,後面有回答也好,沒有回答也好,都是詩人根據主題做出的選擇。例如賈島第一句問,後面三句都是回答。杜甫第一句問,後面七句都不作回答。
詩詞中,使用疑問句,特別容易引發讀者的想像,從時空上擴展意境。特別是在結尾處的提問,如同電影結束或者評書結束時留下的懸念,語盡而意不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