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大陸 > 正文

中國核檢企業大量湧現 非法操作不斷曝光

中國新註冊的核酸檢測企業短時間內大量湧現,一些企業和相關官員的非法操作也不斷被曝光,北京目前已有11人被逮捕。2022年7月6日,北京的一個核酸檢測站。(Noel Celis/AFP)

中共實行嚴厲清零政策和大規模核酸檢測,新註冊的核酸檢測企業短時間內大量湧現,而一些企業和相關官員的非法操作也不斷被曝光,北京目前已有三家機構被立案偵查,11人被逮捕。

6月30日,湖南省103家核酸檢測機構因存在各種問題被該省衛健委責令整改。甘肅、貴州、四川、吉林、天津、廣東等多地對核酸檢測機構的大排查中,也有多達150餘家核酸檢測機構被責令整改。

6月28日,北京金准醫學檢驗實驗室有限公司數人被北京當局逮捕。自5月以來,北京已有三家核酸檢測機構因涉嫌妨害傳染病防治罪被立案偵查,11人被批准逮捕,包括:北京朴石醫學檢驗實驗室7人、北京金准醫學檢驗實驗室4人、北京中同藍博醫學檢驗實驗室8人。

這些公司被指控的罪行包括:實驗室溯源記錄不完整,記錄規則不清晰,不能提供原始標本流轉單和擴增板原始紙質記錄,擴增文件記錄與實驗室自述檢測數量不符,違規對多管樣本進行混管檢測等。

北京衛健委官員稱,上述違法操作影響檢測結果準確性,導致對核酸檢測陽性人員發現不及時,造成疫情進一步傳播風險。

而這些被查的核酸檢測機構背後,疑似有官員做保護傘。

5月27日,中共北京市紀檢委發佈消息稱,北京房山區衛生健康委員會副主任楊大慶、醫政科科長晉長皓、醫政科三級主任科員邢曼,因在對北京朴石醫學檢驗實驗室監督管理過程中,涉嫌「嚴重違紀違法」,被北京市房山區紀委監委審查和調查。

4月28日,中共官媒報導天津市長廖國勛「病死」。然而,有消息人士透露,廖國勛的死「相當突然」,或許跟他被舉報與核酸檢測公司利益輸送有關。

核酸檢測機構大量湧現

常態化核酸檢測在中國全面鋪開後,新註冊的核酸檢測企業也在短時間內大量湧現。

目前中國大約有2,400家醫學檢驗機構,其中,有近40%的醫學檢驗機構成立於3年內;2021年新增醫學檢驗機構437家;截至5月11日,今年中國已成立醫學檢驗相關機構220家。

如北京朝安醫學檢測所有限責任公司於2022年4月26日成立,註冊資本1,000萬元(149萬美元)。該公司在成立不足一個月的時候就開始負責北京居民的核酸檢測任務,其背景引發民間質疑。

東吳證券研究團隊發文說,如果未來中國所有的一線和二線城市都實施常態化核酸檢測,則每個月常態化核檢的費用最高達到1,212億元(181億美元),約合每年1.45萬億元(2,200億美元)。核酸檢測業務吸金能力可見一斑。

如「中同藍博」,其母公司中國同輻2021年年報稱,2021年該公司經濟效益實現快速增長,創歷史最好水平,公司全年實現營業收入51.44億元(8億美元),同比增長20.3%;旗下獨立醫學檢驗實驗室服務實現收入2.28億元(3,400萬美元),同比增長77.0%,占公司總營收的4.4%。

再如萬孚生物,其今年第一季度營收26.25億元(3.9億美元),同比增長276.87%;淨利潤為9.04億元(1.3億美元),同比增長481.32%;扣非淨利潤8.99億元(1.3億美元),同比增長535.50%,僅一季度就賺足了去年全年的量。

責任編輯: 方尋  來源:大紀元專題部記者江楓綜合報導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2/0707/1772449.html