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中共地方政府深陷財政泥潭,中國各地危機四起

今年上半年,中國房地產市場繼續加速下行,嚴重依賴樓市經濟的地方政府捉襟見肘,出台刺激政策,並且對政府公務員進行減薪。中央政府誓言通過種種優惠政策來穩經濟保民生,但是分析人士認為,多年的畸形增長模式已不可維續。唯GDP論的考核方式和不受監督的統治模式,加上今年嚴苛的疫情清零政策,已經把中國的經濟生態逼到了懸崖邊緣。

資料照:北京市民在房地產交易會上觀看公寓樓模型。(2010年6月24日)

今年上半年,中國房地產市場繼續加速下行,嚴重依賴樓市經濟的地方政府捉襟見肘,出台刺激政策,並且對政府公務員進行減薪。中央政府誓言通過種種優惠政策來穩經濟保民生,但是分析人士認為,多年的畸形增長模式已不可維續。唯GDP論的考核方式和不受監督的統治模式,加上今年嚴苛的疫情清零政策,已經把中國的經濟生態逼到了懸崖邊緣。

各地紛現公務員降薪潮

6月中旬,幾則山東省煙臺市教師集體抗議維權的短視頻在網絡傳開。視頻中,數百名老師集中在煙臺開發區高級中學門前,高呼「同心同德、不降不退」的口號,進行罷課抗議。這些老師稱,不但近兩年的獎金沒有發放,還被要求退回已發的5-10萬的收入。

今年3月開始,向來以高薪吸引名校碩博生當教師聞名的深圳市也傳出降薪的消息。之前,深圳很多學校給清北畢業碩博生提供28-30萬元的薪資,加上各種補貼和福利,引發很多人羨慕。3月以來,有不少深圳教師在網絡發帖稱,他們年底績效獎金將減少60%,還有一些人的薪資直接縮水到8-10萬。

深圳和煙臺教師被降薪並非個例。據《財新》6月21日報道,今年以來各地教師降薪、調薪現象頻現,廈門、蘇州等地均有教師反映部分津貼補助被取消。

6月29日,《財新》網報道稱,沿海多地公務員陸陸續續遭遇降薪潮,不僅各項福利、獎金、補貼等被取消,基本工資也被下調兩三成。在此次降薪潮中,沿海地區尤其是廣東、浙江、江蘇等地的公務員受到的衝擊比較大。這篇名為「沿海多地出現公務員降薪」的文章在發表不久之後被刪除。

美國南卡大學艾肯商學院講座教授謝田

美國南卡萊羅納大學艾肯商學院教授謝田告訴美國之音,他也注意到了關於給公務員大幅度減薪甚至退薪的新聞。他說,這顯然是地方政府的財政遇到了困難。「大規模的要求公務員減薪,甚至退薪,要求退還他原來發的那些獎金,從這個角度看,財政確實出了大問題。」

不過,他認為即使減薪之後,公務員的工資依然高於一般老百姓或者工人的工資,所以暫時還沒有出現大規模的反抗:「他們也知道自己是特權階層。原來拿了很多很多的錢,現在少拿了一些,但是還是比普通民眾要高一大截。現在中國這些工業企業經濟下滑,在沿海發達地區也是最嚴重的,所以政府財政稅收減少。」

謝田說,現在地方政府還只是減薪,尚未裁人:「如果經濟繼續下滑,這肯定是不夠的。光減工資是不夠的,最後恐怕不得不裁員。」

土地經濟的頹勢帶來巨大財政壓力

2022年上半年,中國土地市場成交量大幅下降,同比環比下降均超五成,三四線城市環比降幅最大。今年1-5月,商品房銷售面積同比下降23.6%,住宅銷售額下降34.5%。

據6月16日財政部發佈數據顯示,今年前5個月,全國土地和房地產稅收中,契稅2341億元,比上年同期下降28.1%;土地增值稅3053億元,比上年同期下降9.4%。

謝田說,中國政府本來一個經濟的大支柱就是土地財政:「土地財政,房地產相關的,現在基本上都腰斬了。可以想像,對任何一個政府來說,如果你收入的主要支柱腰斬的話,肯定是很難支持。」

他認為,土地財政或者房地產泡沫很難無限制的一直增長。「割老百姓韭菜也不會永遠割下去。割到最後,房價太高,老百姓買不起了。現在中國已經有三四億套房地產是空着的賣不掉。整個經濟下滑的時候,很多人失業,也沒錢去買。需求減少導致有一些房地產公司熬不住就開始降價。原來有人以為中國的房地產可以永遠無限的漲上去。」

謝田補充說,接下來會導致環環相扣的惡性循環。「房價在上漲的時候很多人會害怕,他必須買。一旦房價出現下滑,他就想會不會繼續下滑,反而不買。銷售下滑導致整體破滅。貸款要成為呆賬,要涉及到房地產企業的現金流和還貸能力。」

他說,一旦房企破產,很多銀行也就跟着垮掉:「現在銀行已經開始出現問題了。村鎮銀行擠兌的現象已經非常普遍了。還有資金到期被人偷走,公款捲逃,越來越多。這個顯然是跟整個經濟下滑有關。」

位於上海的評估機構「遠東資信」研究員申學峰今年4月發表一篇名為「土地出讓收入與地方財政可持續性」的報告。報告發現,近三年全國新建商品房銷售均價漲幅連續下降,土地出讓價格可能很難再上行。

報告指出,2021年,土地出讓收入佔地方財政收入的比例高達41.47%。作者說:「在土地出讓收入佔地方政府收支比例很高的情況下,如果這部分收入大幅減少,就可能對地方財政構成衝擊。」

油管「小翠時政財經」頻道主小翠(照片由本人提供)

位於美國的YouTube「小翠時政財經」的自頻道主小翠在談到中國房地產業的背景時說:「中國在九十年代進行稅改以後,中央收走了大部分地方的一些稅收。那麼地方又要做很多的事情,因為他每年都有KPI,需要錢,他就開始賣地,賣地才有財政。」

小翠指出,在房地產最初高速發展的時候,地方政府其實隱瞞了大量的負債。在2020年中央出台「三道紅線」規定之後,房地產業開始急轉直下。「房地產急轉直下的話,他的這個財政收入就沒有保障了。之前房地產高的時候,地方政府有很多表外的負債,因為他需要錢嘛。需要錢又不能超發他的債。」

「地方財政就這麼多,稅收就這麼多,你能貸多少錢,是應該有一個底的。我一年財政收入就這麼多,我不可能去借更多的錢,這在銀行也不可能通過審批。所以通過這種表外負債的方式,我開一個投資公司,比如說什麼城投啊,交投啊,各種這種投資平台進行融資。這種融資的錢不會出現在政府的資產負債表裏面。」

「所以看起來我們地方政府負債就這麼多,但是其實這些隱形的負債都看不見。因為地方政府並沒有直接參與進來,他可能只是提供了一個擔保,承諾財政上會去兜底這個債務。這個東西是在報表裏看不到的。所以具體隱形負債有多少,地方政府自己也不知道,中央政府就更加不知道了。」

中國各地地方政府面臨財政危機

5月23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指出當前經濟下行壓力加大,許多市場主體十分困難。會議決定實施6方面33項措施,包括增加退稅1400多億元,全年退減稅總量2.64萬億元,將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和5個特困行業緩繳社保費延至年底,預計今年緩繳3200億元。

重慶市政府在6月7日發佈《關於2022年市級預算調整方案的報告》,宣佈計劃把年初安排的預算支出減少50億元,繼續落實中央關於政府過「緊日子」的要求。報告還提到,4月初財政部下達了重慶市新增政府債務限額為1350億元的要求。

6月27日,蘇州市財政局局長劉小玫作《關於蘇州市2022年本級預算調整方案(草案)的報告》時說,全市財政收支矛盾十分突出,需對年初預算進行優化調整。報告說,除了收入預算暫不調整,債券發行需追加預算支出,其他方面進行結構性調整,包括壓減公用經費、追減各類非剛性、非緊急項目支出等費用。

據6月16日財政部發佈數據顯示,今年前5個月,中央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為1469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3.5%;地方政府性基金預算本級收入20479億元,比上年同期下降27.6%;其中,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18613億元,比上年同期下降28.7%。另外,車輛購置稅為1176億元,比上年同期下降28.9%。

在6月2日財政部舉行的記者會上,預算司司長王建凡表示,面對基層財政困難的問題,今年中央對地方轉移支付近9.8萬億元,比上年增加約1.5萬億元,規模和增幅都是歷年最大,以落實中央的保基本民生、保工資、保運轉之「三保」政策。

對於李克強提出的各項穩經濟保民生的政策,小翠對美國之音表示,不會起到預期的效用。她說:「每次出現李克強這種的什麼財政政策支持,一會兒多少萬億,一會兒又退稅又補貼,又給你緩繳這個錢那個錢。到了地方那裏,資金全部被挪用了。他並不會直接退給企業,真正讓企業享受這種福利待遇。」

小翠指出,中國目前的官員考核體制從根本上造成了今天的惡果。「中國的這種考核都是以經濟來為導向的。各個地方想要發展起來,一定需要去政府投資,因為中國是這種政府主導型的經濟。我賣地,我搞房地產,今天搞一個園區,明天搞一個中心,全部都是政府投資。因為這些投資進去了以後,KPI就完成了,GDP特別漂亮。」

小翠強調,然而這些表面GDP漂亮的東西,並不是當前中國最需要的,也不能帶動很多商業投資,不能產生良性循環。「我這個領導三年以後高升了,好,換一個領導。上一個領導乾的這個項目,他就不要了,因為這是別人的東西,他要自己重新去弄一個。那麼他又要賣地,房地產繼續發展的很好。繼續搞很多錢,賣很多土地,然後建條公路啊弄個高鐵啊,KPI又完成了。」

「經歷幾任官員以後,這個地方財政就已經不能看了」,小翠說,因為這些東西嚴重透支了中國的經濟。「地方政府的考核是跟經濟掛鈎的。那麼他為了個人的業績就會去搞很虛的面子工程。不會產生任何經濟效益的東西,那這就是一種資源的浪費。房子蓋得這麼高,你進去裏面看看,是空的,根本沒有人在裏面辦公。但是債已經負好了。政府借了錢投資,然而並不會產生後來的現金流。那麼你沒有錢回來,只有錢出去。這是一種非常畸形的財政狀態。」

謝田說,現在中國到處危機的爆發並不讓他感到吃驚。他吃驚的是為什麼直到現在才爆發。「中國這個危機有點像美國的次貸危機,也有點像日本的房地產泡沫破滅危機,也有點像美國1929年的蕭條。」

他說:「因為現在製造業也在萎縮。製造業萎縮,金融危機,房地產危機,三大危機相湊在一起了。這個經濟的發展畸形,過度依賴房地產。所以本來就是萬病纏身的一個人,現在又出了車禍:加了一個清零政策。就病情惡化,或病入膏肓了。」

責任編輯: 劉詩雨  來源:美國之音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2/0713/17752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